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橄欖成渣》:高軍,生活也不必追逐,「渣了」,也夠味兒了

《橄欖成渣》:高軍,生活也不必追逐,「渣了」,也夠味兒了

《橄欖成渣》:高軍,生活也不必追逐,「渣了」,也夠味兒了

《橄欖成渣》看完了,有幾個故事印象特別深。比如老光棍楊的故事。一個老頭,一輩子光棍,其實年輕的時候很帥氣,很多女孩子想嫁他。十九歲時坐船去四川,在船上遇到一個女孩子,兩情相悅。那個女孩子在重慶下船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是自己家的地址,叫他一定要去找她。他到了成都以後去一個寺廟玩,跟一個老和尚開玩笑說我是來出家的。那個老和尚看了他一會兒,說有佛緣,要收他。他大笑說老和尚我逗你的。老和尚說佛祖已經收下你了。

然後他去重慶找那個女孩子,掏出那張紙條,已經糊得只剩兩個字「老街」。他找了許多條街,當地的人都說,重慶的老街太多了,兩個字是找不到的。直到他把錢花完也沒找到,就只好回去了,後來就當一輩子的光棍,再也沒有緣分能成親。他的外號也叫「楊和尚」。故事的結尾是這樣的:高軍說:「你在家出家」。楊和尚說:「你這樣說,我心裡好受多了。」

我總覺得高軍寫的故事有些像皮影戲。裡面的人時而仰天長笑,指天發誓,時而跺腳賭咒,大打出手。他們輪廓分明,行事誇張,故事的色彩也很艷麗。故事的輕重也像戲本,本來驚心動魄,卻一筆帶過,不肯多放感情,一句話的功夫,就二十年後了。本來無關緊要,卻摁住轉著圈圈死瞧,拉長著腔調唱個不停。一次出場兩三個人,面對著面說話,但給觀眾的卻都是側影,從不對觀眾直接說話。而高軍就是在皮影背後的一個角色,有時候冒出來說兩句,但大部分時候他的影子投得模糊一團。

我在想,這是因為戲班的主人,其實是很驕傲的。假裝是求告著大伙兒賞碗飯吃,卻暗自編排著世上的功過情仇,嘲弄著那些想嘲弄的,同情那些想同情的,這一切,都放在一張笑嘻嘻認慫耍賴的臉後面。在我心目中高軍就是這樣一位戲班的主人,熱熱鬧鬧的,也孤孤單單的,有跡可循卻又莫名其妙。做到這樣,不知道經過多少輾轉呢。但是好在最終真的得到了一些自由。我覺得這是能透過一本書能看到的最好的情景了。

從《世間的鹽》到《快活饞》再到《橄欖成渣》,高軍兩年間出了三本散文集。難怪會有讀者說,「風行天下又出來騙錢了!!」了解他,只能透過文字和友鄰的口耳相傳。後一個渠道,讓我某天在圖書館看到《世間的鹽》後,把它借走並看過後,記住了一句很有用的話,「風行水上,自然成文。」

這真的是書寫者所夢寐以求的狀態!赫拉巴爾在寫回憶錄時說自己只是個執筆的人,「我最好的作品,總是那些我拿起筆後便自然流淌出來的文字。」如果說《世間的鹽》中,高軍的文字還有些「設計感」,那麼到了新書《橄欖成渣》中,他筆下的生活,以及生活里的那些人,真的已如橄欖般,被文字「渣了」:一陣風吹過,「答案也飄在風裡」。

全書共分為五部分,尤以寫人敘事的兩輯《橄欖成渣》、《在人間》為佳。「橄欖成渣」取材自「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酢,它就不能變成酒」,生活之況味,於其中得以淋淋盡致地展現。同樣的句子,在不同的年景讀來總會得到不同的體味。也許正是人到中年的緣故,高軍的文字才多了一份沉澱和釋然,但不變的,還是「嬉笑怒罵皆文章」的洒脫豪情。

至於生活,「你要用力生活,才能讓渴望變成風景」。這渴望其實並不總要達成,生活也不必追逐獨一無二,僅僅是「渣了」,也便夠味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黑暗中的星光》:托馬斯,破窗效應,黑人女孩,面對這樣一扇窗
《黑暗時代人們》:阿倫特,知識分子就該在書齋,而不是去行動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