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年時間發展成尿毒症,醫生無奈:他走錯了這四步

3年時間發展成尿毒症,醫生無奈:他走錯了這四步

46歲的李烈(化名),半年前因為突發的急性心梗到醫院做冠脈支架手術,手術前醫生髮現李烈的腎功能出現異常,血肌酐數值偏高,在完成手術後,醫生提議他再去腎內科看看,可由於沒有任何不適,這個建議在李烈出院後被拋諸腦後。

直到兩天前李烈感到胸悶、氣短,懷疑心梗發作趕緊被送到醫院就診,可一查血肌酐高達622μmol/L,血鉀高6.5mmol/L,是嚴重的腎衰和高血鉀症的表現,心內科醫生直接把他轉到了腎內科。

這是他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看腎內科。

情況再經過詳細檢查後,更加糟糕,天津市泰達醫院腎內科主任李青教授介紹,李烈血壓很高,雙腎已經出現萎縮,根據腎功能的分級,GFR<15ml/min為慢性腎臟病5級,也就是通俗說的尿毒症。

3年時間發展成尿毒症,該怪誰?

醫生都不敢相信,才剛進入中年就患上尿毒症,最後一一分析李烈的病情後,發現他做錯了太多事!

(1)忽視病史:

李烈因為心梗的原因來過多次醫院,在他的病史中卻從未提及自己得過腎炎,直到尿毒症出現後,才想起自己小時候得過腎炎,又複發過兩次,由於病情「好轉」,此後就沒有在重視和複發,此為第一錯。

(2)忽視高血壓

李烈在20歲的年齡就出現了高血壓,由於父母也是高血壓患者,所以他認為自己是遺傳導致,也沒有及時服用降壓藥,直到近年來出現身體不適後,才間斷性的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和「富馬酸比索洛爾」治療,血壓控制的一直不理想。

李青表示,對於年輕就出現高血壓的癥狀,常與某些疾病相關,例如慢性腎炎、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都可以引起繼發性高血壓,所以一般對於40歲以前就出現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仔細篩查病因。

按照李烈的情況,極有可能是因為腎炎導致高血壓,不但不用藥控制,還靜靜等待腎衰的發生,此為第二錯。

(3)忽視血肌酐升高:

半年前手術時發現的血肌酐升高,很有可能是李烈最後的挽救機會,可卻被他忽視了。

李青指出,一旦出現血肌酐升高,則意味著腎臟病進入了中晚期,更加可惜的是3年前,李烈就在健康體檢中發生了血肌酐升高,當時為126 μmol/L,腎功能已經不正常了。

可他對此採取的方式是去某診所找「名醫」服用中藥治療,用了兩年半直至發生心梗,此為第三錯。

(4)忽視對血壓的控制:

正常來說,即使出現腎功能損害,等真正到尿毒症也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而李烈的發展時間僅為短短3年,其中導致病情加速惡化的主要原因出在高血壓的控制上。

據統計,若慢性腎病患者血壓持續超過160毫米汞柱,GFR下降速率為每年12-14毫升/分鐘,此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此為最後一錯。

出現這些癥狀,都是腎臟出問題的「信號」

嚴格來說,尿毒症不是一個病,是所有慢性腎臟病的最終結局,腎臟出問題期間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癥狀出現,如果能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完全有可能避免走入尿毒症的「深淵」。

李青教授提醒:下面的癥狀、表現提示腎臟出問題了:

1、水腫:水腫是腎臟病患者的最典型的癥狀表現,最常出現的水腫部位有眼臉、面部和下肢。

2、蛋白尿:蛋白尿指標只能在尿檢中發現,但如果日常尿液中出現啤酒花似的泡沫、經久不散,需懷疑蛋白尿指數出現問題。

3、血尿:血尿的出現,第一個要懷疑的就是腎臟疾病,其次是前列腺等疾病造成。

4、高血壓:無論是繼發性高血壓還是原發性高血壓,都與腎臟病扯上聯繫,因此要額外注意,定期進行微量白蛋白檢查。

5、血肌酐增高:也就是常說的腎功能異常,但有一點要留意,血肌酐正常,也不意味著腎臟正常。

6、尿量改變:少尿、多尿、夜間尿液增多都需注意。

7、貧血:營養情況正常下,還有貧血的出現,需排除是否為腎性貧血。

8、反覆發生的骨折:腎功能受損以後,將導致鈣吸收障礙,而且丟失增多,就會出現缺鈣、高磷、骨質疏鬆等一系列問題。

太多的尿毒症患者,錯誤的認為只要身體沒有不舒服,就不會有問題,最後延誤了病情,後悔莫及,李青建議,每一個癥狀或每一個體檢一次都有可能背後隱藏著重大的疾病,需要讓專業醫生幫忙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帕金森不再是「老人病」?不管老少,有這些癥狀都要去醫院
百香果七個好處老少都誇!但這一類人不可多吃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