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廷玉在做官前太倒霉,他的這段倒霉經歷就連康熙也認為太虧

張廷玉在做官前太倒霉,他的這段倒霉經歷就連康熙也認為太虧

清朝聲望比較高的漢臣其實並不多,除了晚清時的最出名的四位漢臣之外,還得說陳廷敬或者是張廷玉。張廷玉與父親兒子並稱桐城三張,他們祖孫三人不僅給自己的家族帶來了榮耀,還給整個歷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張廷玉在做官之前卻十分倒霉,甚至還因此讓康熙也知曉了他的經歷。當康熙得知他的這段倒霉際遇之後,還曾苦笑說他實在是太虧了。

康熙六年時,張英考中進士,當時的少年皇帝注意到了他,又經過范承謨的推薦,學識才華相當出眾的張英便得到了康熙的賞識,後來還做了侍講學士。三十年後,已經成為大學士的張英又擔任了太子胤礽的老師,至此,張英已經在文臣之中擁有了非常大的影響力。

康熙在這年將張英任命為科舉主考官,張英將這個任務完成得非常好,但是,在他心中卻有一樁憾事。張英次子張廷玉本應於這一年參加科舉,但是由於自己身為主考官,兒子應該依照制度進行迴避,所以張廷玉在這一年並不能參加會試。

三年之後,會試再次開始,張英寫信讓兒子入京準備,誰知這年康熙又將張英定為主考官。在古代,能夠做科舉的主考官,對於文臣來說無疑是一件令人感到榮幸的事情,更不用說連續兩次擔任主考官了。一場考試結束之後,所有進士就都成為了主考官的門生,這種好事可不是經常有的。更何況,這可是皇上的任命,身為臣子自然不應當拒絕。可是,這樣一來,張廷玉就要又耽誤三年了。想到兒子六年的青春就在這種等待中耗費掉,張英不由有些難過。而張廷玉自己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也很是無奈,雖然他的確有著卓越的才華,但是他卻萬萬想不到自己竟會如此倒霉,竟然接連兩次都與科舉失之交臂。

其實,雖說按規矩張英的近親不得參加科舉,但是他完全可以向皇上求求情,再說以往也是有過破例的,張廷玉已經誤了三年,再誤三年實在是太可惜了。可是張英一來是擔心自己的名聲有損,二來是因為前年春,順天府曾經因為一場鄉試舞弊案死了很多人,這種時候本就敏感,張英自然更不能求這個情。

當時李光地恰巧與康熙談起了張廷玉的這件事,他說儘管極有才華,但是因為他父親的身份,所以耽誤了三年,現在眼看著又要耽誤三年,實在是太可惜了。康熙聽說這件事之後,便苦笑著感慨說確實太虧了。於是,康熙便下旨特許張廷玉參加科考,但是他的試卷需要交給皇上親自批閱。於是,張廷玉這才得以順利參加科舉。康熙閱卷之後欽定其為進士,但是據說憑他的試卷雖然足以排在前幾名,可是因為擔心張英身為主考官,此舉會引起非議,於是便將張廷玉的名次定在了152名。不過,最後張廷玉還是被康熙破例留在了翰林院。

古代的科舉雖然有很多弊端,但也是依靠機遇和實力取勝的考試。幸好康熙特旨讓張廷玉參加考試,否則清朝可能就會遲幾年才能迎來這樣一位優秀的大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度檔案 的精彩文章:

他曾為朱元璋出計奪得江山,後來執意離京求善終,兒子卻未能避禍
揭秘宋太祖到底傳位給了誰,史料中關於宋皇后的結局告訴你謎底

TAG:7度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