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發人深思!美國平價品牌Payless實驗打臉品牌洗腦

發人深思!美國平價品牌Payless實驗打臉品牌洗腦

被馴服的象

 天使與魔鬼的對話

蔡健雅 

00:00/03:28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得承認我們會迷失在品牌價值的陷阱中。一件商場里無名品牌的純棉T恤可能是20元,一件Nike的T恤可能是200元,一件Supreme的T恤可能是1000元。或許材料做工確實有差異,但價格上的差距遠遠超過了材料上的差距,而這些溢價便是所謂品牌價值的體現。

兩天前,美國著名平價鞋類品牌Payless進行了一項實驗,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套營銷方案,它們將一家門店做成「Palessi」:一個Payless自己編造的高端品牌,其實根本不存在。在精心將門店布置成一個看似高端品牌的門店後,Payless邀請了一眾所謂的時尚潮人前來參加門店的「開業」。

不過,在這家「高端」門店中售賣的不是任何昂貴產品,而是Payless中那些人人負擔得起的鞋,正常價格不過就是幾十美元。在「開業」活動中,Payless將所有櫃檯上的鞋做了貼標處理,並給每雙鞋標上了奢侈品級別的價格。諸如上圖,這雙高跟鞋標價400美元,是這雙鞋原本價格的1800%。毫無疑問,這就是要測試所謂時尚潮人是否會因為高標價和「高品牌定位」為這些鞋買單。

果不其然,各路所謂時尚潮人不只為這些真實價格僅僅幾十美元的鞋大掏腰包,更對它們讚不絕口:「鞋型很經典」、「材料很高級」、「花紋很別緻」... 顯而易見,在他們眼中,價格決定鞋,而非鞋本身的品質決定價格。

在被告知真相中,這些所謂時尚潮人反應十分尷尬與驚訝。Payless隨後全額退還了顧客們在這次實驗中支付的高價,並且免費贈送了他們所買的鞋。該實驗被包括ABC News在內的美國主流媒體報道,作為一場Payless對於自己的品牌營銷是相當成功的,不過這顯然提醒了人們一個嚴重的社會現象:不少人消費時已經不顧產品本身如何,而是有「貴就是好」的想法。

在球鞋界里許多東西未嘗不是這樣,就拿幾乎人盡皆知的Balenciaga Triple S來說吧,自從這雙鞋誕生開始,我一直覺得它長得丑。但品牌給它冠以了「時尚」、「潮流」之名,它便成了「時尚」與「潮流」,許多人開始去跟這波風,即使他們中不少人自己都覺得這鞋丑。如今浮躁的社會,太多人缺少「我即潮流」的膽魄了。

說說最近再發售的adidas Yeezy 350 V2 "Zebra"吧,一雙曾經炒價接近五位數的鞋。首先,我一直都是反Yeezy的,我絕不會穿上任何一雙Yeezy,因為我認為它單純是飢餓營銷的產物,要說哪裡好,就是揭露了許多人的本性。如今再發售之後,網路上竟然開始有了2016版本比2018版本更好的聲音。兩個版本之間的區別存在嗎?存在,包括鞋盒、外底、後跟、鞋面都有些許不同。但這個區別足以差幾千人民幣嗎?不存在的,儘管我認為這雙鞋去掉炒作本身就是一副鴨蹼。

有人以為買了某雙鞋就能成為潮人,不可能的。錢從來都不是判定商品好壞的標準,品牌價值大多只是給心理加分而已。一個人的氣質、談吐、涵養、儀錶才是讓別人真正欣賞的東西,只要衣物和鞋類保持體面,別人自然會敬重你。奢侈品的存在是合理的,但一個人是不會因為有了某件奢侈品或輕奢品從而產生境界上的提升的,可惜很多年輕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再說狠一些,現在不少所謂的「時尚潮人」也就知道LV、Louis Vuitton、Balenciaga、Gucci這種我奶奶都知道的牌子,至少我所見的許多人是這樣。真要買奢侈品顯逼格就別搞得跟大眾一樣,買些冷門奢侈品牌,別整得自以為一身潮其實就是一行走的爆款模特。

品牌價值固有其存在的意義,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衣物鞋類都不過是實用品和消耗品罷了,與品牌價值關聯甚微。這個道理放在實戰鞋上也是一樣的,我樂於嘗試冷門品牌的產品,只要功能性到位,我才不管它是哪個牌子。前不久的四維教學:三分鐘教你如何高效提升中距離投籃視頻中,我所穿的是Brandblack的J Crossover 3,而那是我近期最享受的打球體驗之一。溫瑞安武俠中的關七說過:「我說我是誰,我便是誰」,請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行自己的道。

「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

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

了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維鞋評 的精彩文章:

四維教學:三分鐘教你如何高效提升中距離投籃

TAG:四維鞋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