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崇煥斬毛文龍功成身退,最強的手段是利用崇禎,玩一出狐假虎威

袁崇煥斬毛文龍功成身退,最強的手段是利用崇禎,玩一出狐假虎威

向敬之

崇禎二年(1629)五月,薊遼督師袁崇煥以閱兵為由,赴雙島視察。

袁帥此行,是帶著目的而來的,即除掉毛文龍。

毛文龍,官拜平遼總兵,但被加了左都督銜,正一品。他的資歷老,萬曆三十三年就被人舉薦到遼東老大、寧遠伯李成梁帳下,並取得遼東武舉第六名的好成績被封為百戶,迅速升遷,歷千總、守備、都司,受遼東巡撫王化貞喜歡,被晉陞為總兵官。

但是,時任薊遼督師熊廷弼不喜歡他,因為他與王化貞走得近。

天啟五年,廣寧慘敗,熊廷弼因不及時救援而被追查主要責任,傳首九邊。不戰而逃該負主要責任的王化貞,因為抱上了魏忠賢的粗腿,下獄待罪。

毛文龍沒有受到影響,還被逐漸加升至左都督,這是明朝武官序列中的最高級別。不但如此,他還因軍功受賞將軍印、尚方寶劍。他恃功驕縱,是一個不好合作的軍閥,唯有向以大局為重的登萊巡撫袁可立與之搭配,絕佳組合,相得益彰。

好景不長,袁可立為毛文龍向朝廷索要巨額軍費,被朝臣進言,調離登萊。毛文龍割據一方,武夫治鎮,無人能御。

崇禎即位後,重新起用曾取得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的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遼東,兼督登萊、天津軍務,也有書生意氣,對老前輩毛文龍恃功裝老大、聽宣不服管、要錢不賣命的做法,很是惱火。

袁崇煥斬毛文龍功成身退,最強的手段是利用崇禎,玩一出狐假虎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袁崇煥

於是,就有了袁帥視察、意在拔毛的一場戲上演。

老袁以酒宴套近乎,玩請君入甕。

時機一到,袁帥拍案而起,為毛文龍總結了殺降冒功、私通敵國、輕取南京、組織家軍、劫掠百姓、強娶民女等罪行:「爾有十二斬罪,知之乎?」(《明史·毛文龍傳》)

尤是其中有句送大量金銀進京,拜魏忠賢為父,在島上為之塑像加冠冕,這是崇禎帝剛處死魏忠賢、大興除閹政治運動的最大忌諱。

雖然不少誇大其詞,但毛文龍屁股也不幹凈,「喪魂魄不能言,但叩頭乞免」。

因此,有一個疑問:毛文龍為何不臨危反擊,殺了袁崇煥?

雙島是毛文龍的地盤,卻被袁崇煥客場行兇。

一、袁崇煥以遼東督師兼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帶著閱兵的名義來到雙島。雖然毛文龍割據一方,不喜朝廷派人來到自己地盤指手畫腳,但袁崇煥是他的頂頭上司,故而以上賓之禮接待,為之安排酒席和行樂。毛文龍還寄望袁督師能及時如量地補給糧餉。

二、袁崇煥雖為督師兼尚書,加太子太保,不過正二品實職加從一品虛銜,而毛文龍是左都督銜的總兵官,軍功卓著,有直賜尚方寶劍,加之在自己的地盤,沒有料到經常同他飲酒至深夜的袁崇煥另有陰謀。當袁崇煥提出改革營制,設立監司,惹得毛文龍不悅,但毛文龍不曾料想袁崇煥有備而來,早生殺機。

三、袁崇煥欲殺毛文龍,是深知毛文龍恃勢驕縱,但不會謀逆反明。當他突然假崇禎帝的名義,宣布毛文龍所謂十二款可斬之罪時,雖無有力的證據,但毛文龍也不幹凈,自知理虧,而磕頭求饒,直接給了袁崇煥迅速斬殺毛文龍的借口。袁崇煥決計斬殺毛文龍時,布置了有效兵力,而禁止毛文龍的部下入帳。

四、袁崇煥帶著皇帝的聖旨,這是毛文龍最大的顧忌。毛文龍雖然驕縱跋扈,但他還是忠於大明王朝,不想事態擴大化,牽連家族。崇禎新近即位,能夠鐵腕處死魏忠賢和打擊勢強人眾的閹黨集團,足見不無手段。

袁崇煥斬毛文龍功成身退,最強的手段是利用崇禎,玩一出狐假虎威

袁崇煥矯詔斬殺毛文龍

當然,袁崇煥也顧忌在毛的防區,於是玩障眼法:「請旨曰:『臣今誅文龍以肅軍。諸將中有若文龍者,悉誅。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誅文龍者誅臣。』遂取尚方劍斬之帳前。」(《明史?毛文龍傳》)

袁帥雖是毛帥的頂頭上司,但論品級,卻低了一個檔次。

明末尚方寶劍太多,相互對抗,相互角力,狹路相逢快者勝!

袁崇煥純屬未經請示,擅權矯殺,但他打出了皇帝的旗號。

封建專制時代,即便皇權式微,但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毛文龍驕恣浮誇的同時,還是忠於大明王朝的。後來,傳說他有七封寫給皇太極的媾和信,也是捏造的。

袁崇煥斬毛文龍功成身退,最強的手段是利用崇禎,玩一出狐假虎威

崇禎帝朱由檢

況袁崇煥為毛文龍臚列的罪狀,還是有一定的蛛絲馬跡,更有私通敵國、覬覦陪都、投效閹黨、加魏冠冕,都是株連九族的大逆之罪。既然袁帥抬出皇帝的追責,部將們懼怕受牽連,唯恐避之不及。

他們不知道袁帥,也是麻著膽子,矯詔行事。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還得穩定軍心,用心安撫毛文龍的部眾,繼續外強中乾地做出新的人事安排,任命副將陳繼盛代理統轄,並說不搞牽連:皇上只殺罪大惡極的文龍,其他人無罪。

毛文龍麾下健校悍卒數萬,忌憚袁大帥的虎威,更忌憚他手把尚方口稱旨的假借皇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清太祖首戰大明朝,本想利誘一小人物,卻不知得一大軍師不花本錢
祖大壽為大清帶去一大批能臣,乾隆卻把最佳貳臣獎頒給他的一小將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