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紀錄片的未來: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紀錄片的未來: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原標題:紀錄片的未來: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文 │南風


2016年以前,紀錄片是嚴肅沉悶的,受眾是三高人群(高學歷、高階層、高收入),201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半數的城市居民甚至不知紀錄片為何物。


如今兩年過去,紀錄片門可羅雀的市場已經被顛覆,而改變這一現狀的,恰恰是不曾被紀錄片寄予過厚望的年輕人。《我在故宮修文物》在電視台首播時收視率平平無奇,和其他紀錄片沒什麼區別,但在B站上線後,幾乎是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年輕人功不可沒。


這並非單個案例,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為其微博用戶做的畫像:22到24歲的觀眾最多,女性用戶佔63%。這和過去電視紀實頻道偏向中老年、男性用戶的觀眾構成完全不同。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將這批互聯網屬性明顯的優秀紀錄片定義為「網生新派紀錄片」:「在這第三次浪潮下產生的紀錄片作品,大多數由互聯網平台驅動、面向互聯網用戶製作、在互聯網平台播出和傳播,我們將它們定義為『網生新派紀錄片』。」


李旎認為,網生新派紀錄片的幾大特徵是內容求真、形態多變、以人為本,注重互動,易於傳播。「它是人跟互聯網,跟紀實內容聯合發酵的綜合體。


年輕人無疑是網生內容的主力軍,嗅到風口的視頻網站近兩年在紀錄片領域動作頻頻。可以預見的是,紀錄片在被小眾人群佔領二十多年後,正面臨被更年輕的大眾和互聯網接管的趨勢,或許他們並不願意見到這種情況,但紀錄片需要發展,90後和00後正是活水。


年過半百,卻越活越年輕


《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走紅,令很多人意外,尤其是內容創作者們,他們不相信年輕人會喜歡看「紀錄片」這種東西,而且紀錄片從一開始就沒想著要拍給年輕人看。



1958年6月,我國首部電視紀錄片《英雄的信陽人民》在北京電視台播出,正式拉開了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序幕。那時候紀錄片發展還不完善,只能稱為新聞紀錄電影,而且政治宣傳意圖明顯,因此形式十分單一。


紀錄片真正被人們熟知和喜愛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隨著技術條件的進步,紀錄片工作者製作觀念不斷更新,可拍攝的題材也越來越豐富,我國紀錄片逐漸擺脫紀錄類電影的影子,徹底獨立成型,並往大眾傳播的方向走。


當時紀錄片創作以系列化、長篇化為主,篇幅宏偉,氣勢浩蕩,內容豐富,《絲綢之路》《話說長江》等經典作品都出自七八十年代。

進入20世紀90年代,紀錄片發展更加多元化也更加平民化,「人」開始成為電視紀錄片的主題,並確定了「文獻紀錄片」這一稱謂。當時影響力較大的《望長城》《老頭》《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等紀錄片主要以記錄平民生活狀態為主,百姓意識和平民視角明顯。


2016年之前,《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已經讓紀錄片有年輕化的趨勢了,但《我在故宮修文物》是第一部通過視頻網站走紅的紀錄片,意義不言而喻。之後,年輕人開始接管這個年過半百的行業,並且令從業者發生改變,擺脫以往製作思路,向互聯網和年輕人的審美靠攏,紀錄片因此迎來又一次新生。



而且和以往不同,在年輕人的助推下,紀錄片開始走向主流社會。


被低估的年輕人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計,截至到2018年6月份,29歲以下的網民已經達到了49.7%,有四分之一都是學生,網路視聽已佔互聯網數據總流量的80%以上。愛奇藝副總裁楊海濤曾公開表示,愛奇藝的紀錄片觀看人群中,19-30歲的用戶佔比超過50%,18歲以下的用戶佔比也達到了14%。


根據愛奇藝後台數據顯示,紀錄片對於最具消費能力的高知人群的黏性比IP影視劇更高,優秀獨立紀錄片往往能逆襲成付費內容黑馬,紀錄片的VIP會員轉化率經常高於同期熱播的電影電視劇。


在第三次紀錄片浪潮伊始,年輕人曾一次又一次讓行業從業者大跌眼鏡。


紀錄片一向以精細化著稱,但製作不算精良的紀錄片《尋找手藝》在B站上線後,豆瓣評分從7分多一路狂飈至8.8分,超過12萬人為其投幣,播放量150多萬,遠超一般紀錄片。


有人一語雙關的點評這部片子和它所展現的內容:真正的手藝人,從來不問什麼是工匠精神。


同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輕人不但對紀錄片極為關注,還很熱衷發彈幕。李旎說,彈幕已經是網生新派紀錄片最重要的內容,「不但指紀錄片本身內容,也是用戶之間的互動。」 同樣是在B站播出的紀錄片《歷史那些事》前六集的播放量接近1000萬,觀看互動比已經達到6:1,也就是說每6個觀眾就有1個投幣或留下彈幕評論。


年輕人的踴躍也激發了從業者們態度的轉變。網路視聽大會上,從業40多年的國樂藝術家方錦龍談及自身感受時說,一開始對新媒體很排斥,覺得網路上的內容都是惡搞,並堅定認為傳統音樂絕對不能跟網路「同流合污」。直到最近兩年,他發現國樂大典上的一段小視頻網路點擊量竟然過億,綜合前40年的從業經驗,「我突然發現自己走錯路了,原來新媒體的作用這麼大。


從那時候,方錦龍開始關注互聯網,並經常看彈幕,他不再反感互聯網,而且深刻體會到這種方式在傳播傳統文化上的先進性。



為了增強用戶互動,同時也讓創作者更好改進內容,B站在紀錄片分區內有一個傳統,每一部重要作品上線後,都邀請導演成為up主,他們會在評論區寫下開博感想,和用戶親密互動,同時也收穫了一批粉絲,為自己以後的作品積累聲量。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用戶、創作者、視頻平台共同將紀錄片行業推向新的高度。


進擊的視頻網站


紀錄片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是由下而上的,年輕人的關注讓以年輕用戶為主體的視頻網站紛紛布局紀錄片。短暫的瞠目結舌之後,他們迅速鎮定下來運籌帷幄。


2017年,優愛騰陸續設立紀錄片頻道,並不約而同與紀錄片大戶BBC、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等制播機構合作,上線了大量紀錄片。

與此同時,各平台也加快了自製步伐,優酷在今年提出了「紀實元年」的概念,將「紀實」由過去的一個子部門升級為一個獨立的內容體系,成立紀實中心,原央視紀錄片導演、《超級工程》總導演李炳擔任紀錄片板塊掌門人。



愛奇藝推出了「合伙人計劃」,力求與內容生產方「分甘同味」;騰訊視頻成立了「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原《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入職,任副總編輯,兼任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負責人。他加盟視頻網站的第一部作品是《風味人間》,豆瓣9.3,播放量超6億。


作為網生新派紀錄片的發起者,B站啟動了致力於發掘優秀紀錄片作品和創作者的「尋找計劃」,刷爆朋友圈的《人生一串》和走嘻哈風的紀錄片《歷史那些事》都是該計劃的產物。《人生一串》在海內外獲得眾多重量級獎項,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科學與紀實製作人大會(WCSFP)上,還作為唯一一部國產自製紀錄片,榮獲大會特別推薦。


在「尋找計劃」中,他們還邀請了央視紀錄頻道入駐B站,與上海紀實頻道聯合共制王牌欄目《紀錄片編輯室》,與五星傳奇聯合出品系列紀錄片《極地》等。同時B站也積極開展跟海外機構合作,引進並聯合輸出優質紀錄片內容。今年9月,B站上線了Discovery專區,囊括145部紀錄片、200小時獨家內容,未來雙方還會進行內容共制。



紀錄片經電視台產生和發揚光大之後,抓住了互聯網崛起的機遇,在年輕人助攻下已經及時將陣地轉移到視頻網站,而且越來越向商業化的方向行進。有學者認為,紀錄片要在如今的商業文化中生存發展,就必須具備娛樂特質,這樣才會有消費市場。

不過紀錄片無論怎麼變,其文化理性精神與人文關懷的情懷都不能丟,這也是公眾共識。談到B站未來如何把網生新派紀錄片做好時,李旎認為,首先要不以流量為導向,對價值觀要有堅持。「紀錄片這個品類很特殊,如果一味以流量為導向,內容很容易走偏。我們的用戶很年輕,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所以做紀錄片必須堅守價值觀導向,注重用戶正反饋和內容品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朵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骨朵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