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文/格瓦拉同志

南唐後主李煜屬於典型的「玩物喪志」型皇帝,在文藝方面的造詣極高,但在治國理政方面卻近乎「白痴」,由此也導致國家的迅速滅亡。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人們還是不禁會猜測,若當時能出現一位有為之君,南唐的歷史是否會改寫。

其實,歷史曾經給過南唐一次機會,一位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的皇子本應繼承帝位,若他能順利登基,不僅會挽救南唐的頹勢,甚至有可能將它帶向巔峰。可惜此人英年早逝,導致皇位最終還是落到李煜頭上,而南唐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這個本應成為南唐「救世主」的人物,便是李煜的長兄李弘冀。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璟即位後,並未立李弘冀為太子

李弘冀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嫡長子,雖然自幼沉默寡言,但頗有膽識和心機。後晉天福八年(943年),南唐烈祖李昪駕崩,太子李璟即位,並依照乃父的遺願,與弟弟李景遂立下盟誓,相約兄弟相傳,而本應該擔任太子的李弘冀,則被外放到廣陵擔任留守。四年後,李景遂被冊立為皇太弟,而李弘冀則奉命改鎮潤州。

身為嫡長子卻不能做太子,李弘冀難免會心生不滿,然而與爭奪儲位相比,守住潤州則更為緊迫。潤州靠近邊境,北有後周的覬覦,東有吳越的窺視,防守壓力相當重。此時,吳越已響應後周的要求,派軍隊進攻常州,若能得手,下一個進攻的目標正好是潤州。所以當李璟聽聞常州被圍的消息後,便想著將李弘冀召回京師金陵。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李弘冀雖然沉默寡言,但頗有膽識和心機

可是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主帥若臨陣脫逃,勢必會造成軍心渙散,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就在這關鍵時刻,李弘冀果斷聽取部將趙鐸的建議,一方面派人向父皇申明不可回京的理由,一面大舉整兵備戰,發誓要與將士死守潤州、救助常州。一時之間,全軍上下士氣大振。

要想保住潤州,首先需要解救常州,為此,李弘冀決定先斬後奏,破格提拔都虞侯柴克宏為前敵主將。柴克宏果然不負重託,一戰便擊潰吳越軍隊,斬首萬餘級,並俘獲十多位將領,成功地解除常州之圍(「克宏亦感激思奮,馳至常州,果大破吳越兵,斬首萬級,獲其將佐數十人。」見《南唐書·卷十六》)。經此一役,李弘冀的名望大增,遠遠超過叔父李景遂。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柴克宏大破吳越,解除常州之圍

此時,希望李弘冀擔任太子的呼聲日益高漲,可是李璟固然為兒子的表現感到欣慰,但同時卻對他擅自做主的表現很不滿,所以並未因戰事的勝利,而在地位上給與李弘冀任何提升。然而李景遂是個識趣的主兒,知道若自己再占著位子不挪窩,恐怕將來沒得好。所以在常州之戰後不久,李景遂便屢次上書請求讓位。

恰巧此時李弘冀在與吳越的戰事中再度獲勝,李璟迫於輿論的壓力,只好「順水推舟」,將李弘冀冊立為太子,並參決政事(「及太弟景遂力請歸藩,而景達為元帥,奔潰南歸,獨弘冀有功,遂立為太子,參決政事。」引文同上。),時在後周顯德四年(957年)。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李景遂讓位給李弘冀,但還是被害

李弘冀掌權後,目睹朝綱廢弛、寵臣多行不法的現狀,甚是憂心如焚,為了整不正之風,便用嚴厲的手段來懲罰他們。然而就在形勢轉好之際,受寵臣們讒言蠱惑的李璟卻對兒子產生了疑心,認為他恐將不利於己。所以某日李璟借故將李弘冀召來,一邊用打毬杖毆打他,一邊威脅稱準備廢黜他,復立李景遂。

李弘冀忠心為國卻遭到責打,心中悲憤交加,又聯想起父親說的那番話,便認為是叔叔在背後搞鬼。所以很快,李景遂在府中離奇薨逝,外界紛紛傳言是被李弘冀毒殺(「元宗仁厚,群下多縱馳,至是弘冀以剛斷濟之,紀綱頗振起,而元宗復怒其不遵法度,一日,怒甚,以打毬杖笞之曰:吾行召景遂矣,弘冀大懼,故景遂遇鴆。」引文同上)。

治國能力比李煜強百倍之人,有希望成為明君,若非早死南唐不會亡

李弘冀死後,李煜成為儲君

李弘冀的儲君之位雖然暫時安穩,然而沒多久,他便經常夢到李景遂作祟,最終被嚇死(「弘冀數見景遂為厲,九月丙午,卒。」引文同上),時在顯德六年(959年)九月。李弘冀死後,母弟李從嘉(李煜)成為儲君。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人們還是有理由相信,一旦李弘冀能上台,他極可能會成為一代英主,而南唐最終的命運或許不會那麼糟糕。

史料來源:《南唐書》、《十國春秋》、《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之前唐玄宗最愛的妃子,差點當上皇后,用詭計害死三位皇子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