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驚呆了!100年後的人得病可能是這樣?

驚呆了!100年後的人得病可能是這樣?

今天流行的疾病,完全可能在未來被攻克,但讓人灰心的是,未來很可能有新的「疾病」產生。根據目前技術與社會發展的趨勢,我們能猜測一下未來可能出現哪些疾病,本文就設想了10種在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

虛擬現實成癮症

在科幻劇《星際迷航:下一代》某集中,一位角色無可救藥地迷戀上了全息甲板(holodeck)所提供的虛擬體驗。考慮到此人現實中苦悶的生活,這也算是情有可原。事實上,虛擬現實技術將展現給我們一個比真實生活更引人入勝,也更易於掌控的環境。

電視劇《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出現的全息甲板丨memory-alpha.org

一旦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現實技術投入市場,人們就會越來越難以面對現實。而且虛擬現實技術還能使我們和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或同事進行「真實的」互動交際,加上一大堆讓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都基於虛擬現實,這就使虛擬現實技術無論在心理還是技術上,都更難被從生活中分離出去

所以脫離虛擬現實環境後所帶來的影響將會是一個常見而又嚴重的問題。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虛擬現實成癮的先兆——網路成癮網路遊戲成癮。另外,已經有心理學家開始治療過度使用谷歌眼鏡導致的網路成癮患者了。

解離性現實障礙

這是由上一條引發的連帶問題——虛擬現實變得如此真實,以至於人類最終將無法區分虛擬與現實

患有這種障礙的人,會不停地質疑眼前的一切究竟就是現實世界,抑或只是一個精妙的複製品(有趣的是,隨著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這種區分也將變得不再重要)。

紅藥丸,還是藍藥丸?丨reddit.com

身份認同焦慮

也許聽起來很荒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逐漸難以確切地知道,我們是誰——甚至,我們究竟是什麼

我們越來越多地將大腦的認知過程轉移到互聯網上。我們的人工智慧助手將代表我們,去處理我們交付給它們的繁雜工作——也就是說它們「代理」了我們的身份。這些在雲端的替身會學習我們的行為方式,像我們一樣處事。

最終,無論是通過軟體或硬體上傳的方式,我們都會進入到網路空間,導致潛在的身份認同危機。辨別網路空間中到底哪部分是我們,哪部分是程序,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是當一個人在網上有著多重身份,而其中一些身份又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中,過著完整而充實的生活時。最後,我們將迷失在網路空間中,失去個體的存在,對自我身份產生一種病態的混亂。

《虛擬程序》中,女主角希絲和她的戀人就是否要離開現實世界回到母體創造的虛擬世界產生了矛盾丨blogspot.com

冷凍後社會統合失調

想像一下在數百甚至數千年後,你從冰凍狀態醒來,並不得不試著融入那個鬼知道什麼樣的社會。

根據你結束休眠的方式,你可能發現自己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電子人;也可能,你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實體,成了超級計算機模擬環境中的虛擬人。

無論哪種,都絕不會是什麼愉悅的體驗。你既不認識任何人,也鬧不清自己到底有什麼超能力,更對自己所處的新社會、新技術和新文化毫無頭緒。最重要的是,你可能根本就不喜歡這個新生活,這也算是某種「未來衝擊」(future shock,類比於文化衝擊)。

為了幫你適應新生活,你的救命恩人大概會直接把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一股腦地直接上傳到你的腦袋裡,也有可能把你送到某個「重返社會」互助小組裡。

在動畫《飛出個未來》中,主人公弗萊在2000年到來時被冷凍,然後在未來的2999年新年前夕被解凍丨douban.com

機械移植體敗血症

目前,我們還不清楚機械移植物在植入人體後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

某些移植物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過敏或者免疫反應,而根據植入方式的不同,抑制物與周圍組織之間也會出現不同的併發症,比如感染、炎症以及疼痛。這些癥狀也可能會干擾正常的身體功能,或導致排異反應。

此外,這些移植物也有可能腐爛或降解,產生致命的中毒反應和多種感染

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的女主角素子就是一名全身高度機械化的人類丨ixdaily.com

納米中毒性休克

納米技術有著從各方面顛覆人類生活環境的潛力——無論結果是好是壞。而當下就已經有科學家在擔心,納米材料及設備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關於納米材料的工業和商業應用會對生物和環境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目前也有大量爭論。

由於此技術所涉及的材料都是分子級的,所以可以想見,這些小顆粒物將會在環境中發生生物富集。最終,人類會接觸到這些納米污染物,並出現各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包括細胞及DNA損傷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專門設計用於進入人體的納米設備也可能會導致嚴重問題,比如設計不佳的納米機器人可能會把藥物投放到錯誤的區域,或者以奇怪的方式在人體內自毀。而一旦它們失控,就可能對人體器官產生損傷;或者,它們會開始玩命地自我複製,最終在人體內引發一場灰霧(Grey Goo)災難。而且,基於納米技術的機械移植體,同樣可能引發上一條中提及的過敏反應等問題。

電影《地球停轉之日》里,就出現了灰霧毀滅世界的場景丨wordpress.com

譯者註:

灰霧,又稱作全球生態吞噬。馮諾依曼首先提出了能自我複製的機器的概念,之後納米技術工程師埃里克·德萊勒斯據此創造出「生態吞噬」概念,假想可自我複製的納米機器人將接觸到的一切有機物轉換為自身,導致地球最終變成一個納米機器人覆蓋的灰球。

超智能引發的精神失常

我們執迷於智能,所以很有可能,我們會使用大量生物技術,包括基因組學、聰明葯以及機械移植體,來強化我們的認知能力。

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對智力的定義非常狹隘——智商就是智能,或者如理論神經生物學家馬克·錢吉齊(Mark Changizi)所說的,「用來下象棋和做腦筋急轉彎」的智能。

問題是,超常的認知能力可能會讓人不適。人類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心理特點,恐怕無法應對如此浩瀚的智能。如果你真的打算這樣強化自己的大腦,那麼很可能會出現反社會行為,以及徹底的精神錯亂。包括數據真理妄想(Apophenia)、癲癇、信息過載、焦慮、存在感危機、自大狂以及與世界脫節等。

在電影《超體》的最後,將大腦潛能發揮到100%的露西變得無所不知、無處不在丨indiewire.com

譯者註:

數據真理妄想,是人傾向於在無意義的東西中發現特殊的規律或圖案。例如數學家約翰·納什就經常會在一堆無序的數字中近乎偏執的尋找某種固定模式。

機器人恐懼症

在未來,我們當中的一些人恐怕會發展出對機器人的非理性的、極端的恐懼。這種心理障礙會模糊真正的恐懼和單純的偏見之間的界線,特別是隨著機器人更多地融入到我們的社會中,做著我們的工作——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像人類。

自我刺激成癮症

性愛晶元即將成真——隨時隨地,想爽就爽。聽上去似乎很靠譜,可惜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沒這個意志力去控制對它的濫用

早在2008年時科學家就發現,可以利用植入晶元向大鼠大腦中的愉悅中心——額眶葉皮層發出微小的刺激。然後科學家把開關交給大鼠,結果發現它能活生生把自己開心到餓死。

而另一個沉迷於刺激自己丘腦的女人則證明,自我刺激可以迅速成為一種慣性。可以想見,一旦性愛晶元流行起來,它一定會登上未來某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譯者註:

電刺激丘腦,指在丘腦的前部,中央核,海馬體等部位,按需埋入電極進行電刺激治療部分頑固疼痛,癲癇和帕金森等的方法。由於丘腦也負責多種多肽類神經激素的釋放,包括多種涉及性和愛的促性腺激素釋放素,因此這種方法偶爾也會引發愛情的滿足感和性興奮。

流行性壽命延長導致的倦怠症

一旦我們征服衰老,有些人可能會對無限的壽命感到無聊。不過我對此表示懷疑,我覺得更有可能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存在本身的一種情緒——對生命本身感到疲憊不堪,以及由此產生的厭倦感

電視劇《神秘博士》中,一直活到了世界末日的最後的人類,卡珊德拉丨neoseeker.com

超級長壽的人會發現自己身處於一個如此無趣的世界,日復一日,平淡無奇。如果沒有外界干擾,似乎就再也沒有什麼令人振奮或者新奇的事情了。「生活沒有了激情,生活就只是活著。」這樣的看法很可能會變得流行起來,而這會導致更廣泛的社會健康危機

作者:George Dvorsky

翻譯:毛球控

編輯:球藻怪,李小葵

一個AI

然而,拖延症是永恆不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擱以前,什麼樣的人能穿貂兒?
科學青年的年終囤貨,也是要看顏值的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