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張靈甫的「整編74師」是個什麼樣編製?與軍有何區別?

張靈甫的「整編74師」是個什麼樣編製?與軍有何區別?

1946年元旦,整編第74師還叫第74軍(同年3月,「軍」改編為「整編師」),擔任首都南京的衛戍部隊,號稱御林軍。這一天新年,蔣介石帶著一眾軍政大佬(包括何應欽、陳誠、白崇禧和全國各綏靖區的頭頭腦腦們),前往第74軍觀摩學習。在這裡,蔣介石講了一句話,算是為國軍「五大主力」的大部分正名分:「新一軍、新六軍、第18軍、第74軍作風頑強,功勛卓著,最為國人欽佩,而74軍又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整編74師恢復為74軍後,一度只有2個師,兵員還不如整編師時期多。雖然恢復為軍後,每軍定編可以達到35000人,但是多數軍都達不到這一標準,很多軍實際戰鬥人員人數還不如整編師初期,戰鬥力當然也就更不行。

國民黨標準的整編師就是,三個旅六個步兵團的,總計26000人。兩個旅四個團的,20000到22000人。至於說,整編到1萬5的,那是和平後的遠期目標,取消了旅之後的情況。所以,國民黨的整編師和軍更接近,基本上就是一個軍壓成一個整編師,連序號都不變。

由於內戰全面爆發時,只整編了路南的部隊,路北部隊仍然使用軍的番號,每師下轄3個團。後來,這部分部隊繼續參加後續整編,雖然番號改稱整編師,但是下屬旅並未壓縮掉一個團。究其原因,這個時候,改回三團制的呼聲,已經很高了,所以就直接保留了三團制。第五軍,第八軍都是這種情況。如第八軍在第二期魯中會戰開始時,還是稱第八軍,到會戰結束時,已經稱整8師了。這個番號持續時間不長,1948年,又改稱第八軍了。

(這是一師三團時期的編製,可以看到全師一萬多人,每團三千多人,後來壓縮到全師9000多人,再壓縮成兩團制整編旅,約7500到8500人,由於少了一個團,剩下的兩個團反而更充實了,當然有的部隊一直不滿編,那別是一回事兒)

74師,雖然號稱全美械,但是到孟良崮戰役時,已經是一隻國,美,日械都有的部隊。其中重火力,衝鋒槍,主要是美械,步槍已經換為國械,同時還有少量日械,這些日械可能繳獲自日軍,也可能從解放軍那裡得到的,私下截留給補充人員和後勤輔助人員使用,也有用來加強分隊火力的,比如華野就在孟良崮繳獲不少歪把子機槍。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雖然74師,國,美,日重機槍都有,但從1947年大眾日報照片上看,還是以美式1919風冷機槍為主,因此不存在重機槍缺水普遍打不響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香斯喬 的精彩文章:

「遼寧艦」航母艦體壽命僅剩10到15年,如若退役將去往何處?
美軍進攻伊拉克時,只堅持了42天,這能讓我們明白什麼道理?

TAG:花香斯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