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佩孚的詩情畫意,一位「文藝軍閥」的功底

吳佩孚的詩情畫意,一位「文藝軍閥」的功底

原標題:吳佩孚的詩情畫意,一位「文藝軍閥」的功底


在北洋史上,「蓬萊吳子玉」絕對是響噹噹的存在,這位新直系軍閥的扛纛人,依附者也為能叫上一聲「玉帥」而沾沾自喜,畢竟這位北洋軍閥中為數不多的文化人,在其帳下效力也算順理成章地攀文附雅。這位北洋時期的「文藝軍閥」,堪稱是「軍閥中的文人」或是「文人中的軍閥」,二者結合的氣質,在吳佩孚的詩情畫意中表現尤為深刻。吳佩孚的詩詞特點,是以情至上,直抒胸臆,大氣磅礴,頗具豪言壯語的風格。書法則以顏體為宗,草書汲取篆隸筆法,楷書更具魯公方正飽滿之態。吳佩孚還善畫竹梅,有相當數量流傳於世,可以說在詩、書、畫等文藝方面的造詣上,使之迥異於其他軍閥,堪稱鳳毛麟角。


但是,吳佩孚身上武夫剛烈果斷的氣質,又有別於閑適的文人,可以說「詩詞有銳氣、書畫有骨力」,這正是吳佩孚詩情畫意的鮮明特色。從「吳佩孚詩抄」的內容看,這位及第秀才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崇拜關羽、岳飛等英雄人物,一生恪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且這位文藝軍閥和戚繼光同為蓬萊老鄉,那種為國盡忠的感情深入吳佩孚內心,如在詩作中「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詞句造詣上看氣勢磅礴,義薄雲天,可圈可點。此外,吳佩孚在贈給河南鄉紳的一首七律詩中曾寫到民國軍人皆紫袍,為何不與民分勞。玉杯飲盡千家血,紅燭燒殘萬姓膏。」



其中「天淚落時人淚落,歌聲高處哭聲高」一句,在藝術手法上,他追求杜甫的詩風,沉鬱凝重,憂國憂民。吳佩孚「文藝軍閥」的功底,還體現在詩句中對仗工整。例如「七賢人謂非凡品,六逸天生不世才」,即顯示出他秀才出身的不俗筆杆子功力。不過吳佩孚的書法造詣同樣不俗,其中以顏體為宗,受康有為「尊碑抑帖」的影響,尊崇「北碑」。據說吳佩孚「上馬寫詩,下馬寫字」,這一偏好也讓吳佩孚於久經沙場的軍閥形象之中,平添了儒雅風流的文化魅力,文藝軍閥的門面擔當,被稱為「一代儒帥」。在文藝特長上,這位文人中的大軍閥,兼善於畫竹梅。


最終,像文人士大夫一樣,吳佩孚仍有「蘭竹情結」,堪稱是一位內心追求「芝蘭君子性,松柏古人心」的軍閥書生。吳佩孚的詩情畫意,在詩書畫方面的造詣,豐富了他作為一個「舊軍閥」的精神世界,使他迥異於混沌中的草莽武夫,而他的文藝氣息,因他武夫的氣質和鏗鏘的豪邁性格,又讓他的作品不同於閒情逸緻、遠離塵世的文人特徵。畢竟文人只能在筆尖直抒胸臆,而真正橫刀立馬,征戰沙場,則是武夫刀口舔血的營生。吳佩孚的詩情畫意,則是兩者的兼容並蓄,畢竟在這位「文藝軍閥」心中,詩和遠方即是家國情懷。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菜根譚》、《吳佩孚詩書畫藝初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隻碗里藏著江南的秘密
軍閥原來也讀書:武夫不可怕,也想有文化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