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懸崖勒馬,給美國爭取了90天緩衝期

特朗普懸崖勒馬,給美國爭取了90天緩衝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作為一個善於裝瘋賣傻且偏好邊緣政策的領導人,特朗普及其周邊的核心團隊比較擅長的一種特殊技能是以進攻的架勢實施大踏步的後撤,用文字遊戲和宣傳策略迷惑對手和隊友,來實現某些神奇的化學反應。

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20國集團峰會現場,中美兩國首腦舉行了一場超出預期時間1倍的會談+晚宴,最後結果就是給之前呈現持續不斷加速狀態的中美貿易戰按下了暫緩升級和加速的按鈕。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全球輿論領域的較量,目的在於建構誰是這場談判的贏家和輸家。

如何解讀中美G20會談成果

從白宮的文本看,行文措辭間構建了這樣一種模糊的認知:在美國高舉的關稅大棒下,中國做出了妥協,被迫要在90天的時間內和美國達成協議,否則美國就對中國徵收關稅。

這種建構的認知在傳播中是有效果的:對中國政府不滿,早就期盼看到美國教訓中國的各種分子,瞬間就注射了比芬太尼更勁爆的興奮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嗨了起來。

但這種模糊的認知是經不起推敲的。回到白宮聲明的原文,仔細閱讀之後,或許會形成另一種印象:聽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種聲音的勸,特朗普懸崖勒馬,給美國爭取了90天的緩衝期。

首先關注的一個細節是,這份聲明是白宮新聞發言人發表的聲明,白宮官方網站首頁上,至北京時間12月2日下午8時,沒有看到這則聲明。

如果中美之間的談判,一如某些個體描述的那樣,是華盛頓的壓倒性勝利,按照特朗普的性格,能不放飛一下發個推特慶祝慶祝?同樣截至北京時間12月2日晚8時,特朗普最新的一條推特仍是21小時前發的。

截至北京時間12月2日晚8時,特朗普的推特沒有關於中美會談的新內容

整場新聞發言人聲明有7個自然段:

第一段是整體描述;

第二段談中國領導人基於人道主義考慮強化打擊毒品芬太尼;

第三段講美國在2019年1月1日不會將關稅提升到25%,中方則承諾立刻開始購買數量不定的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以及其他產品,並反覆強調了中方願意立刻從美國農民那裡購買農產品;

第四段講中美之間將用90天時間達成一個新的協議,協議如果達不成,則美方將已經開徵的關稅提升到25%;

第五段講中美在推進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上的一致;

第六段講中方有意同意之前被否定的高通併購案;

第七段講特朗普總統很開心。

這7段聲明是白宮新聞發言人版本,不是中美雙方共同發表的版本。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會談結束後向各方介紹了會談情況,其中提到了被美方白宮新聞發言人直接忽略的三項內容:

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的討論十分積極,富有建設性。兩國元首達成共識,停止相互加征新的關稅。

雙方就如何妥善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方案。中方願意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的需要擴大進口,包括從美國購買適銷對路的商品,逐步緩解貿易不平衡問題。

雙方同意相互開放市場,在中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中使美方的合理關切得到逐步解決。

雙方工作團隊將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原則共識,朝著取消所有加征關稅的方向,加緊磋商,儘早達成互利雙贏的具體協議。

美方版本忽視的三個內容是:

第一,從美方進口和購買的是適銷對路的商品,是中方自主的行為,而不再是買飛機大豆平衡預算的傳統模式;

第二,雙方同意相互開放市場,不是單方面的開放,而且照顧美方合理關切是在中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中完成,不是單獨根據美方的要求來決定中國的行為;

第三,中美雙方努力的方向是取消所有加征的關稅,而不是僅僅停止增加新的關稅。

將中美兩個版本加起來,基本上可以對此次領導人峰會得到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個基本的認識,大致可以概括為:特朗普懸崖勒馬,為美國爭取了90天的緩衝期。

特朗普為何懸崖勒馬

從2018年年初至今的情況看,首先需要明確這樣的一個背景:中美貿易戰是美方主動挑起的;美方在中美貿易戰的過程中提出並嘗試達到一系列非常規目標,包括用「布置作業」的方式單方面要求中國滿足要求,將中美貿易平衡問題與「中國製造2025」聯繫起來,將中美經貿問題置於中美戰略競爭的總體框架中進行考慮,並堅持認為美方可以依靠向中國的單邊施壓達到所有目標且自身無需承擔任何實質性的損失。

在此次會面之前,美國國內已初步讓特朗普感受到了什麼叫懸崖勒馬:

中美貿易逆差沒有看到顯著的收縮,反而創下了歷史新高;

特朗普最得意的記分牌,美國金融市場三大主要指數提前回吐了一年全部漲幅,美國經濟增長的窗口面臨被特朗普透支得要大幅度提前結束;

共和黨的票倉,以及特朗普的鐵杆支持者,面臨農產品賣不到中國市場的窘境,美國政府承諾的120億美元補貼距離到位還相當遙遠,而大豆已堆滿農民的穀倉。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到本年度結束時,美國的大豆庫存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約9.55億蒲式耳。大豆價格卻一直跳水,以2019年1月到期的美國大豆期貨價格為例,今年5月其價格一度漲至1060美分/蒲式耳(10.6美元),而從5月底到6月中旬,其價格出現斷崖式下滑,一路跌至870美分附近,跌幅達到近18%,9月中旬其價格甚至跌破830美分。

再加上巴西大豆期貨價格上漲,已讓石頭砸到腳面的酸爽感覺在相關人群中穩健地湧現;

至於特朗普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製造業,大的製造業確實在轉移,他們選擇離開美國,到歐洲、亞洲——特別是中國——布局自己的產業,而去美國給特朗普支持的製造業,比如郭台銘的鴻海在威斯康辛的投資計劃,已經悄悄地變成了某種笑話,不斷縮水,一如特朗普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如果按照約定兌現對中國的威脅,那就真的叫政治素人了。

顯然,特朗普並不是真的政治素人,所以他用陸戰隊第一師在朝鮮被志願軍包圍時的策略退卻了:從向北進攻,變成向南進攻。用轉180度開始進攻的措辭,掩飾了退卻或者說暫時退卻的事實。這給美國留下了90天的緩衝期。

當然,特朗普的嘴是非常硬的,他說:如果90天內沒有達成協議,那麼稅率會漲到25%。這是典型的放狠話。因為按照原來的威脅,不僅是要將現有2000億漲到25%,而且還要將剩餘的2670億美元商品一起徵稅25%。

這確實會對中國構成重大的威脅和衝擊,但是無論哪種經濟學——除了納瓦羅相信的那種之外——都會告訴人們,美國一樣要承受損失的,而且這種損失要支付的政治代價和衝擊是特朗普承受不起的。你在聖誕節來臨前試試看告訴美國民眾,因為要和中國干架,所以你們今年的聖誕禮物全部要增加一定的關稅成本?安生點過個好年吧,為了白宮團隊的身體健康,少折騰點吧。

機會不易,美方要認真珍惜

中美博弈因為納瓦羅和特朗普的人格因素,具有顯著的小雞遊戲的特質。搞過博弈論的都知道,這裡面如果兩家都莽一把,那種結局談不上什麼優不優的。中國始終沒興趣玩這種博弈,都是美國逼上來的;現在美國願意少踩一腳油門,或者說緩90天踩油門,務實積極建設地說,當然不是壞事;但如果把這種本來就理所應當的事情說得像是某種了不得的恩惠,那還真是在繼續誤判形勢了,那90天註定也就只是90天而已,不會真的改變什麼。

實話實說,此次會談,無論是程序,還是最終成果,中國方面表現出了最大限度的誠意:做出能夠做的所有讓步,但是這種讓步的邊界和底線都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不能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同時這種善意,表現在對特朗普個人及其核心決策團隊的風格特徵的最大限度照顧,沒有表現出對一些口水仗的錙銖必較。

這90天時間,如果美國願意,也是可以省下不少的,因為中國國家領導人已在2018年4月把中方的底線,通過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講話的形式充分地展現出來,依次是: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

中方希望美方表現出的誠意和善意,則是:「同時,我們希望外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我們希望發達國家對正常合理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停止人為設限,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

如果美國政府的談判團隊在工作層能夠以務實的態度對待中方的出價,相信可以為這兩個國家節約下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實話實說,就有限的信息推測,這次峰會之後,中美雙方啟動的,本質上是2018年5-6月基本談妥,但被特朗普莫名啟動關稅摧毀的談判成果。這種事情,即使是美國,也不是有無限續命和後悔重來的機會的。

此次峰會成果不易,90天緩衝期內,中美相向而行的任務,美方任重道遠,需要認真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韓媒:中國網漫來勢洶洶 韓國業界坐立不安
為了脫歐,英國和西班牙就直布羅陀歸屬達成共識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