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彭德懷與習仲勛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奮戰

彭德懷與習仲勛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奮戰

原標題:彭德懷與習仲勛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奮戰


習仲勛、彭德懷兩人均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習仲勛與彭德懷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奮戰,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建國後,兩人政見一致,遭遇相同。習仲勛一直深深地懷念和敬重彭德懷,給予他高度的評價。


一.習仲勛與彭總西征


1936年,中央紅軍在西北形勢嚴峻:蔣介石趁紅一方面軍東征山西回師陝北未來得及休整補給之機,即調嫡系胡宗南部、陝北地方軍、寧夏「二馬」(馬鴻逵、馬鴻賓)、張學良的東北軍、閻錫山的晉軍共154個團25萬人,圍攻陝甘邊區。


因此,中央決定進軍甘肅、寧夏,進行外線作戰。5月18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發布了西征命令,組成了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的紅軍西方野戰軍,向陝、甘、寧三省邊界發動進攻,以打破國民黨軍對陝甘蘇區的圍攻,消滅寧夏「二馬」,擴大蘇區,打通與蘇聯之間的國際交通線,迎接二、四方面軍北上,爭取團結張學良的東北軍、楊虎城的西北軍和一切抗日武裝,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5月28日,習仲勛隨集結於吳起鎮的西方野戰軍左路軍紅一軍團向甘肅省東部的曲子縣、環縣開進。為了隱蔽和迅速到達預訂地區,部隊堅持晝伏夜行的強行軍。5月30日,習仲勛隨部隊來到甘肅東部的元城地區待命。6月1日,我軍攻佔曲子縣縣府曲子鎮。6月4日,我軍又攻佔環縣。


於是,中共曲環工委宣告成立,習仲勛任書記,後改任環縣縣委書記。從這時到8月中旬,習仲勛在這裡工作了2個多月。在這兩個多月里,習仲勛幾乎每天都要向自己的上級彭德懷報告工作情況。彭德懷雖然比習仲勛年長15歲,但他完全以平等、親切的態度對待他,外表嚴肅而內心熱誠,在日常工作和戰鬥中,那種誠摯的關切之情,使習仲勛深為感動。彭德懷的關懷,給年僅23歲而飽經「左」的創傷的習仲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西華池之戰


1946年冬,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近半年了,西北地區的敵人也蠢蠢欲動。1946年12月16日,為了備戰,彭德懷和習仲勛從延安出發,渡過黃河,來到晉西北參加離石縣高家溝會議。這是中央軍委委託彭德懷傳達軍委為對付國民黨準備進攻陝甘寧邊區的對策,部署晉綏軍區和晉冀魯豫軍區的太岳軍區如何協同配合,粉碎敵人進攻的問題,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參加這次會議的有賀龍、李井泉、陳賡、羅貴波等人。

1947年3月3日,陝甘寧集團軍在甘肅東部的西華池與胡宗南部隊惡戰一場。這一仗,雖然給予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共殲敵1500多名,擊斃四十八旅旅長何奇。可是由於戰術指揮上的缺陷,以優於敵人四倍的兵力與敵人作戰,竟未全殲該敵,而且導致我方也損失了1200多人,成為一次消耗戰。



3月5日,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彭德懷和陝甘寧邊區集團軍政委習仲勛在富縣茶坊召開營以上的戰鬥總結會,一起總結了此次戰鬥。因為打成消耗戰,習仲勛深感不安,以為會受到彭德懷嚴厲的批評與責備。可是彭德懷親切地對他說:「這是敵人大舉進攻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偵察戰。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我們大家一直在聽你們的好消息。沒打好,部隊有傷亡,不要緊。打了這一仗,把敵人的底摸一摸,這對以後作戰大有好處。也算是實戰演習嘛!」這一席話,對習仲勛等人的鼓舞很大。


其實,彭德懷這位嚴於治軍著稱的傑出將帥,何嘗不知道這次戰役失誤之所在呢?他在嚴肅而又寬厚地要求部下之時,更嚴於責己,承擔責任,以致在他長期蒙冤受屈之時,還反思自己,不無遺憾地在《彭德懷自述》中說:「西華池之戰沒有打好,傷亡了一千二百人左右。」


三. 4個月的搭檔


從1947年3月17日到8月3日,中共西北局書記習仲勛兼任西北野戰軍副政委(同時他還是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委、中共西野前委委員)和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同時他還是中央軍委副主席、解放軍副總司令、總參謀長)一起參加了延安保衛戰,兩人一起共事40多天。


毛澤東的考慮十分周到。身經百戰,具有統率指揮大兵團作戰豐富經驗和才能的彭德懷,在軍中威望很高,而習仲勛與邊區黨政機構和人民關係密切,由他協同彭德懷指揮邊區部隊作戰,更有利於發揮黨政軍民的總體力量。


彭德懷、習仲勛率領西北野戰軍,臨危受命,馳騁陝甘寧廣大地區,在4個多月里,經歷較大的戰役、戰鬥8次,殲滅國民黨軍4個旅部,13個團及2個保安隊,斃傷敵人1.1萬多人,俘敵1.5萬多人,繳獲了大批的武器彈藥和糧食物資,初步改變了西北戰場的形勢。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4個多月里,彭德懷、習仲勛發給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電報達96份之多。這些電文起始稱謂或文尾署名,皆以「彭習」並列。毛澤東在電文中稱西北解放軍為「彭習軍」。



在4個多月的戎馬倥傯中,習仲勛同彭德懷廢寢忘食,彈精竭慮,商討戰局,籌謀軍機,爬山越嶺,櫛風沐雨,行軍打仗,風餐露宿,度過了100多個日日夜夜,常常因為環境所限,擠在一個土炕上睡覺,他們在硝煙戰火和槍林彈雨中結下深厚的情誼。他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他們互相尊重,真誠相待;他們正確指揮,出奇制勝,帶動整個西北野戰軍緊密團結、同心同力殲敵,也在廣大戰士中傳為佳話。


彭德懷對習仲勛十分尊重,從來不稱呼他「副政委」,總是以「習書記」稱之。彭德懷制訂的作戰計劃,在交付討論之前,總要先和習仲勛交換意見。彭德懷草擬的命令、指示,在送電台發出之前,都要習仲勛再作推敲和修改。有時候,作戰計劃弄好了,彭德懷半夜把習仲勛推醒問:「你看,還有什麼漏洞么?」收到中央重要文電,彭德懷看後立即同習仲勛一起商量貫徹意見。彭德懷曾經對習仲勛說:「我們合作共事,你幫了大忙,你熟悉邊區情況,使我集中精力考慮作戰方面的問題。」



彭德懷不但自己尊重習仲勛同志,還經常對副參謀長王政柱等人說,要向地方黨政領導同志學習。習仲勛在野戰軍行軍作戰的戰鬥環境中,除了協助彭德懷負責作戰指揮外,不顧疲勞,隨時隨地同邊區人民保持密切聯繫。無論他走到哪裡,哪裡就圍著一大堆群眾,男女老少都爭著向他反映問題。每當彭德懷看到這種情景,都感概地對王政柱說:「習書記擔任那麼高的職務,卻沒有一點官架子,始終與群眾打成一片。光這一點,也夠我們好好學習的。」


在戰場上多次危險時刻,習仲勛和彭德懷互相關心,爭先向前的情景更是感人至深。有時,敵機狂轟亂炸,流彈橫飛,彭德懷為了準確無誤地實施指揮,總是不顧個人安危,衝出陣地,察看地形和敵情。當習仲勛勸他注意安全時,甚至強行將他拉下陣地時,彭德懷總是說:「不到前面,光靠電話和地圖是打不了勝仗的。」但是,當習仲勛要靠前指揮時,他卻說:「還是讓我去,你不要冒險,何必多付出犧牲呢?革命還要多留下一些人好嘛!」他們不畏犧牲,爭相走向炮火激烈的地方,使前線官兵受到巨大鼓舞,從而產生了無比的力量。


正當西北解放戰爭正在深入向前推進之時,習仲勛奉命離開前線,回後方主持工作。1947年8月3日之後,根據中央小河會議的精神,賀龍和習仲勛負責陝甘寧、晉綏兩個地區對陝北戰場的後方支援和繁重的新區建設工作。直至西北解放戰爭勝利結束。



四.虎皮褥子


1950年10月,彭德懷在西安告別習仲勛等戰友,率領志願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志願軍司令部駐紮在朝鮮仁川一個廢棄的大銅礦里,洞內到處都是滴水,非常潮濕,地鋪下墊著坑木,常有積水。


1951年2月,中共西北局宣傳部參與了籌組赴朝慰問團,不久,西北五省區各界各族代表27人,組成慰問團西北分團。出發前,習仲勛找到該團的田方同志,與他個別談話。他給彭德懷寫了一封慰問致敬信,言辭懇切,要求彭總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務必保證安全、多多保重。習仲勛要田方貼身攜帶此信,赴朝後面呈彭德懷。


5月1日,慰問團來到仁川志願軍總部駐地。田方把習仲勛以西北局名義贈送給彭德懷的虎皮褥子送給彭德懷,面對潮濕陰冷的坑道,他感到習仲勛的考慮很周到。田方把習仲勛的信給了彭德懷,彭德懷當即叫他帶回口信,對老戰友習仲勛表示感謝。當田方完成赴朝慰問返回西安後,他向習仲勛轉達了彭德懷對他的答謝口信。



從1959年7月到1974年11月,彭德懷一直蒙受冤屈。從1962年8月到1978年3月,習仲勛也一直遭受劫難。


習仲勛對自己和彭德懷在陝北前線4個多月的戰鬥情誼,終生難忘。以至於到了1980年1月,剛剛從長達16年的政治劫難中走出來的習仲勛,就飽含深情地寫下《彭總在西北戰場》的紀念文章,發表在1980年1月25日《人民日報》上。文章一開頭就寫道:「每當想起彭德懷元帥艱苦征戰的一生,我便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文中以較長的篇幅記述了指揮西北野戰軍轉戰陝北的艱苦歲月。他稱讚彭德懷是「國內外享有盛名的軍事家,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傑出將帥,是為中國革命戰爭史寫下極其光輝篇章、創造了威武戰爭奇觀的英雄,是具有崇高品質的學習楷模,是自己的良師益友。」他還在文中寫道:「在整個西北解放戰爭期間,有時候我追隨彭總在前方打仗,有時候與賀龍元帥一道組織晉綏、陝甘寧邊區的人力、物力支援部隊。在恢復延安,解放西安、蘭州和祖國西北邊疆的一系列戰鬥中,在肅清敵人殘餘勢力和建立西北各省人民政權的日日夜夜裡,作為嚴師益友的彭總,給了我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這位叱吒風雲的一代英雄,對黨、對人民、對共產主義事業無限忠誠的崇高品德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1988年4月,為了紀念黨中央轉戰陝北四十周年,習仲勛又專門撰寫了《英明的決策、偉大的勝利》一文,對彭德懷由衷的懷念和敬重仰慕之情,躍然紙上。文章中寫道:「作為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彭德懷同志,以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忠心耿耿,竭誠盡智,堅定不移地執行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和作戰原則。他深入前線,掌握敵情,運籌帷握,嘔心瀝血,機動靈活地進行指揮,為奪取轉戰陝北的勝利立下卓著功勛,在邊區人民心目中築起了一座流芳千古的豐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故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恨漢字的國家:使用1600多年,曾發動全國17000人測試

TAG:歷史風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