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陳毅元帥是我黨我軍的傑出領導人,一生率真坦蕩,極富個人魅力,不光在軍事生涯中橫掃千軍如卷席,在外交生涯中同樣妙語連珠,讓人嘆為觀止。

1958年2月11日,經毛澤東主席同意,周恩來不再兼任外交部長職務,由副總理陳毅兼任外交部部長。

陳毅博古通今,有儒帥之美譽,不但軍事造詣讓人折服,外交智慧同樣令人驚嘆。據《陳毅年譜》記載,1959年10月2日,陳毅智駁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曾是當年中國人引以為豪的事情。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當時,時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赫魯曉夫,來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10周年活動。蘇聯老大哥來了,自然要好生接待。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專門與赫魯曉夫舉行了會談。作為外交部長,陳毅自然少不了出席。

在會談中,赫魯曉夫先是指責中國大陸1958年炮擊金門是「冒險」的行動,是「好戰」的表現,是「對亞洲和平不負責任」,又在中印邊界衝突的問題上拉偏架,無端指責中國自衛反擊的正義行動。陪在一邊的陳毅坐不住了,忍不住直率的說道:「我們不干涉別國內政,正像我們不希望別人覬覦我們的省份西藏一樣!有些人看到中國的邊界有個西藏好像很不舒服!」赫魯曉夫用荒誕的邏輯進行辯護,說什麼西藏地少人稀,為這麼這塊荒涼的高地流血不值得,邊界是幾十年前確定的,沒必要拿它來小題大做等等。

陳毅當即反駁:「那塊土地於法於理它都是屬於我們的。英國人把它從我們的手裡奪去時,印度還是他們的殖民地。」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赫魯曉夫承認陳毅的說法:「也許是這樣」,但還是搬出他那套歪理進行辯解,陳毅是寸步不讓,依然不饒。赫魯曉夫招架不住,急不擇言地說:「好,我知道你是個元帥,我是個中將,軍事上我得聽你元帥的,但現在在黨內我是第一書記,你只是政治局委員,你應當聽我的。」

陳毅不客氣地回敬道 :「你這叫什麼話,這是兩個黨在談問題嘛,與第一書記有何相干?」

赫魯曉夫被噎得一轉身:「我不跟你談了。」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成功了第一顆原子彈;1964年10月27日,原子彈與導彈結合試驗成功;1967年6月17日,又爆炸成功了第一顆氫彈。有了「兩彈」撐腰,陳毅的外交部長也當得更威風了,不時說出令對手緊張的話來。

1965年9月29日,陳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當時有不少外國記者,陳毅的開場白是這樣的:各國記者閣下們可要警惕啊!你們到中國來,存在著被洗一次腦筋的危險。大家一陣鬨笑,會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在長達四個小時的招待會上,陳毅談笑風生,寓庄於諧,把一個大國外交部長的風度發揮得淋漓盡致。

針對當時的國際鬥爭實際,陳毅以豪邁的氣勢講了一段後來廣為流傳的名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關於中國發展核武器,陳毅說,「中國並不是根據有沒有原子彈來決定外交政策。中國製造原子彈是為了消滅原子彈,是為了自衛。中國保證任何時候都不首先使用原子彈。」關於反對美國侵略政策,陳毅說,「如果美帝決心把侵略戰爭強加給我們,那就歡迎他們早點來,歡迎他們明天就來……我們等候美帝國主義已經等了十六年,我的頭髮都等白了……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打敗它!」

陳毅這是代表中國政府的官方態度,語氣和措詞都相當強硬。香港《成報》就評論:「陳毅此番話,顯然直接向美國挑戰。這種談話,可謂前所未有。陳毅的談話,不會挑起戰爭,他只不過說明中共有膽量面對多面的敵人而已。」

陳毅元帥妙語懟死赫魯曉夫嚇壞美帝國主義

陳毅的答記者問,迅速傳遍了世界,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和研究。美國人聽了陳毅的講話,當時嚇壞了,以為中國要用核武器來對付華盛兩頓。有外國記者事後評論,這是陳毅外交生涯中最激烈的一次講話。日本廣播協會電台就認為陳毅的中外記者招待會「轟動了世界」; 英國《每日快報》稱陳毅「坦率得驚人」; 日本《朝日新聞》覺得陳毅的談話「具有巨大的逼人力量」; 法國前總理富爾則稱陳毅的講話「反映了中國的民族自尊心」。

據說後來廣為傳播的「中國人民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就是陳毅在這次招待會上說出來的。當時陳毅邊說邊用自己的腳往地下猛踩,一時語驚四座,震動五洲。當然,外國人 「一致認為的最激昂的講話」在中國的官方史料上是沒有介紹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朝滅亡近兩千年後的清朝年間,有「漢室宗親」重建大漢王國
當刁蠻公主遇上彪悍駙馬……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