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最具風險的七大軍事勝利,清朝入關僅排第五

中國歷史上最具風險的七大軍事勝利,清朝入關僅排第五

官渡之戰 風險指數 9.5

董卓之亂以後,群雄並起。經過持久的兼并戰爭,袁紹和曹操逐漸形成決戰態勢。曹袁之爭不可避免。戰爭開始時袁紹有大軍10萬,曹操只有約兩萬人。曹操本人堅決主戰,曹操的部將卻多認為此戰前途堪憂。當曹操正準備對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曹。在攻打劉備時,袁紹的謀士建議立即偷襲曹操的後方,而袁紹竟以幼子有病為辭拒絕採納,曹操才能擊敗劉備後回軍官渡。戰爭開始後,曹操展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利用袁軍一系列錯誤部署,抓住戰機多次擊敗對方,給其以重大打擊。但兵力上的差距仍然無法彌平,雙方進入僵持,曹操居於守勢。在攻守戰中,力量不足的曹操倍感艱難,一度動搖想要退卻,在荀彧的勸說下才堅持下去。江東孫策見曹袁打得難分難解,欲偷襲許都,卻突然遇刺,避免了曹操陷入更加的被動和麻煩。直到建安五年十月,戰局有了奇蹟般的轉機。袁紹令淳于瓊率兵數萬屯糧於故市,烏巢。恰在此時,袁紹的謀士許攸來投奔曹操,建議曹操奇襲烏巢,焚毀軍糧。曹操親自領精兵在夜間走小路,火攻烏巢。袁紹得知後,意圖將計就計,想趁機拿下曹操的大營。一面派騎兵快速救援烏巢,一面將重兵派出攻打曹操的基地。曹營固若金湯,袁軍久攻不下。在烏巢,曹操卻將對方打的大敗,不僅摧毀了屯糧,還將趕來增援的袁軍擊潰,殺袁將淳于瓊。正在苦戰攻曹營的張郃高覽聞得烏巢被破,直接就投降曹操,頓時導致了軍心動搖,內部分裂,袁軍全軍崩潰。袁紹只帶少量殘兵退回河北。由於實力上的巨大不平衡,在整個交戰中,曹操獲勝的幾率不大於5%,而且幾次面臨崩盤。如果袁紹不是「色厲內荏,好謀無決」,漏洞百出,弄巧成坐,不需要什麼好的作戰計劃,穩紮穩打,曹操也是必敗無疑。即使到了最後一刻,袁紹在用人上要是稍微有點頭腦,即使軍糧被毀,大軍仍在,撤回河北,來年卷土再來,曹操又怎樣招架?但既成結局無法改變,能抓住5%的取勝幾率,曹操不愧是曹操。

王翦滅楚 風險指數 9.5

到戰國後期,不可一世的楚國已經江河日下,非昔日可比。然而即使如此,楚國的國力還是體量巨大。在攻下韓魏等原戰國七雄諸侯國之後,秦國決心消滅長期雄踞南方的楚國。或許是自信,也可能是不信邪,秦國不聽王翦要求60萬軍隊的軍事計劃,以為輕鬆就能解決楚國。結果在地大物博的楚地一次不慎就翻了船。可見,這一戰不是順歷史潮流不可阻擋,而是懸崖上走鋼索。王翦終於帶著60萬素有虎狼之師的秦軍攻楚,出發前後不斷向秦王索要封賞,只為擔心遭到猜忌。60萬軍隊,看上去聲勢浩大,其實就如同一個天大的包袱。如果出了簍子,秦滅六國的大趨勢就可能要乾坤扭轉。王翦雖然戰功卓著,秦王可是說翻臉就能翻臉。楚國還有數十萬兵力,且頑強作戰,難以對付。所以,攻楚就是一次豪賭。

清兵入關 風險指數 9.5

滿清的前身即後金,從萬曆四十六年到崇禎十七年,足足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攻入山海關攫取天下。和大明朝相比,後金不過是一隻螞蟻。薩爾滸戰役其實並不能對明朝形成根本上的影響。這也是後金雖然頻頻得手,卻總是無力大舉推進的原因。在拉鋸戰中,明朝取得了幾次大勝,充分暴露了後金一旦遇阻就再難玩出什麼花樣。要不是漢地內亂,別說進入中原,連佔據關外都不可能。一個袁崇煥就是一道過不去的高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明廷不是事情做得差,而是壓根就沒幹事,任由後金做大。即使進了北京城,清廷面對的仍是一個個堅固的堡壘。各支已經十分強大的起義軍,明朝保有的半壁江山,許多反對勢力,其中以漢人的民族意識最為危險。然而,確實天意要清取代明朝。參照中國歷史上群雄爭霸的局面,明末的割據勢力實際要強得多,尤其是只丟了一半江山的明朝。在八旗軍面前,明明實力雄厚的巨無霸們都自己轟然倒塌,原因還相當白痴。他們不是被滿清打敗,而是被自己的不堪毀滅。

彭城之戰 風險指數 9.7

楚漢爭霸一開始,劉邦就用計使項羽放鬆了戒備。結果楚軍東進進攻齊國,剛一走劉邦就從後背偷襲。短短几個月時間,劉邦就打敗多個諸侯,與聯軍攻入守備空虛的彭城。彭城是當時楚國的都城,項羽的主力在齊國,留守的部隊都是老弱。劉邦和諸侯聯軍迅速攻佔了大部楚地,使項羽陷入萬分危急的地步。楚軍在齊地久戰不決,自己的後方竟在一夜間丟掉了。聚集在彭城的諸侯聯軍有56萬之眾,而楚軍兵力遠低於這一數字,還遠在齊地作戰。劉邦進了彭城以後都做了什麼呢,劉邦作為聯軍首領自己就帶頭日日笙歌,縱情享樂,貪圖財貨。他也並不是沒有做防禦部署,但是聯軍此時已經完全失控,數十萬大軍成了滿城的醉漢。劉邦麻痹大意,拿走了韓信的指揮權。項羽的危機不止一條,面臨兩線作戰,回師救楚,要腹背受敵。兵力懸殊太大。楚國領土幾乎被劉邦全部攻佔。面對如此恐怖的局勢,項羽沒有使用常規戰術,而是帶著3萬騎兵發動奇襲,猶如一把短刀,對聯軍來了個穩准狠的狙擊,而且是一擊即中。項羽的騎兵沒有攻擊劉邦的防禦正面,而是繞到後翼尋找弱點開刀。這種作戰模式對已經是一盤散沙,軍紀渙散的聯軍奏效了。楚軍清晨開戰,中午便獲得決定性勝利。劉邦和各支軍隊見勢不妙,紛紛潰逃,如同倒塌的高樓。項羽乘勝追擊,幾乎將劉邦徹底消滅。這場戰爭成為西楚霸王的傑作被當做經典戰例。劉邦的軍隊就像西瓜一樣被切完。在輝煌背後,其實有許多地雷。劉邦全然的自滿與鬆懈給楚軍以時機,然而這種情況完全是一念之間,實屬意外。劉邦自己胡來,竟然還解除了韓信的兵權,韓信負氣之下丟下聯軍不管,這也是奇蹟。在交戰開始後,聯軍但凡有一半的清醒頭腦,即使勉強一擊,楚軍那點兵力,立刻就會由突襲變成送死。

巨鹿之戰 風險係數 9.7

巨鹿之戰爆發於秦軍和義軍的決戰之際。在秦軍將趙國勢力包圍於巨鹿後,各路諸侯都率軍救援,到達了戰場,卻個個退縮不敢交戰。秦軍一部20萬人由大將王離指揮,包圍巨鹿。一部20多萬人由章邯指揮,駐於棘原,並修甬道供應軍糧。楚軍打著懷王的旗號由宋義指揮,和諸侯一樣準備觀望漁利。項羽殺了宋義,立即趕往戰地。項羽率領全軍渡過漳水,命令全軍丟掉輜重,鑿沉船隻,燒掉房屋帳篷,只帶三天口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巨鹿,擊敗章邯部保護甬道的秦軍,斷絕王離部的糧道。楚軍作戰勇猛無畏,挫敗優勢的秦軍,諸侯聯軍見狀頓時士氣高漲,合力擊秦,終於全殲秦軍,秦將敗亡。秦軍明顯過於輕敵,如果具備足夠的進攻精神,對只有數萬人的楚軍兇猛包圍吞食,而不是消極應戰,楚軍將在劫難逃。諸侯聯軍本就猶疑不定,楚軍被吃掉就更無心應戰,秦朝撲滅義軍就沒有什麼變數。用燎原的星火來比喻項羽的數萬楚軍是最恰當不過了。

赤壁之戰 風險指數 9.8

張昭對孫權是這樣說的: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動不動就用朝廷的名義來發布命令。今天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就更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況且將軍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險。現在,曹操佔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沖戰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計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眾寡又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這話有任何問題嗎?如果將孫劉聯軍比喻為一頭狼的話,曹軍就是一隻虎。但是,開掛的是,曹軍為什麼不立即進攻 ,而是在江邊來了個動口不動手的對峙。曹軍長於陸戰,卻非要和吳軍拼水戰。長江很長,曹軍選個合適登陸場登陸,以曹操的水平,發動攻勢後劉備孫權之輩拿什麼抵擋?更可怕的是兵不厭詐,來個迂迴包圍加偷襲,聯軍那點人還不夠一次大戰役。就算在赤壁唱對台戲,假如曹操一有了起碼的木船防火意識,二多了反間諜思維,恐怕就真是周瑜少智諸葛亮無謀了。三國這個概念出現的幾率其實只有1%。

牧野之戰 風險指數 9.9

牧野之戰完全就是古代版的偷襲珍珠港。不同的是,周朝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帝辛也就是紂王,睿智尚武,完全就是個聰明人,在對蠻夷的戰爭中多次獲勝。但是他造鹿台酒池肉林,縱慾享樂,連年戰爭。當時的周不過是位於今天陝西中部的一個方國或部落,到周文王姬昌時期才逐漸發展起來。到周武王時,由於商朝將主力軍團用於攻打夷族,導致都城朝歌空虛。同時帝辛愈加驕躁,對天下諸侯不信任處處打壓制約,導致離心離德,許多人投奔到周。武王認為時機已到,於是組織諸侯聯軍長驅直入直搗朝歌。但是,此時商的實力仍然遠在周之上。周的聯軍已經到達朝歌外圍,帝辛才得知。由於軍隊無法立即調回,紂王只好將奴隸和戰俘武裝起來去對付從天而降的諸侯聯軍。由於這些臨時部隊根本不願為商而戰,在周軍的強攻下不是倒戈就是逃跑,一觸即潰。帝辛見難以阻擋周軍,就到鹿台自焚而亡。當時紂王能動用的兵力數倍於周軍。如果給與奴隸們自由,並進行有效的整編,周軍是絕無取勝的機會的。即使正面戰場失利,帝辛也可死守朝歌,等待回援。可以說,牧野之戰,周贏得是驚險萬分。

作者 柏小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堪比秦檜、吳三桂的宋朝叛徒,殺死三千趙宋宗室,被朱元璋鞭屍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