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那盆中的景 那盆中的畫

那盆中的景 那盆中的畫


那盆中的景 那盆中的畫

盆景微雜誌

梅子上次去居住在江南小鎮的王畫家玩,發現他家沒有種一盆花,倒是錯落有致擺放了放多盆景,印象里習畫之人大多喜好在家裡擺上幾盆,大約是覺得盆景雅俗共賞,色形並美,觀賞時,咫尺盆內能瞻萬里天地,方寸之中可辨千尋美景,滿足了他們不出門而獲山林之怡的需求吧。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擺弄盆景是蘇州一帶的封建士大夫的自鳴高雅的一種風氣。而蘇州歷史上留下了大量詩文,正好成了盆景藝術家藉此立意的對象,歷代畫家們筆下的畫意,往往也是蘇州盆景中刻意模仿的主題。對蘇州盆景影響頗大的是明代沈石田、文徵明、唐伯虎、仇十洲在當時的畫壇上以嶄新的畫風名滿天下,被後世稱之為「吳門畫派」。蘇州盆景在此派畫風的影響下,顯示出獨樹一幟的風格,蘇州近代著名盆景專家周瘦鵑先生也曾說「我們盆栽,一方面別出心裁的創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依照古人的名畫來做,先後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和《半窗翠圖》,清王煙客的《新蒲壽石圖》等」。蘇州古典園林藝術成就對蘇州盆景的影響也很明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蘇州園林是蘇州盆景的模本,蘇州盆景是濃縮的蘇州園林。

以下片片攝於蘇州拙政園。

構思巧妙的盆景是「無聲的詩歌、立體的畫圖、生命的雕塑」。想起以前來過拙政園,但從沒有靜心去欣賞過盆景,初一看,只是心中叫一聲好,至於好在何處,沒有細細想過。。。可能人對美的事物不同年紀有不同的理解,現在安靜的欣賞一盆盆景,你會想起自已去過的一些山水秀麗的好風光,比如張家界。。。

好的盆景耐人尋味,具美的意境、美的畫境、美的生境,盆景的題款也與中國畫的題款一樣,是傳統的民族風格,如「衡雲」、「盼歸」等,僅幾個字,就能觸亮你心靈的明燈。。。

蘇州盆景製作細膩精緻,靈巧入微,宛如江南絲竹那樣的委婉動人,它精在布局構思、氣韻意境上,精在古拙之中,所謂「大膽落筆,小心收拾」的中國畫理,既有嚴謹的藝術構圖,又有高雅的藝術氣度。看看這位金髮MM,一盆盆的攝過來拍過去,比梅子還沉醉呢。。。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往期精彩內容回放

點擊閱讀》》》

(下拉查看內容)

人物篇

知識篇

鴻江故事篇

視頻篇

一場關於盆景界的革命行動即將打響!

盆友們請加以下微信備用。

商務合作、投稿、諮詢請長按識別鴻江盆景客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一切皆可為盆景
盆景需要大國工匠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