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6的隱身功力都體現在哪裡?看看它的「黃金座艙蓋」就知道了

殲16的隱身功力都體現在哪裡?看看它的「黃金座艙蓋」就知道了

近日駐渝空軍某部為慶祝人民空軍成立69周年特舉行開放活動,該部新裝備的殲-16雙座重型多用途戰鬥機進行了近距離地面展示和飛行表演,一補該機未能參加2018年第12屆珠海航展的遺憾。

根據微博網友@FSA神無發布的現場照片,該部部分殲-16戰鬥機採用了最新式樣的低視空優塗裝,機身表演的機徽、警告標示、編號等都採用去除色彩的低調灰色予以表現,就連機鼻雷達天線罩也為更利於目視隱身的中間灰色。這是殲-16低視灰塗裝首次高調公開亮相,該機是繼殲-20之後我國空軍第二種採用低視塗裝的戰鬥機。

雖然現代空戰已經向超視距方向發展,交戰雙方飛行員在還未能目視發現對方的情況下就往往通過中距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分出了勝負,但視距內空戰仍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空戰模式。在這種戰鬥中,戰鬥機的低視空優塗裝能有效降低被敵方飛行員目視發現的概率,並在劇烈機動中干擾其判斷。

除了時髦的低視塗裝外,殲-16的黃金鍍膜座艙蓋也是一大亮點,說明該機已經採用座艙蓋氧化銦錫(ITO)金屬鍍膜技術來降低雷達截面積(RCS)。戰鬥機座艙歷來都是日入射雷達波的強雷反射源,這是因為座艙是一個相當於角反射器的空腔體結構,內部還存在雜亂無章的設備和飛行員。因此在座艙蓋上蒸鍍上一層金屬膜能有效阻擋雷達波,避免強反射。

除了鍍膜座艙蓋之外,殲-16應該還採用其他局部隱身技術來降低RCS,例如在進氣道側壁和翼根、垂尾和平尾的直角交界、進氣道內部塗覆吸波材料來吸收入射雷達波。該機甚至可能採用頻率選擇表面(FSS)超材料來製造其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雷達罩,這種材料只能讓過自身雷達發出的電磁波透過,完全阻擋其頻率電磁波,所以能夠消除雷達天線的強反射。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殲-7戰鬥機隱身改進測試中,成飛就成功測試了這種雷達罩材料。

蘇-27採用直通式進氣道導致入射雷達波能直視發動機正面風扇,造成強反射,為了解決這個缺陷,殲-16的WS-10發動機應該會對壓氣機葉片進行鐵氧體吸波塗層處理,避免在進氣道內增加會降低推力的雷達屏障。

可以肯定的是,通過局部隱身改進後的殲-16在前向RCS上會比蘇-27大幅降低,參照具有類似局部隱身改進的蘇-35戰鬥機,殲-16的前向RCS有望從蘇-27的10-15平方米降到3平方米,僅相當於一架中型戰鬥機。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報道 的精彩文章:

10年艱苦卓絕,土耳其終於成功山寨了韓國的K2主戰坦克
俄5代機研製血淚史,蘇57和這具金屬骷髏還有段不得不說的故事

TAG:軍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