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一陣曉風吹拂,一聲牧笛漸近,一腔情絲難解,一點惆悵誰人知!

蘇軾,號東坡居士。眾所周知且名聲響噹噹的北宋文學家,精工於文,文意汪洋恣肆,暢快明達,讀之令人心胸暢快。但是即使是如此豪放之人,心裡竟然也有兒女般的情思與惆悵,當真叫人一驚。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蘇軾的兒女心思恰好就體現在這首《蝶戀花》上。此詞大體分為上下兩闕,既遵循著傳統意義上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可也處處透露出一股新奇之妙。

上闕以"花褪殘紅青杏小"開頭,簡短的七字借杏樹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春日將逝之景,杏樹上的杏花,原本嬌艷的紅漸漸退卻淡化,漸漸弱化成了如今的淺薄與黯淡,昔日花團錦簇到如今的支離破碎稀稀落落,就連杏子都又小又澀,這一股濃濃的殘春氣息撲面而來,由景及情,想必蘇軾內心定是傷春惜春的。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接下來的一句"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詞人將視線由杏樹這個單一物象,轉向天上及地下,有種空間轉移由小及大的轉變之感,並且語調極為歡快活潑,彷彿詩人在說:藍天之上有燕子在飛,黃土之上的住戶被清澈的河流所繞,一派清新之感,可此句也有個暗關,詞人看到了飛燕,看得見農戶,看得見河流,卻唯獨看不見花草,此處的不見花草也為下文抒情鋪墊。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緊接著,"枝上柳綿吹多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雖說簡短,但依舊是東坡情感的轉折點。詞人在看到以杏樹為代表的暮春之景外,又見到柳絮在曉風的吹拂下越來越少,心中那惜春之情愈發濃烈,可蘇軾畢竟是蘇軾,典型樂天派的他又怎麼會被打倒?於是就有了這句"天涯何處無芳草",詩人在吶喊:難道普天之下,無一處可賞的春景嗎?詞人的情感在此處也有了升華,由惜春的鬱悶不樂到堅信春景會有的闊達境界,一種情感的細膩的轉變。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下闕,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在看遍了戶外的殘春之景,詞人的視線進入了戶內,"牆裡鞦韆牆外道",詞人走進了那綠水所繞的人家,踏足在戶人家的牆外的小道上,內心好奇,隱約看見了一牆之隔的裡面有鞦韆,鞦韆是小兒女之物。於是胡亂的猜測,牆內的到底是何許人呢?就在詞人苦思冥想之際,一陣陣悅耳的笑聲打亂了詞人的心緒,詞人頓感驚喜,一句"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即表明路經此處偶遇佳人的內心雀躍之情。東坡駐足於此,被貶的他猛然聽到此處自在而空靈的妙齡女子之笑,內心難免激動不已,期盼著可以一睹芳容。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可世間哪裡有如此情事?佳人正值妙齡,而蘇軾此時早已白髮漫布和暮春之景相差無幾,即便是人老心不老,內心如此火熱,但世有價值觀,佳人終不願,無奈,詞人只得以"笑漸不聞聲漸悄"委婉的傳達了自己情事已斷的哀怨之情,又以"多情卻被無情惱"抒發想得而不可得的姿態,無形中又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嚮往。

全詞由景入情,真實反映詞人的一段心理獨白,意境朦朧,耐人尋味。這也是蘇軾寫得最好的一首婉約詞。甚至有評論家指出"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意思是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

通過一首詞,看豪放派代表蘇軾的婉約柔美

既然提到柳永和蘇軾,那就談點題外話。自宋以來,詞有豪放派與婉約派一說。蘇軾被稱為豪放詞的第一個人,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柳永則為婉約派代表,詞風側重兒女風情,婉約柔美,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但我以為不可完全標籤化,《蝶戀花·春景》就是很好的證明,豪放如蘇軾,既能歌大江東去,也能寫盡女子形態。正如婉約如李清照,可以寫出"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哀怨,又能呼喊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言壯語。可見,偉大的詩人寫作領域是寬廣的,如他們的心胸,既有兒女情長,又心懷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