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提倡「清靜」,究竟對生活、對人生有什麼好處?

提倡「清靜」,究竟對生活、對人生有什麼好處?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南華經》中記載:黃帝曾經在崆峒山向廣成子問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與長生的妙道。廣成子教之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汝)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也就是說,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聽,專一精神歸於清靜,形體自然會走向正道,必定要靜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勞動你的形體,不要動搖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長生。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心裡就不會思慮,精神自會與形體冥合,形體也就長生了。不要動搖心志,不要因外物動心。多用心智,是產生禍害的根源。

在這裡,廣成子告訴黃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長生,而要達到長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靜」,也就是要讓精神歸於清靜。怎樣做才能歸於清靜呢?就是要做到「目無所見,耳無所聽,心無所知」。太上老子曾告誡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因此,太上老子說:只有保持「清靜」,才能「為天下正」。清靜境界才是眾人所應追求的目標,才是大道之圓滿的體現,如此去立身處世養生,才會得到成功。

「清靜」既是道教重要的教義思想,也是道教重要的養生方法,還是生髮智慧的源泉。《道德經》中說:「清靜為天下正。」宇宙萬物雖然複雜萬端,但終會復歸於寂靜虛無的本初。「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人雖然會有喜怒哀樂,但也會歸於寂靜圓明的自然本性。因此,《道德經》提出要「致虛極,守靜篤」的觀點,認為只有回歸到根本的清靜,才是唯一的合道之方。

道教還有一部專門論述清靜的經典,就是《清靜經》。該經中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能保持清靜的心態對待周遭一切,就能體悟出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從「靜」態中生長、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種子、一個胚芽,會靜悄悄地開成花朵、長成樹苗;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需要通過靜養得到生息,所以道教倡導要以自然為本,清靜為基。人生若能努力致虛守靜,即努力達到虛無寂寥的極致,堅守那種清靜無為的層次,拋卻世事的紛繁蕪雜,讓心靈歸於寧靜,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而安寧的生活,也擁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而生命的健康,首先取決於個人的心態情緒,在道教的修養來說就是個人的心性。通過修持修鍊以達到心和、神安,則有益於心身健康。靜則可以使人心和,靜則可以使人神安,靜則可以使人恬淡虛明。道書《七部語要》說:神靜而心和,心和而神全。一個人若能做到恬淡、虛靜,在道德水準上就達到了一種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會被外因所擾,不論生活環境如何,都不會憂思困苦。

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顆自在的心,要想心靈從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種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即使處於一個功利的環境,不得不為生存逐利,也不能為了名利拋棄自身品德。要加深修為,讓內在的寧靜抵禦外在的誘惑,一個內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華,直接看到本質,因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莊子也曾說過,恬淡,寂靜,無為,虛靜,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質,聖人安靜無為則平易,平易而後能恬靜淡泊,憂患邪氣便不會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備而不會神虧氣損。惟其如此,他才沒有災害,沒有物累。生時無心,浮游於世,死時像休息般靜寂,沒有思慮,沒有預謀,光亮而不顯耀,誠信而不必事先約定,睡時不會做夢,醒時沒有憂愁,終日神清氣爽,靈魂從不疲憊,純凈而不混雜,專一而不變動,淡泊無為以順應自然,這才是養神護氣的至道。

若要達於至道,必須有一顆清靜之心,也就是我們常引以為鑒的一句話:「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守住心靈的寧靜,等於守住內心的真善美。《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說,「恬淡為上」,在煩亂的時代我們不妨多倡導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追求內在的安寧,才不會在社會的變遷中變得隨波逐流。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道術還是方術?論一名道人的自度之法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