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現在的 90 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

為何現在的 90 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配圖 劉野

友情提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不然會被舉報

01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268979915/answer/472241024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

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

外方人曰:「爾之累然凸出於頸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葯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

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終莫知其為丑。

——劉元卿《賢奕編 · 大脖子病人》

有個與世隔絕的村子,因環境問題導致所有人都患有腰椎病,大家都直不起腰。幾代之後,人們大都對彎腰低頭習以為常。

直到有一天環境突然變好了,新生兒不再患有腰椎病,自然立直了腰板。

這時有的老一輩卻反過來質問: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彎腰了?

努力工作的人原地踏步,溜須拍馬之徒升職加薪。

這種現象就是一種病,得治。

02

@匿名用戶

zhihu.com/question/268979915/answer/460847783

我在國企幹了幾年,稍微說兩句。

總經辦這個地方大家都知道,各種級別的員工進進出出這個辦公室,向進京面聖一般,來找總經理談話,述職。

碰上來的是領導,辦公室行政專員免不了要端茶倒水,迎賓送客。

你要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巧言令色,學會八面玲瓏,那是國企行政管理崗的基本要求。

幾乎所有的領導用人都很看重一個指標:「活絡」。

活絡是啥?辦事機靈,路子寬,會跟人打交道,懂領導心思。

辦公室有位女秘書特別會討好男性領導,結果五年左右時間,從專員變成了處級幹部(別說不可能,別人之前有工作經驗)。

她是有些能力,但和她同樣能力的人卻沒她升的快,這就是在國企為什麼這麼多人要討好領導的原因。

我自己不太願意討好別人,也不求靠這個達官顯貴。

因為討好領導這事兒,也要看背景。

人那個女秘書能升職,可不是簡簡單單討好領導就可以了,人有背景。

會拍馬屁的人多了去了,能靠這個發家致富的,還沒見過幾個。

所以,沒有刻意討好這個必要,在國企,隨大流說幾句恭維的話意思意思就好。

說回來,90後為什麼不討好領導。

我之前在食堂吃飯,特意觀察過。

我們的食堂有兩張桌子,是老員工都心知肚明的「領導專桌」。

因為我們總經理,副總等都是和我們一個食堂吃飯,所以雖然沒有專門的小房間吃飯,但是有個區域是專門留給他們的。

我觀察到,最近來的新員工(多是90後),吃飯時常常會坐那兩張桌子(位置好)。

我的直屬領導看見後,說他們「不懂事」。

我在一旁笑而不語,看著那些新員工在「領導專桌」上談笑風生的樣子,我有點感觸。

這些剛來的95後,他們展現的是真正的自我,不做作,不刻意,我覺得真好。

但是同時我又擔憂,在這樣的企業文化里,他們的本性又能保持多久,他們能不被同化嗎?

95後為什麼不討好領導了?

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為什麼要討好領導?」我自己在學校念了這麼多書,學了這麼多知識,我想的是如何用這些知識創造價值,如何為社會做點貢獻。

討好領導這件事,在我心裡,還遠遠未提到高優先順序。

能決定我命運的,是行業趨勢,是市場經濟,是個人技能。

老一輩領導還停留在人情經濟的時代,但隨著知識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深入,人情經濟只能在國企這樣的圈子裡發揮最大效用。

我是80後,我就是這麼想的,至於95後是不是也這麼想,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比起「討好領導」,「多干點事兒」顯然更加實在,也更能為自己帶來一些安全感。

03

老王:我覺得大家可以去看下學生會。

老梁在一段視頻中說了自己上學時的經歷,因為當時比較會說,老師勸他進學生會當個部長啥的。

結果被他一句「學生會裡有好人嗎?」給懟了回去。

還說他在招聘的時候,只要遇到簡歷上寫著學生會主席什麼的立馬PASS。

他說不是自己歧視,只是在大多數學生會中,目的不純的太多了。

很多人專門想著打通關係,以為人脈代表一切,不擇手段的去獲取利益,還覺的,「我是人上人,我就應該管你。」

老王小結

老梁的觀點明顯過於一刀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學生會裡面肯定有好人的。

不過大家首先要分清服務與諂媚的區別。

媽媽給子女端茶倒水,沒有人認為是低三下四;

要好的同事順便帶個水,叫個外賣,是關係融洽的象徵;

討論一個方案,就他一個人和領導意見真的一樣,是自我清晰的標誌。

如此模糊的界限,到底應該劃在哪裡?

答案是根據各個時代來,年輕人自己看著辦吧。

昨天與義烏一個富二代聊天,他說到自己的富一代父親來杭州了解互聯網,一位網易的90後和另一位80後被邀請陪同。

席間富一代談到自己每天早上5點起來跑步。

結果第二天5點,那位80後居然在賓館門口等著,說是給老爺子送來跑鞋,因為擔心老爺子出差,鞋子不方便跑步。

老爺子很感動,80後恰當的提出了自己需求:在夢想小鎮(一個工業園)的項目需要投資…

那位90後因為是大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被請求審核這個項目,結果一看就不靠譜…

90後鄙視了一番80後,同時這個項目也黃了。

世上的事就是奇妙,某個時代的某些做事方式,換個時代,就毛用就沒有了。

PS:別小看這位富一代,自己炒虛擬幣賺了幾千萬,小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不得了的照片
這些圖片好詭異,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