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做人做事,成於10悟

做人做事,成於10悟

原標題:做人做事,成於10悟


?點擊收聽 ?



出世境界 入世智慧 詩意生活


留言:你了悟到了什麼?




1、能力、動力、定力是站穩走好的「支撐點」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能力是幹事的基礎,決定你「能做什麼」;動力是幹事的條件,決定你「想做什麼」;定力是幹事的保證,決定你「敢或不敢做什麼」;三者具備則決定你「做成什麼」。


當下,最為可貴的是定力,能夠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坐得住「冷板凳」,能夠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有能力沒動力,能力打折扣;有能力有動力而沒有定力一切全白廢。這三者好比「三足」可以鼎立,讓人站得穩、幹得好、走得遠。


2、能幹、能處、能忍是進步前行的「大階梯」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

一個人能幹是一種素質,能相處善團結是一種境界,而能忍得住一時的委屈、不公和苦痛則是一種修鍊。


能幹在於不斷地學,不斷地,學中干、干中學,逐漸就會幹起來能處在於能否寬容、包容和理解、信任世界再大大不過包容的心,寬容、包容才能融合、融洽、融入能忍在於能否看長遠、想大局,唯「風物長宜放眼量」,才沉得住氣、吃得了虧、受得了罪,「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能幹、能處、能忍好比三個大的階梯、三道大的門坎,跨過去、邁過去了,便能順利地往前走。


3、想法、說法、辦法是能力高低的「三級跳」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陽明


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可以說有兩次飛躍,一次是把心裡的想法變成說法,另一次是把口中的說法變成實際的辦法。


人人皆有想法,然而要把想法說出來,而且「說清楚、講明白」,讓人「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則大不一樣。


能說到人心坎上去,打動人、溫暖人、感染人,讓人信服、佩服那叫真本事、真智慧;如果再能夠把這些想法、說法變成一個個具體的行動和辦法,付之於行、見之於效,那便是大本事、大智慧了。


每個人的能力高低,就在於這其中的差別,到底處於哪一級跳上。


4、學識、見識、膽識是成大器者的「好法寶」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學識是一個人的知識量;見識是一個人的經歷,是一種經驗的積累,一種胸襟和眼界。有學識沒見識,容易孤芳自賞、剛愎自用,坐井觀天乃至夜郎自大。


一個人所見所聞會改變一生,不知不覺則葬送一生。每個人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總得讓一個在路上。


膽識就是膽略和氣魄,有膽識便是有勇有謀,膽識是學識和見識的體現。什麼是有文化?「三識」兼備、「三識」俱佳就是一個真正有文化的人,就具備了創大業、成大器的法寶。


5、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是人生航程的「校正儀」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應明


做人做事關鍵在人生的價值取向,人生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這樣才會不折騰、不陶醉、不停步,才會真正拿到了人生價值的「金鑰匙」。


人生知足,既是一種清醒,更是一種心態;做人知不足,既是一種自律,更是一種自覺;做事不知足,既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精神。


知足者樂,知不足者勇,不知足者進。處理好了三者的關係,就走出了自我的小天地,走進了人生的大天地,就會找到準確的人生定位。


6、眼力、魄力、毅力是實現夢想的「硬翅膀」

精於義者,眼界大心地平;徇於利者,眼界小心地險。——清·胡達源


一個人能不能獨具慧眼,能不能入木三分,能不能見微知著,就看眼力是否犀利、敏銳和獨到。當謬誤與真理千纏百結,詭譎與事實縱橫交錯,現象與本質撲朔迷離時,眼力能使自己心明眼亮,不迷惑、不茫然、不平庸,能夠鶴立雞群、高人一籌。


有了眼力,還得有果敢的魄力和堅韌的毅力去努力。有了魄力就能牢牢捉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搶佔制高點;有了毅力就能堅持堅持再堅持,就能走出人生的沼澤地,鍥而不捨地一直向前走。


7、平和、平靜、平淡是快樂幸福的「主打歌」


世間最平和的快樂就是靜觀天地與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諧。——三毛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物我俱忘,任天外雲捲雲舒。」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心態和狀態,如何讓平和、平靜、平淡成為一種常態,需要沉澱和修鍊。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對人平和、對名平靜、對利平淡,始終保持著平和之狀、平靜之態和平淡之心,始終對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就會心平氣和、幸福快樂。


「絢爛至極,終歸平淡」,平平淡淡最是真。


8、自醒、自警、自省是健康平安的「預警器」


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讀書錄》

自醒、自警、自省是一種自我敲打,是經常把自己放在「顯微鏡」和「放大器」下去審視、體檢,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慎獨、慎初、慎微,常懷敬畏、不敢懈怠。


「三自」是一種自我拷問,只有經常反省、檢討自己,才會不斷校正自己、修正自己,才會不走偏、不走歪、不走邪,始終走在正道上。


9、自信、自立、自強是乘風破浪的「定神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人,貴在自信。自信的人總是能夠舉重若輕、收放自如。人生只要揚起自信的風帆,就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自信是建立在一種正確的自我認知基礎上的,是實力、底氣和良好心態的一種外在表現。


自信的人往往表現得自立、自主、自強,遇事敢作主、願作主、能作主,不等、靠、要;遇挫折和困難自強不息、不氣餒不屈服,可以被打敗但不會被打倒;遇干擾和雜音,能不為所惑、不為所誘、不為所動,內心堅強而篤定。


自信自主自強,就是一種定力,是人生道路上的「定海神針」。


10、知恩、感恩、報恩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色」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增廣賢文》


知恩圖報是傳統文化的基本要義,是做人做事最起碼的本色;丟掉了這一點,就失去了做人做事的基礎和條件。


人生在世,總會碰到一些有恩於自己的人,特別是一些在自己成長進步中、危難關鍵時幫助過自己的人,不可、不該更不能忘卻。


知恩得感恩,感恩不是停留在嘴巴上,而是要體現在行動上,關鍵看在他人特別是有恩於自己的人需要幫助時,能否助人一臂、幫人一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龔偉傑羽毛球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看透積福損福的規律,命運由自己做主

TAG:龔偉傑羽毛球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