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有史以來最全鐘錶知識,讀完這篇文章治好了我的腱鞘炎

有史以來最全鐘錶知識,讀完這篇文章治好了我的腱鞘炎

原標題:有史以來最全鐘錶知識,讀完這篇文章治好了我的腱鞘炎


鐘錶世界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底蘊,其幾百年來不斷推陳出新的技藝與創新更是充滿了無窮的魅力,於是我們將那些鐘錶裡面五花八門的專用辭彙與有趣知識做了一個大集合,希望您在賞表玩表的同時,亦能有所收穫。


避震器



▲Incabloc


▲Kif


手錶中的避震器,顧名思義,就是機芯內為了避免細小部件在震動衝擊下受損而設計的將震動緩衝掉的機構。該機構自誕生之日起,數得上名號的設計就有二三十餘種。但,與設計數量相反的,是避震器的位置與原理的基本相似。位置方面,最常見的就是安裝在擺輪軸承上;原理是通過彈簧裝置使寶石軸承與齒輪軸尖由硬接觸變為軟接觸,從而給軸尖相應的彈性空間以防止擺輪軸尖因外部震動而產生斷裂或變形的情況。


其後,隨著時代發展,避震器的設計數量經歷了一個不斷「精簡」的過程。時至今日,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應該是Incabloc和Kif兩種。關於這兩種避震器的區別,有一種說法是Incabloc的簧片相對較粗,能承擔的衝量更大,而Kif則是對細微振動的調節性較好。但對於普通表迷來說,Incabloc和Kif最顯著的區別應該是在簧片的造型上。Incabloc的造型為馬蹄形,而Kif避震器簧片的造型則像蠍子的兩個前臂般彎曲後合攏。這,也是區分Incabloc和Kif最便捷的方式。


Jewels 寶石數



夾板上的「Jewels」字樣


是不是代表著機芯中有鑽石?


Jewels,中文譯為寶石。之於鐘錶機芯上,確實曾經有一段時間表示的是機芯中有多少以天然寶石為材料製得的寶石軸承,「17 Jewels」就意味著機芯里真的有17顆天然寶石。寶石的種類也不局限於鑽石,紅寶石、藍寶石都有。但,這是幾百年之前的事情了。


上述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人造寶石的誕生。以Al2O3為原料製得的人造寶石的耐磨性不遜於天然寶石,再加上使用成本的天差地別。人造寶石,或者說,人造紅寶石,很快就取代了天然寶石成為了機芯中寶石軸承的主要材料。

時至今日,雖然機芯的夾板上依舊能看到「Jewels」的字樣,也市場能聽到某機芯17鑽的叫法。但是,無論是「Jewels」還是「鑽」,所指的都是以Al2O3為原料,以Cr2O8為著色劑製得的人造紅寶石。


C


垂直離合



與汽車中離合器的作用相似,計時機芯中離合器的作用在於使發條輸出的動力傳送至計時系統,從而開啟計時功能。其中,垂直離合,顧名思義,就是將計時秒輪安置在走時秒輪的正上方,形成一個垂直放置的結構,兩者之間設有鉗夾以起到控制走時輪系與計時輪繫結合與分離的作用。


碰到一款計時機芯時,要判斷其是否為垂直離合,最簡單的方法在於看中心秒輪上是否疊有一個異型鋼件,若有,或者說整個計時機芯的布局看上去非常「簡陋」,則其為垂直離合。這種略顯簡陋的視覺,正是垂直離合的缺點之一。除此之外,垂直離合還有機芯較厚、按壓所需外部力量較大等缺點。但其優勢也非常明顯,即啟停穩定、耐用等。


E


鵝頸式微調



鵝頸微調,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形似天鵝頸部的框架將快慢針包圍起來的微調裝置。功能上來說,與快慢針之於手錶走時精度的原理相同,都是通過收放遊絲的工作長度來實現手錶走時精度的調校,但在具體調校方式上有所不同。簡單來說,鵝頸微調是通過與快慢針接觸的定位螺釘來完成微調的。如此做法相比直接撥動快慢針,理論上說更便於定量且能在完成調校後固定快慢針。

除了功能上的區分,鵝頸微調最大的優勢或許表現在視覺效果上。經過精細打磨後宛若鵝頸造型的迴繞框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再加上擺夾板的雕刻裝飾,無疑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機芯的美觀性。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鵝頸微調是一類微調裝置的統稱,並不是某品牌的專屬,不同鐘錶品牌所用的鵝頸微調在造型上也不盡相同。


F


發條



發條是手錶的動力源泉,指的是盤繞在發條盒內的「片狀彈簧」。材質方面,早先為碳素鋼,如今常見的為Nivaflex合金。但無論何種,在手錶中的工作原理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上鏈時發條軸順時針轉動並利用發條軸上的鉤子卷緊發條,以此「儲存能量」。隨後,彈性力促使發條放鬆,這一步可以理解為之前儲存的能量的釋放過程。但因為發條軸已止逆,所以發條只能通過外鉤帶動發條盒旋轉來釋放能量,而發條盒的旋轉自然也會帶動後續嚙合齒輪的運轉,直至發條貼於發條盒盒壁上。


由上可知,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發條的工作圈數。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發條的工作圈數與發條的長度並不一直是正比關係,其有一個上限的存在。這是很好理解的一點,過長的發條雖然乍看之下能使得盤繞的總圈數增加,但同時也會減少發條盒內發條放鬆的空間。所以,單純地延長發條以增加手錶動儲時間的方法,是有一個閾值的。畢竟對於機芯來說,發條盒不可能無限大。


就僅有的長動力手錶來看,朗格Lange 31無疑是通過增加發條長度來實現長動力的代表性作品,它的動力儲存達到了驚人的31天。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兩根長達1.85米的發條,單根長度已是普通手錶發條的10倍左右。更遑論,Lange 31在串聯的兩個發條盒中均使用如此長的發條。


當然,兩根1.85米長度的發條理論上存在著諸如上鏈扭矩過大、動力輸出不穩等問題。但這兩項問題都被朗格妥善解決,前者通過外部工具予以上鏈,後者則是通過恆動力裝置來確保動力平穩輸出至擒縱系統。


夾板與主夾板


夾板,這個最初常以黃銅為材質打造而成的部件,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決定機芯性能的關鍵所在,常被人分為主夾板與其他夾板兩類。其中,其他夾板在機芯中的作用相當於人體中的骨架,即位於機芯零部件上方並起到固定作用。因所處位置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稱呼,例如固定擺輪遊絲的夾板名為擺夾板。且,各家鐘錶品牌對於旗下機芯中夾板的形狀與打磨裝飾也有著不同的詮釋,甚至於許多夾板形狀有著非常明顯的標識性。以至於,如今機芯夾板的形狀及其上的打磨裝飾,也成為了衡量一款腕錶是否美觀的標準之一。



主夾板,又名基板,可以說是夾板類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所有零部件拆下之後的那塊底板,正反兩面均起到裝載機芯零部件的作用。且,主夾板在生產層面上,對於加工精度有著較高的要求,孔徑與凹槽深淺的加工精度據悉至少也要達到百分之一毫米甚至是千分之一毫米。


L


螺釘



擺輪上的螺釘主要有兩個作用。其一為平均擺輪的重量分布,也就是所謂的配重。要知道,在雙金屬擺輪的那個年代,因為加工精度的限制所以無法實現擺輪重量的平均分布。彼時,工匠會選擇在擺輪上安置對角對稱的不可自由旋轉的螺釘,從而實現平均擺輪重量分布的目的。但如今隨著加工精度的提升,該作用逐漸變得不再那麼必須。


其二為實現手動調節擺輪轉動慣量的目標。整個調節過程中,雖然擺輪與螺釘的重量都未曾發生變化,但因為旋入或旋出的關係,螺釘離擺輪中心的距離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而最終影響擺輪的轉動慣量,以此調節手錶的走時快慢。額外一提的是,目前螺釘的安裝位置主要分外擺輪外緣與擺輪內緣兩種;至於螺釘的數量,則無定數。


Q


擒縱叉


擒縱叉,在機芯中是一個形似「扳手」的零件,由叉軸、叉頭、進瓦、出瓦等組成。其中,出於減小摩擦的考慮,叉瓦部分一般由人造紅寶石製得。當然,硅或碳晶等擒縱叉的叉瓦部分自然就不需要以人造紅寶石為原料。擒縱叉在機芯中的作用,簡而言之就是通過與擒縱輪齒的釋放、傳沖、鎖接等過程,將機芯原動系的能量傳遞給擺輪遊絲機構後,再將擺輪遊絲機構的振動次數傳遞給指示機構以達到指示時間的目的。


額外提一句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擒縱機構中都有擒縱叉的存在,槓桿式擒縱、同軸擒縱等中有,但衝擊式天文台擒縱、雙向擒縱等中就沒有。更何況,根據具體擒縱類型甚至於機芯型號的不同,擒縱叉的樣式以及材質也會有非常顯著的區分,但該零件的組成及其作用基本相同。


S


腎形輪



腎形輪,是機芯中用來指示時間等式的凸輪。該凸輪的形狀,是以時間等式曲線為基礎經過計算而得的,因形似腎臟而有著「腎形輪」之稱。且,與地球公轉的周期相同,腎形輪也為一年旋轉一周。機芯運行過程中,腎形輪的邊緣起伏通過齒條,最終將時間等式的信息呈現於錶盤之上。


時間等式的顯現方式,目前常見的有兩種,一種為差值的顯現,就是在錶盤上直接表示出時間等式的數據,最大的計量範圍為-17鍾至+14分鐘,讀取真太陽時需經過「平太陽時+時間等式」的計算;另一種為直接以兩根指針分別指示平太陽時與真太陽時,真太陽時數據直接讀取即可。


48月齒輪


在萬年曆機芯中,有個核心零件名為「48 月齒輪」。顧名思義,其對應的就是4年中的48個月。該零件的結構非常與眾不同,齒輪外緣設有48個深淺不一的凹槽,其中最深的凹槽代表的是平年的2月,相對較淺的凹槽代表閏年的2月,再淺一點的代表小月,最淺的則代表大月。運行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與48 月齒輪連接的槓桿會根據凹槽的深淺來以不同幅度撥動31齒的日曆輪或日曆專用凸輪,從而修正日曆顯示。


T


TPT?碳纖維



早先名為NTPT@碳纖維,是如今常見於RICHARD MILLE手錶錶殼的材質。這種材質源自瑞士一家研發公司——North Thin Ply Technology,其生產工藝據悉為先將碳纖維原絲浸入環氧樹脂中,再以此編織成碳纖維布。隨後,將碳纖維布以層與層之間45°角交錯「疊加」,並在6bar壓力下加熱到120℃後即成。自此,碳纖維布成型,後續只需送至鐘錶品牌的錶殼廠進行錶殼的加工製造即可。相比鐘錶品牌使用的傳統碳纖維,TPT@碳纖維最顯著的一個不同在於每層碳纖維布的厚度,據說僅為30微米。要知道,常規的碳纖維中每層碳纖維布的厚度基本為100多微米。


換言之,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指出,但從每層碳纖維布的厚度來推測,TPT@碳纖維本質上來說應屬小絲束碳纖維。這也就意味著,該材質在抗拉強度等性能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依現有數據來看,「TPT@碳纖維材料與已被認為擁有卓越物理性能的複合材料相比,破裂應力的出現概率降低25%,微裂紋的出現優化200%」。


當然,在外觀上,僅就RICHARD MILLE來說,TPT@碳纖維也是非常容易辨認的,以此而成的錶殼上有著波浪狀紋路,而非傳統碳纖維錶殼的格狀編織紋。


X


星柱輪


星柱輪,也叫導柱輪,是常見於計時機芯中的一個部件,但並非只出現在計時機芯中,具體的作用在於切換槓桿以讓兩個輪系發生(保持)觸碰或脫離的狀態。在視覺效果上,該部件非常容易辨認,有凸起與下凹部分且整體形似花瓣的即是。


從具體結構上來說,該部件主要分為兩層。下層棘輪的作用在於啟動,即通過外部力量推動星柱輪旋轉;旋轉後,則是通過該部件上層的輪齒來實現槓桿在星柱輪凸起與下凹部位之間的切換,從而使得兩個輪系發生(保持)觸碰或脫離的狀態。此處額外一提的是,星柱輪上層輪齒的數量沒有定數,如今常見的為5—9齒。


Y


音簧



音簧是問表聲音的源頭,通常來說指的是以合金鋼為原料並通過一個長方形金屬塊固定在機芯夾板上的金屬條。報時中的聲響源自音錘敲擊所引發的音簧振動。且,作為報時的核心部件之一,音簧的材質、截面形狀、盤繞方式等對最終聲音的品牌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對此,大部分鐘表品牌都有屬於自己的「秘方」。


除了傳統的三問報時,還有一種被鐘錶品牌稱為「大教堂報時」的三問類別。相比傳統的三問,這類表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報時聲中的低音較重。就音簧而言,主要表現為長度的增加,視覺上就是機芯外緣的音簧盤繞圈數的增加。個中緣由,可以比擬鋼琴的琴弦。長度越長,聲音自然就越雄厚。


音梳



音梳,顧名思義,就是在音樂盒或音樂手錶中形似梳子的部件,即下端被切割成有著形似直排齒牙的鋼片。其作用在於和圓筒(盤)結合,演奏出事先設定好的曲目。整個發聲機制,以圓筒式音樂盒或音樂手錶為例,就是圓筒受到來自發條的動力後開始勻速滾動,此時其上的銷釘隨著圓筒的轉動撥動音梳上形似直排齒牙的簧片,從而實現振動發聲。

在整個發聲機制中,如果說圓筒(盤)決定了演奏的旋律,那麼音梳則決定了整個樂曲的音數及高低音。其中,音數取決於音梳上簧片的數量,例如8個簧片就代表著8音,數量越多演奏出來的曲目音色自然就更豐富;高低音則取決於簧片的厚度,需要的音越低簧片就越厚。當然,早先也有部分品牌為了追求低音的立體效果,會在音梳內側添加鉛塊。


遊絲



平遊絲



寶璣遊絲



圓柱遊絲


鐘錶中遊絲的概念,於1675年由惠更斯提出以取代早期機械鐘內的單擺,指的是裝配於擺輪上呈阿基米德螺旋線形狀的盤簧。其在鐘錶中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帶動擺輪來回擺動以起到分割時間的目的。且,按照分類依據的不同,遊絲有著諸多分支。


若以原材料為分類依據,遊絲可分為合金遊絲及硅遊絲。其中,合金遊絲因為成分的不同而有著Nivarox遊絲、Spron遊絲、藍鈮遊絲等分支。

若以盤繞方式為分類依據,可分為平遊絲、寶璣遊絲及圓柱遊絲。其中,平遊絲指的是遊絲末端曲線與渦旋線部分處於同一平面的盤繞方式。當然,因遊絲末端形狀的不同,也有諸如Spiromax遊絲等品牌專屬設計的存在;寶璣遊絲,又名雙層遊絲或吊框遊絲,指的是遊絲末端上饒的設計,目的在於緩解機芯運作過程中平遊絲展縮不同心的情況;圓柱遊絲,早期常見於航海天文鐘,指的就是遊絲盤繞成立體的圓筒形,這種設計理論上在工作中不存在遊絲重心偏移的情況。


除了上述兩種分類依據,還有按照調校方式的分類,即有卡度遊絲與無卡度遊絲,兩者的區別在於有無快慢夾。


Z


芝麻鏈



Fusee Chain,也就是如今國人口中的芝麻鏈,是一度盛行於機械鐘及懷錶時代但最終退出歷史舞台的「恆動力」裝置,實現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力矩=力×力臂」,當然也可以粗略地理解為現代變速自行車的原理。發條盒與寶塔輪通過一根細小的金屬鏈相連,上弦時,寶塔輪旋轉,鏈條由下往上卷向寶塔輪,從而帶動發條盒內的發條旋緊;運行時,發條盒轉動,帶動鏈條由上往下回卷至發條盒。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動力釋放過程中,滿弦時的力對應的為力臂最小的寶塔輪上端小輪,接近落弦時的力對應的則為力臂最大的寶塔輪下端大輪。如此,一定程度上保持扭矩的恆定輸出。


到了手錶時代,部分鐘表品牌「復甦」了芝麻鏈這項有著悠久歷史的「恆動力」裝置。雖然因手錶與懷錶的尺寸差,搭載於手錶上的芝麻鏈相比傳統的難免有著些細微的區別,但在實現「恆動力」的方式上,可以說如出一轍。


誠然,芝麻鏈如今在手錶上起到的作用是「恆動力」還是提升表款的視覺效果,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芝麻鏈的存在使手錶在手動上弦的過程中能始終保持較為平滑的手感,即不會出現因動儲增加而感到阻力的情況。滿弦時,寶塔輪上的「馬爾他十字」會「鎖死」寶塔輪,以避免多度上弦可能導致的發條斷裂。


錶盤工藝


錶盤作為手錶對外展示的最佳窗口,除了各種裝飾及色彩這些一眼就能看到的區別外,在材質及工藝本身,也有著諸多不同種類,以下這些特色各異的錶盤,你都知道嗎?


琺琅錶盤


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琺琅表



琺琅是鐘錶特別是錶盤製作中一種十分常見的工藝,比起傳統繪畫,琺琅錶盤的最顯著特徵就是需要在火里高溫燒制,並且往往不止一次,通過多次燒制的精妙配合最終得到極為珍貴的色彩與畫面。運用不同手法工藝,琺琅錶盤可分為單色琺琅、透明琺琅、掐絲琺琅、內填琺琅、鏤空琺琅、微繪琺琅、灰色琺琅和金箔鑲嵌琺琅等,各有特色。


赤銅錶盤


寶珀藝術大師工作室雙牛爭王手錶



2015年寶珀首次將赤銅工藝運用到錶盤製作中,赤銅原產於日本,是一種主要由銅和金兩種材質構成的合金。根據其成分和質地的不同,合金呈現出介於藍黑之間的暗綠色澤。合金的黑綠色澤源自一種被稱為鈍化處理的工序,完成這道工序需要使用一種溶液。該溶液由乙酸銅(綠灰色)構成,傳統上一直由日本製造,在日語中被稱為rokushō。隨著rokushō溶液運用比例的增加,合金的黑色光澤會逐漸變深並呈現出更加濃郁的色澤。


璣鏤錶盤


寶璣5157BR



璣鏤是非常古老的裝飾工藝,多用於珠寶首飾行業。用在手錶裝飾上的璣鏤,依據產量分為手工璣鏤和工業複製璣鏤紋樣兩種。如寶璣錶盤上招牌式的巴黎釘紋圖案即是採用了手工璣鏤。


瓷繪錶盤


格拉蘇蒂原創九龍壁套表



格拉蘇蒂以梅森陶瓷為錶盤材質,隨後在其上彩繪各類圖案後進行燒制,形成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款梅森瓷合作款均可以在表面上看到著名的「藍劍交鋒」標誌,這一標誌源於當年薩克森公國國徽。


細木鑲嵌錶盤


百達翡麗Ref.5089G-071 金翅雀



細木鑲嵌,亦可說是細木拼鑲,指手將木料薄片按設計圖稿拼貼於盤面之上,以形成完整的畫面。這項工藝的基本手法是按圖裁切木材,再粘貼到底板上。無論是抽象圖案,還是象徵性圖案,創作者必須廣泛挑選各種不同色調的材料,按照個人風格加以拼嵌組合。一般來說,細木鑲嵌錶盤至多不過採用200餘片細木,而百達翡麗Ref.5089G-071 金翅雀共計使用了30種不同木材,超過400塊木片鑲嵌而成,令人嘆為觀止。


母貝錶盤


雅克德羅LADY 8



珍珠母貝錶盤常見於女表,母貝錶盤取自海底的貝殼,經小心加工處理後裝在手錶上,營造獨特的美感。母貝錶盤的特點在於每一隻表的盤面都難以雷同,具有獨一無二的紋理及光澤,通過光波反射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閃爍光澤。琺琅是鐘錶特別是錶盤製作中一種十分常見的工藝,比起傳統繪畫,琺琅錶盤的最顯著特徵就是需要在火里高溫燒制,並且往往不止一次,通過多次燒制的精妙配合最終得到極為珍貴的色彩與畫面。運用不同手法工藝,琺琅錶盤可分為單色琺琅、透明琺琅、掐絲琺琅、內填琺琅、鏤空琺琅、微繪琺琅、灰色琺琅和金箔鑲嵌琺琅等,各有特色。


漆面錶盤


萬國大型飛行員年曆表「 150 周年」特別版



漆盤製作流程是將彩漆用不同的工藝,手刷或噴塗塗覆在清洗過的金屬盤坯上,以形成不同顏色的漆膜,乾燥之後再拋光或打磨出預先設計的紋路即可。同時由於單次上漆過厚有很大幾率會在最終成型的盤面上出現氣泡,所以一般會採取「多層刷漆」的手法。今年萬國全新推出的150周年系列限量表款均採用了漆面錶盤工藝,白色或藍色漆面錶盤均經多層上漆工藝精心打造而成。


備長炭錶盤


寶珀Villeret經典系列「藝術大師」


工作室炭工藝手錶



在將赤銅工藝引入高級製表後,寶珀再次將備長炭應用到錶盤製造中。備長炭是一種採用傳統方法燒制的日式木炭,這種木炭的奇特之處在於其燃燒後擁有極高的密度,這是烏岡櫟木材在1000-1300攝氏度的高溫爐火中煅燒後的結果。備長炭錶盤的特點在於其具備和不鏽鋼同等的強度,同時錶盤的紋理則略帶滄桑感。


隕石錶盤


歐米茄超霸系列皓月之灰「隕石」表



將隕石碎片作為錶盤材質的確算是一種創舉,以歐米茄為例,超霸系列皓月之灰 「隕石」 手錶所採用的隕石錶盤取材於在史前時代就墜落於納米比亞地區隕石的切片。這種鐵隕石因其經典的魏德曼花紋而備受設計師的推崇,即不規則的幾何條痕,可營造出獨一無二的錶盤紋理。


碳纖維錶盤


柏萊士BR03-94 R.S.18



作為高科技材質的代表,碳纖維的特點在於其比鈦金屬輕盈、但硬度更強,同等體積下它的重量僅是鋼的五分之一,而強度卻是鋼的5倍。除了無可比擬的韌性,碳纖維錶盤獨特的格紋狀編織紋理也非常美觀現代,令表款更富立體感。


微砌馬賽克錶盤


卡地亞Santos Dumont駿馬裝飾表



馬賽克鑲嵌工藝是一門有數百年歷史的手工藝術,微砌馬賽克錶盤需要將小於1mm直徑的微型嵌片手工鑲嵌至錶盤之上,隨後進行統一加固,以確保圖案表面均勻平滑。通過各類寶石搭配,微砌馬賽克能夠在錶盤上呈現出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畫面。


錶殼材質


手錶的世界包羅萬象,光是一個錶殼材質都可以說上很久。除了那些常見的金屬類,其實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特別材質也被應用於鐘錶製作中,其中有一些甚至會讓你大跌眼鏡。


鉭金屬錶殼



鉭的化學符號為Ta,是一種呈現灰藍色的惰性金屬,特點是具有優秀的抗腐蝕性、抗磁性以及較小的膨脹係數,所以被廣泛應用於航天領域。而在鐘錶領域,鉭金屬可謂是新秀,以其作為錶殼材質的品牌印象中也僅有如沛納海,F.P.JOURNE等少數幾個,倒是頗為可惜,畢竟鉭金屬特別的色澤和穩定性對於錶殼而言還是有很大積極意義的。


鋯合金錶殼



將鋯合金作為錶殼材質,最早是由海瑞溫斯頓前任總裁Ronald Winston先生於2002年正式引入鐘錶中。同樣是在航空領域有著出色表現,鋯合金與鉭金屬無論是在顏色還是特點上其實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也具有極強的耐腐蝕性和穩定性。作為海瑞溫斯頓的專利技術,鋯合金被用於Project Z系列的錶殼製作上,並有逐步向其它系列融入的趨勢。


魔力金&王金錶殼



魔力金(Magic Gold)是宇舶獨創的一種合金材質,2012年首次問世,其成分包括金、鉑和銅,然後以某種比例熔合而成,比起傳統貴金屬,魔力金的最大優勢在於具有極強的防刮特性,據稱只有鑽石能在上面留下痕迹,在此之前,K金容易被劃傷一直都是困擾貴金屬腕錶的一大問題。王金(King Gold)同樣是宇舶所創的專有合金,其色澤比起普通的5N紅金更加紅艷,為此宇舶在配方中提高了銅的比例,並添加鉑以確保色澤的長期穩定性。


TPT?碳纖維&


TPT?石英纖維錶殼



RICHARD MILLE獨家研發的創新材質,其工藝可大體理解為先將碳纖維原絲浸入環氧樹脂中,再以此編織成碳纖維布。隨後將碳纖維布以層與層45°角交錯疊加,並在6bar壓力下加熱到120℃,後續將其送至錶殼加工廠進行加工製成即可。TPT?碳纖維材質的錶殼具有極強的辨識度,獨一無二的線條式紋理比起傳統碳纖維的格狀編織紋更具層次感。隨後,RICHARD MILLE在此基礎上所研發的TPT?石英纖維由數百層石英絲線組成的薄層複合而成,無論是色彩穩定性,耐高溫性還是堅固性等同樣出色。


石墨烯錶殼



RICHARD MILLE RM 50-03的設計中不僅結合了鈦合金和TPT?碳纖維,還將另一種全新材料引入鐘錶製造中:Graph TPT?,或我們通常所說的石墨烯。石墨烯作為一種革新的納米材料,重量比鋼輕6倍,但強度卻是鋼的200倍,RICHARD MILLE將其引入到製表中,不僅大大降低了手錶的重量,同時也增強了碳纖維的物理特性。得益於此,RM 50-03連同錶帶重量不足40克,是鐘錶史上最輕的機械計時錶。


藍寶石水晶錶殼



說是藍寶石水晶,其實是一種無色透明的錶殼材質,其與大多數表鏡所用的藍寶石相同,並非使用天然寶石製作,而是一種合成材質。雖然如此,事實上獲得藍寶石錶殼絕非易事。首先藍寶石錶殼具有莫氏9級的硬度,僅次於鑽石,極度抗磨和耐操。其次製作加工的難度也很大,形式單一的鏡片已需鑽石刀片精心切割、打磨,錶殼的部件數量大、結構複雜,單論切割,工藝難度已可見一斑。


木質錶殼



由於木質對溫度與濕度的需求較金屬來說較為嚴苛,木質外殼的鐘錶多是處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比如大型的座鐘與掛鐘。所以在手錶時代木質錶殼非常鮮見,但對於這一另類材質,來自義大利的WEWOOD卻是頗具心得。從品牌名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WEWOOD所生產的都是完全由環保材質打造的純木手錶。憑藉著木料的天生特性,WEWOOD木質手錶比起傳統手錶要輕盈得多,一般都在40g左右。此外,雖然受限於環境等因素木質錶殼可能較易損壞,但好在價格低廉,還是很具性價比的。


乳酪錶殼



對!你沒有看錯,乳酪都可以製作錶殼。亨利慕時不僅提出了這一瘋狂的想法,還將其變成了現實。這款名為Swiss Mad的手錶,其錶殼完全以100%瑞士乳酪製作,不過品牌還是對其做了特別的加工,加入了複合材料使得其不會變質發臭,當然也就無法「品嘗」錶殼了。不過可別小看這款以乳酪打造的手錶,其官方定價超過了100萬瑞郎,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貴的一塊乳酪了。


錶殼形狀


圓形



最常見的形狀,幾乎90%的手錶都採用了圓形。其實這也不奇怪,手錶畢竟是從懷錶發展而來的,而懷錶基本上都是圓的。


方形



指的是長度與寬度相等的正方形錶殼,不過真正符合方正條件的錶殼非常少見,卡地亞的Santos 系列可以視作其中一個比較接近的。


矩形



比起方形錶殼,矩形則常見很多,一般矩形錶殼均為長度大於寬度的長方形,以更符合常規的佩戴及使用習慣。


酒桶形



錶殼上下平行,兩邊具有弧度,類似一個酒桶的形狀。酒桶形錶殼被廣泛認為更具現代設計感,RICHARD MILLE的絕大多數表款都採用了這一形狀。


橢圓形



寶璣的那不勒斯王后系列採用了上下兩端窄中間寬的橢圓形表款,而愛彼的千禧系列則相反,以左右兩端窄中間寬的方式呈現了另一種橢圓形錶殼。


枕形



形狀類似介於圓形和方形之間,四邊都具有弧度,幾乎所有的沛納海都採用了枕形錶殼。


八邊形



最常見採用正八邊形錶殼的就是愛彼的皇家橡樹系列,招牌式的外觀一眼就可以認得出來。


十二邊形



比起皇家橡樹的八邊形錶殼,崑崙海軍上將系列的十二邊形錶殼同樣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三角形



最出名的無疑是漢米爾頓的探險系列,因貓王曾經在經典電影《藍色夏威夷》中佩戴過而廣為流傳。無論如何,三角形如今都是非常罕見的錶殼形狀。


特殊形狀



有些特殊的錶殼形狀很難界定,其中卡地亞Crash系列絕對算是一個極端,被扭曲的錶殼你覺得這是什麼形狀呢?


擺陀


中央擺陀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擺陀形式,指的就是安裝在機芯背面中央軸承上的半圓形金屬板片,按照上鏈方式可分為單向上鏈與雙向上鏈兩種。且,各家鐘錶品牌在中央擺陀的材質、外觀等方面均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從而讓這個理論上應「千篇一律」的零件,最終呈現出不同的風采。


偏心擺陀



偏心擺陀,顧名思義,就是擺陀並非處在機芯中央的位置,而是「偏居一隅」。擺陀的直徑相比中央擺陀,自然也有所減小。


微型擺陀



微型擺陀,又名珍珠陀。從擺陀布局上來說,是偏心擺陀的一種。但相比偏心擺陀,其在機芯上的位置更相當於夾板的一部分,即裝嵌於夾板之中且運行過程中不會對夾板造成遮擋、因此,珍珠陀的直徑相比偏心擺陀來得更小。


外緣式擺陀



外緣式擺陀,就是指位於機芯外緣且沿著機芯外緣軌道轉動的擺陀。該設計最大的特色在於會增加機芯的部分直徑但能節省厚度,且在上鏈過程中不會對機芯造成視覺上的遮擋。根據鐘錶品牌的不同,該類擺陀在裝飾上也不盡相同。所處機芯位置方面也有著正面與背面之分。


線性擺陀



線性擺陀,指的就是不再如傳統半圓形擺陀般做圓周運動而是通過上下移動來實現為機芯上鏈動作的「金屬滑塊」。


D


打磨


除了深厚底蘊與精湛技藝,高級製表對每一個細節的考究與精益求精同樣是其魅力所在。其中打磨無疑是我們最常聽見的一個詞語,通過打磨將機芯升華到如藝術品般精緻,這便也是高級製表的無形價值之一。


鏡面拋光



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零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通過在金屬材料上以磨光(先粗磨後細磨)和拋光兩道工序,最終呈現光亮如鏡面般的視覺效果。鏡面拋光被廣泛使用在各類產品製造中,但由於機芯零部件的尺寸一般較小,鏡面拋光在機芯製作中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倒角



將零件邊緣的銳角(鋒利面)均勻切削,形成一個具有弧度的斜檯面來,常見為45度角。在高級製表的機芯製作中,倒角幾乎隨處可見,不僅是夾板等較大的零件,諸如寶石軸承孔、螺絲槽口等位置也會進行倒角處理,這些細節的處理能夠更好地表現機芯光澤感和明暗交錯的質感。除了美觀,倒角的另一大好處是可以減少零件之間的摩擦,特別是在拆卸和組裝過程中。


日內瓦條紋



又稱日內瓦波紋,這是如今機芯上最常見的一種打磨裝飾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在機芯夾板上將磨頭以一定角度划過夾板留下一條紋路,並以相同距離打磨下一條。以此而成的平行豎紋效果,會令 平面化的夾板有種光影交錯的立體感。


魚鱗紋



魚鱗紋如今常見於機芯主夾板,實現方法與珍珠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是用磨棒在夾板上轉圈磨削。以此而成的視覺效果,宛若魚鱗之於魚般,有序排列且層層重疊的紋路極具繁複美感。


太陽紋



也被稱為旭日紋,通過打磨在機芯表面呈現出放射的光束狀波紋,就像從中央射出的太陽光芒一般,通過細膩的打磨具有很強的視覺整體感。歐米茄的同軸機芯大多就採用了太陽紋裝飾。


F


防水


防水性能作為手錶中的一個重要技術參數,如今被越來越多的購表者所重視,甚至不僅是基礎的生活防水,如潛水錶那樣具有更高防水深度和專業性的手錶成為了市場的熱門款。但你是否知道,這些優異的防水性能是如何實現的呢?


常見防水機制:


橡膠墊圈



手錶防水的基礎工序,常見為在表鏡與錶殼、錶殼與表底之間添加一個橡膠墊圈起到密封作用,考慮到橡膠材質的特殊性,故圓形錶殼的防水較異形錶殼(如酒桶形)要好處理。值得一提的是,用橡膠墊圈進行防水不僅被用於手錶中,在電子數碼等領域也被廣泛使用。


旋入式表底



為了增強手錶的防水性能,將表底蓋以旋入的方式固定在錶殼上,以起到更密封的效果。一般常見的旋入式表底會在底蓋上預留六個卡扣方便使用工具進行後蓋打開作業。之所以是六個,是防止其中部分鎖花了還能使用別的卡扣,這也足以說明不依靠卡扣和工具,要打開旋入式表底是非常困難的。


壓入式表底



比起旋入式,壓入式表底的防水性能可能會稍遜色一些。但比起螺絲固定的後蓋,壓入式表底通過嚴絲合縫能大大地提高手錶的密封性與防水性能。另外壓入式表底的開啟與扣入同樣需要專門工具進行,切勿使用蠻力。


旋入式錶冠



對於現代鐘錶而言,旋入式錶冠的出現對於手錶防水性能的提升有著巨大的意義。通過在錶冠內部加裝彈簧管和螺旋管,手錶在完成調校及上弦後,將錶冠進行順時針旋入可將錶冠旋緊,從而達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待再次需要使用錶冠時,可逆時針將錶冠旋出進行操作。除了有效地提升防水性能,旋入式錶冠對於防塵等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特殊防水機制:


護橋錶冠



在錶冠上做文章提升防水性能,沛納海的護橋錶冠可謂是獨此一家。通過控制桿將錶冠「壓」在錶殼上,從而進行完全的固定,邏輯上與旋入式錶冠有些相似,憑藉「密封性」有效地阻止水汽及灰塵進入。如今護橋錶冠已成為沛納海Luminor系列的一大標誌,美觀與實用性兼具。


Hydro液體滴定技術



德國品牌SINN的獨門絕學,看到Hydro這個詞就大致可以猜到其與液體有關,所謂液體滴定技術,是將一種SINN研發的類似油一樣的無色透明液體完全注入到錶殼、錶盤,甚至機芯里,使得手錶內部完全浸泡在這種液體中,由於類似油的特性,水分完全不可能進入表內。而且理論上,液體是不可壓縮的,所以在任何深度的水中,錶殼內外都保持著壓力平衡,同時錶殼內也不會有任何空氣存在,從而可以實現高達5000米甚至以上的防水深度。不過由於液體的阻力遠遠超過空氣,擒縱系統無法在液體中運行的,所以Hydro液體滴定技術只能應用於石英機芯。


G


Gyromax擺輪


分辨真假百達翡麗最簡單的方法



▲CH280067



▲CH261431


Gyromax擺輪是百達翡麗在1952年獲得專利的設計,瑞士專利號CH280067和CH261431。主要內容為依靠轉動固定在擺輪上的馬蹄形砝碼的開口方向來調整擺輪配重,從而實現走時精度的精密調節。例如將馬蹄形砝碼的缺口朝擺輪中心軸方向旋轉,就可以讓表走慢。



▲GyromaxSi


之後,百達翡麗對Gyromax擺輪的設計做出微調。例如最初放置砝碼的凹槽直接開在擺輪外緣以減少風阻,後來改進為將砝碼移到擺輪內側和擺臂上,效果一樣;早期雙臂八砝碼,後來改為四臂四砝碼。但無論如何,暢行至今的Gyromax,可以說是目前最完美最先進穩定的擺輪。


品牌LOGO的變遷


手錶品牌們的新老LOGO變遷史



寶璣LOGO是屬於變化非常小的一類。早先一直使用「BREGUET」花式字體,加入斯沃琪集團後,在字母上增加了寶璣指針作為全新LOGO。



百年靈在之前的歲月中更換過好幾次品牌LOGO,例如兩架飛機重疊的形狀,單「B」字母等。但近幾年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應該是B字母加一對翅膀的造型。直到2018年,百年靈宣布再次更換品牌LOGO,某種程度上還原成了之前的「B」字母造型。



雅克德羅之前的LOGO為簡單的字母「JAQUET-DROZ」。在加入斯沃琪集團後,LOGO變更為如今的形式,沿用至今。



浪琴的品牌LOGO雖然有過許多版本,但好在幾乎每個版本中都會出現「LONGINES」或「飛翼沙漏」的造型,所以還是很有辨識度的。



帝舵LOGO的變化,總結起來是「字母—小花—盾花—大花」的演變過程。至今,LOGO造型已經固定為盾牌。



江詩丹頓或許是LOGO變化次數最多且最沒有規律的鐘錶品牌。除了如今人們熟知的馬爾他十字,馬蹄形、三叉戟、純字母等形式也能在LOGO的變遷史中找到身影。


R


日期顯示


這些日期顯示的方式你都見過嗎?


在手錶上,除了時、分、秒的基礎功能外,日期顯示可以稱得上是最常見的功能了。正因如此,日期功能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在現代手錶中,看似簡單的日期顯示也有著許多不同的方式。




最常見的開窗式日期顯示




艾美別出心裁地將日曆窗口放在了上方的1點至2點間


萬國的三重日曆框,即將窗口開大,可以一併顯示前後天的日期


大日曆


如果說開窗式是以比較低調的方式將日期布置於錶盤上,那麼大日曆無疑就是高調地將日期顯示推到了錶盤上最為矚目的位置。通過碩大顯眼的兩位數字來顯示日期信息越發成為如今手錶市場上廣受歡迎的款式,大日曆窗口通常由兩個日曆盤分別顯示個位數和十位數來實現。




朗格標誌性的大日曆窗口,個位數和十位數會明顯的分隔開來


同為德表的格拉蘇蒂,大日曆看著則更像一個整體




亨利慕時的大日曆比較特殊,雖然看似普通的窗口式的設計,但卻能顯示超大的數字日期。這是得益於其上下交迭的日曆盤設計,上日曆盤顯示數字1至15,下日曆盤顯示數字16至31


指針式




單獨日期盤,在諸如萬年曆等複雜功能表款中較為常見


外圈日期盤,日期顯示指針與時分針同軸,令到錶盤布局更為簡潔



逆跳日期顯示,比起完整一周的日期盤,僅需半圓甚至扇形空間的逆跳日期為錶盤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特別款式




作為今年的新表,此款Christophe Claret Maestro Mamba的日期顯示位於5點位置,形似寶塔,上方表示十位數,下方則表示日期的個位數


此款卡地亞天體運轉式萬年曆錶的日期顯示位於日曆盤的最外圈,通過移動的藍色窗格來指示日期



梵克雅寶的這款詩意複雜功能表採用了普通的開窗式日期顯示,但被安放在了背面也算是一種很少見的設計了


日曆調校


聽說晚上最好別調日曆,是真的嗎?


熟悉鐘錶的朋友們都知道,傳統機械手錶一直以來都有「日曆禁區」的說法,也就是在晚上,一般理解為當指針指示8點至凌晨2點的這段時間內是不宜調整手錶的日曆,容易造成故障與損壞,那麼這其中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一般的日曆系統由一顆日曆撥字輪驅動,24小時旋轉一圈然後撥動日曆盤前進一格,以此完成日期跳轉。當進入晚上8點左右這個時間段的時候,日曆撥字輪的齒輪尖角已經和日曆圈的內齒相接觸了,也就是說,日曆轉動系統已經開始運作了,逐步累積能量完成日曆的跳轉。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日曆快調或主動施加外力在日曆齒輪上,十分容易造成齒輪的磨損,並導致損壞,從而對整個日曆系統都會造成傷害。



同時雖然一般日曆在0點的時候就會完成跳轉,理論上這時日曆撥字輪的齒尖會走到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但為了出於絕對的安全考慮,一般還是預留一段相對較大的時間,所以假設要調校日曆,過了凌晨2點後會更為妥當一些。



最後,雖然現在很多手錶有防禁區設計,可以在全天24個小時內隨意調整日曆,但考慮到磨損消耗等方面,還是建議不要再晚上這段日曆最「敏感」的區間進行調校。再說,晚上調整日曆本身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不如睡個好覺,早晨再放心安全地好好調,不是嗎?


時標


稀奇古怪的時標們,你都認識嗎?


圓桌騎士時標



這是羅傑杜彼Excalibur Table Ronde的專屬時標。簡單來說,就是用十二位手持利劍的傳奇圓桌騎士鑄像代替傳統時標。


唐代仕女時標



飛亞達大師系列唐代仕女圖限量款的專屬時標。品牌以12位姿態各異的仕女來代表小時,且按動按鈕仕女還能旋轉起來。


羅馬數字時標



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羅馬人就開始使用羅馬數字計數,而在現代社會中,羅馬數字由於書寫繁難,實際用途已很少,卻經常出現在鐘錶的錶盤上來標示時間。其中,對於4點鐘位置究竟使用「IIII」還是「IV」存在爭議。沒有了解過羅馬數字的歷史的人估計都會認為應該用「IV」,因為課本上就是這麼教的,所以當看到「IIII」,都會認為這只是一種設計元素。其實,古羅馬人一開始表示4的方法就是「IIII」,直到中世紀為了節省空間才把4寫作了「IV」,而且從錶盤的美感度來說,「IIII」可以與對稱位置的「VIII」保持平衡。


阿拉伯數字時標



眾所周知,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經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乃至世界,現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數字,也是最常見的時標之一。阿拉伯數字時標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便於識別,因為大家只要一看到指針指向某個阿拉伯數字時標下,就能立刻判斷出當下的時間,而且阿拉伯數字便於形態的變化,眾多品牌的阿拉伯數字時標都極富各自的品牌特色。


中文數字時標



有了羅馬數字時標,有了阿拉伯數字時標,自然不能少了中文數字時標。但以此為時標的手錶不多,除了部分國表,基本就是那些主打中國元素的作品。


數字混搭時標






數字混搭,顧名思義,就是上文所述的羅馬數字時標、阿拉伯數字時標、中文數字時標兩兩組合出現在盤面上。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加州面。


條狀時標



條狀時標也被稱為巴頓時標,應該是目前最百搭的時標了。細細長長的條狀時標適合盤面簡潔的手錶或是超薄手錶;而較「粗壯」的條狀時標,可以做成立體的,顯得穩重大方,也可以填充夜光物質,適合軍表或是運動手錶;鑲了鑽的條狀時標則是貴氣十足。為了方便辨識3點、6點、9點和12點,有時這些位置的時標會被做成雙豎條或是微調造型以作區別。


點狀時標



按照規律有序排列的點狀時標,給人以視覺上的舒適感,充滿了韻律美。點狀時標圓潤的外形會讓人產生球狀物滾動的聯想,而且還具備了節奏感,類似於音樂中節拍的節奏。如果加入了夜光物質,在黑暗中又會讓人產生對於發光體的聯想。


錐形時標



錐形時標常常給人以銳意而典雅的感覺,而且經過多切面處理下,錐形時標的折光率很好,辨識度很強。由於錐形時標的造型看上去很像一把劍,所以也被稱為劍形時標。


幾何混搭時標



與數字混搭時標的含義相同,幾何混搭時標指的就是將條狀、點狀、錐形混用於盤面上。當然,如此做的話,怎樣合理地排列就成為了擺在鐘錶品牌面前的一道問題。


手錶昵稱


那些耳熟能詳的手錶昵稱到底是怎麼來的?


貓頭鷹



貓頭鷹,官方名稱為朗格Lange Zeitwerk。因為錶盤順時針90°角轉過來看時,動儲顯示、小秒盤、跳時跳分窗口組成的整體視覺效果,形似貓頭鷹。


大黃狼



大黃狼,官方名稱為百年靈復仇者深潛海狼二代限量版。因為錶盤整體配色為黃色,且45mm的錶殼直徑也擔得起「大」字,所以各取一字,名為「大黃狼」。


小丑



小丑,Q1378420。因為錶盤左上方的扇形動力儲存顯示區域、右上方的圓形日期顯示區域、6點位置的小秒針,構成了形似小丑笑臉的布局,故得其名。


大黃蜂



大黃蜂,官方名稱為歐米茄海馬Aqua Terra系列231.10.42.21.01.002,因秒針配色酷似黃蜂而得名。


手雷



手雷,官方名稱為百達翡麗Ref.5167。因表款的盤面紋路形似手雷的表面,而被許多人稱為「手雷」。


水鬼



水鬼,官方名稱為勞力士潛航者型系列。其初入中國香港時,因優秀的防水性能而被當地表迷參照水上攻擊隊的名字冠以「水鬼」「水仔」之名。傳入中國內地後,因為水鬼相比水仔等聽起來更有氣勢,遂開始在民間流傳。且,根據表款盤面顏色不同,有黑鬼、綠鬼之分。


小紅花



小紅花,官方名稱為Heritage Black Bay 79220R。因為搭載的可旋轉表圈為紅色,且12點位置採用的是的薔薇花,所以被人稱為「小紅花」。當然,根據旋轉外圈的顏色不同,還有小藍花。


加州面



加州面,指的是一半阿拉伯數字時標一半羅馬數字時標的盤面布局。最初常見於古董勞力士手錶,名稱的由來據悉源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錶盤修復公司Kirk Rich Dial Corporation。


大飛



大飛,指的是並非是某一款具體的手錶,而是一類表。即,大型飛行員手錶。顧名思義,就是相比飛行員手錶,有著更大的錶殼直徑,約定俗成的至少是45mm起。


X


線上銷售


一張圖帶教你看懂,哪些品牌在線上銷售手錶?



指針


各式各樣的指針一次帶你看過癮


棒形針



一種非常常見的指針,因其外形很像棒子,於是依照其形命名。棒形針是一種極簡練的指針,直線設計,線條清晰,沒有繁瑣和花哨的修飾,讀取時間方便。


鉛筆針



鉛筆針其實就是削尖了頭的棒形針,由於長得像鉛筆頭而得名,也是一款簡潔的針形,讀時方便,易於填充夜光。


柳葉針



名如其形,如柳葉般細長,針體簡潔,曲線柔和,但並不容易設計,對輔針、盤面及刻度的要求很高,需全面協調配合才能美觀。


太妃針



太妃針採用不對稱菱形設計,針頭和針尾都是尖形,但針頭更細。太妃針的造型醒目,針尖指向刻度更精確,也可以填充夜光,比起棒形針,夜光面積較小。


刀形針



刀形針也是採用不對稱菱形設計,與太妃針很相似,兩者容易混淆,刀形針的針尾有小段棒形延長,整體如刀,比起太妃針更加優雅斯文。


菱形針



菱形針的針體為對稱菱形,針形介於太妃針和刀形針之間。古典的菱形針是只有針尖處為菱形,而針身細長,也被稱為鑽石針(Diamond),上方的菱形既可以是鏤空也可以是實心的。


教堂針



教堂針的針頭主要由尖利的菱形組成,下方是橫線,整體好似哥特式教堂尖塔的形狀。教堂針的那根橫線,位置可高可低,菱形的大小以及內角的角度也可隨心調整。


劍形針



劍形針的名字也很形象,針身長,形如利劍,但較菱形針則多了一份英銳之氣。劍形針造型寬大,同樣易於填充大面積夜光,曾被英國海軍潛水錶專門採用。


箭形針



與劍形針同音不同字,箭形針的針頭為三角形,整體感覺像一支箭,三角形處可以填充夜光。


扇形針



亦可稱為「羽毛針」,相對傳統懷錶那些造型複雜的針形而言也被稱為「現代針」,但卻比時下常用的指針多一點古典風情。


黑桃針



黑桃針的針身細長,針尖的形狀好似撲克牌裡面的黑桃花色。對於黑桃花色眾說紛紜,一說黑桃代表長矛,象徵軍人;另一說黑桃代表橄欖葉,象徵和平。


花梨針



花梨針與黑桃針有點相似,多以藍鋼製作,時針的針尖好似桃心,也有說像眼鏡蛇,所以俗稱「飯剷頭」,分針在近三分之一處會有一點凹陷,「腰身」纖合度,正合適。


鏤骨針



鏤骨針,又可稱為蛇眼針,因為其時針的針尖如同眼鏡蛇邪惡的細長雙眼和吐出的帶有攻擊性的舌頭,分針則像是蛇的尾巴。鏤骨針是從花梨針演變而來,針身可以是鏤空的,也可以塗上夜光。


賓士針



賓士針與蛇眼針有些相似,針尖有形似賓士車標的圖形,但兩者還是略有區別,賓士車標中間的三叉星比之賓士針的更為尖銳。賓士針在設計之初是想通過一個穩定的支持結構,來改善因手錶夜光面積過大而產生的易斷裂問題,較多地出現在潛水錶款上。


寶璣針



寶璣的藍鋼指針由製表大師寶璣先生於1783年所設計,也是最經典的指針設計之一,在指針的1/4處靠近針尖有一個鏤空圓環,是偏心月造型,剛毅不失風情。不僅僅是寶璣使用該針形,寶璣針的各種變體曾在許多品牌的鐘錶作品中出現。


路易十五針



路易十五針是極為花哨的指針,圈圈刺刺特別多,圖案複雜,極具裝飾性,適合復古的表款。另外還有路易十六針(Louis XVI),比起路易十五針更為奢華繁複。


蛇形針



蛇形針早在19世紀時的懷錶里就曾出現過,蛇形針的針身是像彎曲前行的蛇,可起到裝飾作用,而且錶盤上一些細小的不容易被人察覺的部分可以通過蛇形針放大。



最後這幾款比較特別,充滿運動感的尖頭熒光指針被用在去年全新推出的百達翡麗Ref.5320G上,其取材於1944年推出的著名表款Ref.1591A。



百達翡麗Ref.5230世界時表的時針採用了部分鏤空處理,分針則使用了類似菱形針的設計。



部分Ref.5077P會採用這種類似刀或羽毛形狀的指針,一般常見的依舊以太妃針為主。


摺疊扣


各種手錶摺疊扣的打開方式,了解一下


1 按鈕式雙邊摺疊扣





▲百達翡麗 Ref. 7118



▲百達翡麗Ref.5740/1G-001


最傳統的雙邊摺疊扣,通過摺疊扣基板上的按鈕來實現裝置的開啟,閉合時只需將兩邊摺疊扣入即可。根據所屬鐘錶品牌的不同,該類摺疊扣在摺疊扣基板的裝飾、錶帶的固定方式、表扣形狀等方面會有所區別。例如百達翡麗今年在BASELWORLD上發布的新獲專利的按鈕式雙邊摺疊式表扣,相比品牌之前的按鈕式雙邊摺疊式表扣,新版的不同在於設有四個獨立鎖扣,從而能防止佩戴過程中的脫扣。但,開啟閉合的方式幾乎不變。


2 按鈕式雙邊摺疊扣





▲歐米茄海馬系列Aqua Terra至臻天文台表


開啟閉合方式與上述按鈕式雙邊摺疊扣相似,唯一的區別在於按鈕不是設在摺疊扣基板上,而是在摺疊扣的「埠」。


3 非按鈕式雙邊摺疊扣





江詩丹頓QUAI DE L"ILE 奎德利系列手錶


同樣是雙邊摺疊扣,但開啟時無需通過按鈕,直接拔出即可。當然,與按鈕式雙邊摺疊扣相同的是,依據鐘錶品牌的不同,其在摺疊扣基板的裝飾、錶帶的固定方式、表扣形狀等方面會有所區別。


4 簧片式雙邊摺疊扣





▲RICHARD MILLE RM 033手錶


這種摺疊扣,最大的特色在於開啟閉合時的手感彷彿在按壓彈簧。兩邊錶帶輕輕一拉,表扣就宛若彈簧釋放時的狀態,有種「啪」地一下彈到手上的觸感。整個開啟閉合過程非常省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摺疊扣基板的中間鏤空部分增加了一個不鏽鋼制的簧片。


5 螺釘式雙邊摺疊扣





▲江詩丹頓TRADITIONNELLE傳襲系列世界時間手錶


這款無按鈕雙邊摺疊扣的特殊之處在於皮錶帶的固定方式。其並非採用傳統的錶針固定,而是以一顆螺釘來替代。也就是說,佩戴時需要運用工具將螺釘旋下,後調節錶帶至所需長度的洞口,再螺釘插入固定。且,當螺釘固定後,無法如錶針般隨時便捷地變化錶帶長度。


6 快拆式雙邊摺疊扣





▲羅傑杜彼Excalibur Spider Pirelli自動上鏈鏤空手錶白色款


這款摺疊扣在開啟閉合以及錶帶的固定方式上遵循常規。前者採用的是無按鈕式的雙邊摺疊扣,後者則為錶針固定。但正如其名所示,多出了一個快拆部件,即表扣可在無需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迅速從錶帶上拆卸下來。


7 按鈕式單邊摺疊扣





▲精工Lukia系列手錶


該類摺疊扣的開啟方式為通過摺疊扣「埠」部分的按鈕來實現,閉合方式則是將摺疊扣的一邊向另外一邊按下去。


8 非按鈕式單邊摺疊扣





▲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7788男士月相手錶


該類摺疊扣的開啟方式為直接拔出,閉合方式則是將摺疊扣的一邊向另外一邊按下去。


9 保險扣式單邊摺疊扣





▲帝舵碧灣(Black Bay)潛水錶不鏽鋼款


開啟閉合方式與非按鈕式單邊摺疊扣相同,唯一的區別是在開啟閉合前都要額外進行一個保險扣的拔出或壓入的動作。這樣做的目的,在於防止潛水過程中的錶鏈脫扣。


10 馬蹄形單邊摺疊扣






▲卡地亞Tank Solo系列手錶


這應該是卡地亞標誌性的摺疊扣。其開啟閉合方式與常見的單邊摺疊扣相同,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錶帶的固定方式。並非採用穿孔的固定方式,而是通過摺疊錶帶後將其壓入槽口來實現。如此,就可以一分一分地調節錶帶的長度,可以做到很精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宏瑞談表 的精彩文章:

菜鳥掃盲貼!腕錶新人最常遇到的四大「問題

TAG:宏瑞談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