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什麼是「五種見惑」?

什麼是「五種見惑」?

大家都知道,見思煩惱,是我們的根本煩惱,見煩惱就是錯誤的見解和看法,一共有五種,叫做五種見惑;思煩惱有五種,就是貪嗔痴慢疑。今天我們主要聊一下這五種見惑:

一,身見。一個就是把身體當成是我。在我們中國兩千年前,佛教還沒有傳到中國來的時候,道家的老子就曾經說過「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們人最大的憂患是什麼?就是因為有我們這個身體,為了這個身體,我們要吃、要穿、要住,生活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用在衣食住行上,都是為了我們這個身體,真的是很麻煩;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我們不用吃飯,不用穿衣服,不用住房子裡面,那生活該多好,該多麼逍遙自在。

另外一個是執著我所有。肯定有一個我,凡是附屬於我的東西,都是歸我所有。孩子是我的,老婆是我的,車子、房子是我的,這一生當中用過的、需要的東西都是我的,起心動念的這個心,也是我的。這也是個錯誤的看法,

執著我身和我所有,這都屬於身見,不了解事實真相,因此讓我們造下無量無邊的業。

二,邊見。佛在經上講,一旦有了身見以後,又會造成兩種邊見。一種就是認為人死如燈滅,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種人就會貪圖這一生的享樂,反正人生只有一世,沒有過去也沒有為來,所以就放縱自己,及時行樂,就很容易造下惡業。還有一種是相信有來世,也有過去世,但是他覺得反正來世還沒有到,現在就應該享受,這都屬於邊見。

邊見的引申義就是對立,善惡是一對,真假是一對,邪正是一對,有常無常是一對,總是把事物都看成對立的兩面,這也屬於邊見,都是妄念產生的,其實法法平等,一切都是統一的,並不是對立的。

三,邪見。一切錯誤的見解和看法,都屬於邪見。邪見裡面最嚴重的,就是看到有些作惡的人在享福,有些行善的人卻在受苦,他就開始作惡不行善了,他就無所畏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什麼損人利己的事都敢幹,什麼害人的事情統統無所顧忌,這是邪見裡面最嚴重的。

四,見取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成見,這個是屬於果上的成見,他認為一個人有福報,並不是因為行善的結果;一個人有災難也不是因為作惡的結果,他自以為是,堅固的執著自己的見解,這叫見取見。

五,戒禁取見。這是屬於因上的成見,非道計道,非因計因,在因上就已經錯誤了。佛在經上經常舉這個例子,古時候印度修行人普遍都修禪定,他在禪定中看到那些牛、雞升天了,他就想,既然牛和雞能升天,就跟牛和雞學唄,他就開始學牛、學雞,持牛戒、持雞戒。這就是錯誤的見解,哪有學動物就能升天的道理?在因上學錯了。

這五種見惑,是最基本的煩惱,相對於貪嗔痴慢疑五種思惑,還是比較容易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四攝法」?
《金剛經》上講的「無相布施」是什麼意思?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