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人的證券交易,就像我們炒股票

宋朝人的證券交易,就像我們炒股票

宋朝政府發行過多種有價證券,按宋人使用的概念,它們是便錢、見錢交引、見錢公據、見錢關子、諸路錢引、鹽鈔、茶引、礬引、香葯鈔等。如果換成現代的金融術語,便錢類似於匯票;有一些見錢交引、見錢公據、見錢關子也是匯票;還有一些見錢交引、見錢公據、見錢關子是沿邊州軍支付給入中商人的兌錢憑證,類似於期票;鹽鈔、茶引、礬引、香葯鈔相當於期貨倉單;還有一些鈔引,榷貨務在兌付時會搭配現錢、茶鹽與香葯,相當於是期票與期貨的混合憑證。

我們將宋朝的有價證券統稱為「鈔引」。由於鈔引有著延期兌付的特點;而且,因為政府財政困難,兌付有時候還得延後,因此,宋政府開具給商人的鈔引,也可以看成是國家發行的債券。崇寧初年,「蔡京初拜相,有鉅賈六七輩,負官鈔至庭下,投牒索價。且曰:『此章相公開邊時,此曾相公罷邊時所用,合三百七十萬緡不能償者』」 。章惇與曾布當宰相時,政府欠下商人370萬貫債務,蔡京執政後,這些商人帶著「官鈔」前來索債,「官鈔」即鈔引,相當於國債券。

所有的鈔引,既可以找宋政府兌現,也可以轉手交易。因此,宋代形成了一個相當繁榮的鈔引交易市場,在京師以及「衝要州府」出現了類似於近代證券交易所的「交引鋪」。宋朝的交引鋪,為民營金融機構,多由金銀鋪演變而來,因為鈔引交易都是大宗生意,金銀鋪才有雄厚的資本收購鈔引。

在北宋東京開封,「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這裡的「金銀彩帛交易之所」便兼營鈔引交易,每一單交易,都是以千貫、萬貫計算。在南宋行在杭州,「自五間樓北至官巷南御街,兩行多是上戶,金銀鈔引交易鋪僅百家余。門列金銀及見錢,謂之看垛錢,此錢備入納算請鈔引。並諸作匠爐韝,紛紜無數」。杭州城內,單「五間樓北至官巷南御街」這一條「金融街」,就集中了一百多家交引鋪。這些交引鋪的門面,都擺出大堆「金銀及見錢」,以示自己的資金流充足,隨時可以向榷貨務或入中商人購買鈔引。

宋朝的其他城市,如靠近西北邊境的重鎮、商業發達的東南城市,也有交引鋪。《寶慶四明志》記錄有南宋明州的六所交引鋪:西門引鋪、南門引鋪、沈店引鋪、宋招橋引鋪、望春橋引鋪、江東引鋪,其中西門引鋪一年繳納的商稅有「一千七百二十六貫六百七十三文」,南門引鋪的商稅有「二千六百三十六貫六百六十七文」,沈店引鋪商稅有「二千一百九十七貫五十六文」,宋招橋引鋪商稅有「九百六十貫六百五十七文」;望春橋引鋪商稅有「七百四十八貫七百四十二文」,江東引鋪商稅有「二千六百四十二貫二百一十文」,合計「一萬九百一十二貫五文」 ,可見交易額很大。

跟今天的證券交易一樣,交引鋪也是通過低價買入鈔引、高價賣出的方式賺取利差。以茶引的交易為例,「入中者非盡行商,多其土人,既不知茶利厚薄,且急於售錢,得券則轉鬻於茶商或京師坐賈號交引鋪者,獲利無幾。茶商及交引鋪,或以券取茶,或收蓄貿易,以射厚利」。開交引鋪的「金融大鱷」有時候還會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嚴重壓低鈔引的市場價,購入交引,如皇祐年間,北商「券至京師,為南商所抑,茶每直十萬,止售錢三千,富人乘時收蓄,轉取厚利」 。

除了從事鈔引交易,交引鋪還買賣生金銀、銷售金銀器(因此鋪內才需要配備「作匠爐韝」)、兌換貨幣(比如以白銀兌換銅錢,以銅錢兌換會子)。前面我們說到宋朝的「金銀行」,交引鋪也可歸入金銀行,宋代的金銀行儘管不同於今天的金融銀行,但它們已開始涉足金融行業。

此外,宋代的度牒也是一種有價證券。度牒本是政府發給僧尼、道士的身份憑證,但宋代的度牒,同時又是有價證券,而且價值相當穩定,從北宋中到南宋中,度牒的市場價都保持在每道一二百貫錢的水平。宋政府每年都會出賣幾千至幾萬道度牒,甚至用空名度牒購買政府消費品、回籠楮幣、放貸生息,而宋朝出家人的數目,一直保持在二十萬人左右,並未隨度牒的投放而激增,顯然,大量空名度牒實際上是作為有價證券流通於市場,或儲備於富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鉤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中,廣東人佔了絕對多數?

TAG:吳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