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和尚胖道士瘦?來聽聽孫悟空在五庄觀是怎麼說的

為什麼和尚胖道士瘦?來聽聽孫悟空在五庄觀是怎麼說的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和尚都是一個個肥頭大耳,白白胖胖的福相,道士則是瘦骨嶙峋,手捧拂塵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但不管是道士還是和尚,都要持戒吃素,為何在我們的印象中卻是截然相反的體態形象呢?

首先不能否認的是這種說法帶有一點點的偏見,許多都是電影或者是電視劇中的形象造成的,但總體上來說,和尚確實要比道士胖不少,並不是說和尚偷偷吃了肉,最主要的還是兩派文化上的差異。

我們口中的和尚一般都屬於禪宗,像少林武僧那樣的除外,大多數的僧人每天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坐禪冥想,像之前寺廟裡的和尚還需要劈柴挑水,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光是對我們普通人,對這些出家人的生活影響也是很大的,方便的生活中,和尚就有了更多誦經坐禪的時間。

這就成了和尚普遍胖的原因之一,不信你一天到晚的坐著一動不動試試?天長日久不胖才怪。而道士則不同,道士雖然也有靜坐冥想,念經吃齋,但同時他們也要修行動功,比如說站樁打拳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太極拳。

說到這又不得不提道士的養生之法,相比於和尚,道士明顯更注重養生,追求長命百歲,如此又凸顯出佛道最根本的區別問題,就是佛家講究的是因果,所以看重的是來生,而道家主張性命,追求的是今世,故而更注重長壽,有一句話說得好,今生不向此生渡,更向何處渡此身?

因為養生文化上的差異,道士瘦一些自然很正常,而且佛家認為胖乃是一種福相,要不漫天諸佛的形象個個都是肥頭大耳的?

除此之外,《西遊記》中倒有個橋段,孫悟空在書中可不止牛魔王一個兄弟,許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鎮元大仙也是他的兄弟之一,而二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二人的結交也正符合吳承恩佛道交融的思想。

鎮元子是地仙之祖,住在五庄觀,院子里有一棵開天闢地的靈根,就是人蔘果樹,據說此樹每萬年才能一收,一次只能收穫三十枚人蔘果,吃一個可多活四萬七千年,聞一聞增壽三百六十歲(那我不吃,一天問到晚吧),而鎮元子本人被寫的神乎其神,地位在道教中極為顯赫,儼然有與三清平起平坐的勢頭。

唐僧一行人出來五庄觀,見觀內有花園和菜園,而孫悟空在偷人蔘果的時候見到了菜園,不由譏笑道:「他也是個自種自吃的道士」,孫悟空這無心的一句話,卻恰巧能解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這個問題。

這句話中用「也」,說明其他的道士也是自種自吃,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一般道士過活除了香火化緣,還要自給自足,這又要扯到了兩家的文化,自從佛教傳入中土以來,石頭便越來越大,反觀道教也有興盛的時候,但香火總不如佛家,諷刺的是道家在開山收徒這方面可以用「佛性」來形容,顯得更加的淡泊名利,更喜歡閑雲野鶴,因此在我們的印象里總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佛教則不同,其信眾之多也就代表著香火之多,完全沒必要自給自足,天下名山多僧少道,這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昆崙山被稱為萬山之祖,為何歷代皇帝沒人在山上修墓?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