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鐵軌上刻著神秘代碼!真相令人大為震驚!

鐵軌上刻著神秘代碼!真相令人大為震驚!

在陝西省略陽縣城南,有一段跨越嘉陵江的鐵路,名叫略鋼鐵路專用線。2015年11月,就在檢修這段鐵路時,維護人員在幾根鋼軌上,發現了「M·C-1906-A·T」的標記,其中1906指的就是出產年份。也就是說,這幾根鋼軌產自清代,迄今為止已經服役了110年,這幾乎稱得上鐵路史上的奇蹟了。經專家鑒定,這種鋼軌就出自清末民初的漢陽鐵廠。

1893年建成的漢陽鐵廠,是當時中國第一家、也是亞洲第一家鋼鐵聯合企業。從這時起,中國近代工業蹣跚起步,西方社會更是將漢陽鐵廠的誕生,視為中國覺醒的標誌。

漢陽鐵廠奠定了近代湖北工業堅實的基礎,也使湖北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以漢陽鐵廠為依託,一大批近代工業企業相繼誕生。湖北槍炮廠出產的「漢陽造」,從辛亥革命一直打到抗美援朝,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被譽為中國的「功勛步槍」。可以說,「漢陽造」不僅是中國名槍的代名詞,更是湖北工業的驕傲。

提到漢陽鐵廠,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辦者,「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毛主席曾經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張之洞,字孝達,1837年出生於貴州興義。張家書香傳世,他的父親張鍈,就是當時的興義府知府。張之洞自幼天資聰穎,才學勝人,16歲便在鄉試中拔得頭籌。27歲那年,張之洞更是在殿試中高中探花。

科舉高中之後,張之洞擔任過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等職。可是,大清王朝的實權掌握在滿洲貴族手中,翰林院和內閣,僅僅是傳達皇帝諭旨、公布文告的機關。那時的張之洞只能做個直言時弊的諫官。

那麼,張之洞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歷史舞台,成為「洋務派」領軍人物的呢?明天請繼續關注《大揭秘》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淞滬會戰失敗蔣介石下令全線撤退,為何獨留一個團堅守上海?
幽蘭飄香水墨畫——《戲碼頭》讓戲曲文化成時尚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