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6年的吉林延邊,70張珍貴的影像瞬間!

老照片中的華夏|1926年的吉林延邊,70張珍貴的影像瞬間!

原標題:老照片中的華夏|1926年的吉林延邊,70張珍貴的影像瞬間!

上個世紀上半葉,日本侵略者為吞併中國,派出情報人員以探險和學者的名義,拍攝大量中國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於1924年至1944年間出版成《亞東印畫輯》,總計2000餘張,這些照片的很多景觀和人文瞬間早已消失,對我們了解民 國時期的中國,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為讓更多人回望祖輩生活過的華夏大地,《圖游華夏網》特別製作《老照片中的華夏》系列圖記,本篇照片均來自吉林延邊地區。


21回第4張(1926年4月出版),位於敦化附近的原始森林,採伐樹木的工人在林中搭建有木屋,白雪覆蓋林間,兩位伐木人正在門外,屋前地上,有一頭小豬和蔬菜,供山中食用。


21回第5張(1926年4月出版),位於敦化境內的梧松砬子山(今大砬子山),從高處俯瞰,遠方是樺甸方向,分布著廣袤的林海,是土匪馬賊的棲息地,林間的白地為積雪覆蓋的平地,是種植的鴉片。



93回第1張(1932年4月出版),延吉縣的局子街,光緒即位的前幾年,中國遇到稱為「丁戊奇荒」的大災荒,關內災民大量湧入東北,清政府遂允許開荒並設立開墾局,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設立延吉廳,民國間的1912年改為延吉縣,圖中街道兩邊商鋪招牌林立,路上馬隊穿行。



93回第2張(1932年4月出版),位於今龍井市的開山屯(今龍井市),圖們江對岸為朝鮮的上三峰,圖中一列火車正行駛在圖們江橋上,這條鐵路為中日官商修建的天圖鐵路(從天寶山到今開山屯)。



93回第3張(1932年4月出版),當時龍井村(今龍井市)的日本街,幾輛牛車載滿柴薪,行人身穿厚厚的棉衣,在街道上往來。



93回第4張(1932年4月出版),龍井村(今龍井市)的集市日,來自四面八方的百姓,聚集一處,買賣所需的物品,近處的攤位上,幾串糖葫蘆正等人購買。


93回第5張(1932年4月出版),龍井村(今龍井市)的集市場景,身穿黑衣的是漢族商販,白衣的是朝鮮族百姓,選購著所需的日用品。



93回第6張(1932年4月出版),位於今龍井市境內的天寶山,原名為紅石砬子,儲藏著豐富的有色金屬,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當時琿春總墾局官員發現礦脈,後官辦採礦冶銀,當獻銀至慈禧時,礦山被其命名為「天寶山」,日本搶佔東北後,礦藏被日本人大肆掠奪。



93回第7張(1932年4月出版),位於今龍井市境內的老頭溝,是天圖鐵路的終點,周邊煤炭儲量豐富,圖中是當時朝鮮族百姓為主的一條街。



93回第8張(1932年4月出版),位於今龍井市境內的一處朝鮮族農戶,依山而建茅草土屋,屋前的晾衣架上,曬滿了白色衣服,屋角的煙囪炊煙升起。



93回第9張(1932年4月出版),位於今龍井市境內的頭道溝,又名山河鎮,地處海蘭河上游,清朝晚期,因朝鮮境內多次遇到大災,很多災民為了生存,便越過圖們江來到延吉開荒種地,圖中的農田土地肥美,一望無際。


93回第10張(1932年4月出版),位於今安圖縣境內的明月溝瓮聲砬子(現為明月鎮),東北抗日史上的「瓮聲砬子事件」就發生在這裡,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的12月7日,日本兩個測量人員強行在軍事要地活動,登爬炮台被守衛的中國士兵擊斃,後來駐守的吉林省防軍第277團3營被我黨策反,走上抗日道路。



94回第6張(1932年5月出版),位於敦化附近的牡丹江畔,幾個伐木工人將從山林中砍伐運來的整木切削平整,以便於編筏運輸。



94回第7張(1932年5月出版),敦化附近的牡丹江上,加工好的方木,放置在馬拉雪橇上,運往前方。



108回第1張(1933年7月出版),當時的灰幕洞,滿語為「山稜子」之意,1933年改名為圖們,也就是如今的圖們市,片中街道店鋪眾多,小攤販在路旁支起貨攤,百姓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右前方的一處牌匾寫有「大興理髮館」的字樣。



108回第2張(1933年7月出版),俯瞰灰幕洞(今圖們市),日本侵略東三省,為了攫取資源,建設了敦圖鐵路,通至朝鮮北部港口,方便直達日本的本土,圖們因而成為交通要地,從一處荒涼的小鎮逐步發展起來。


108回第3張(1933年7月出版),站在高處,遠眺灰幕洞(今圖們市)的城景,嘎呀河在此注入圖們江。



108回第4張(1933年7月出版),位於灰幕洞(今圖們市)與朝鮮咸鏡北道南陽的圖們江上,建有一座跨國鐵路橋,由敦圖鐵路通往朝鮮羅津港。



108回第5張(1933年7月出版),灰幕洞(今圖們市)境內圖們江上的國際鐵橋,1932年8月建造,長420米,有20個橋柱,當年竣工,對岸是朝鮮的南陽。



108回第6張(1933年7月出版),位於灰幕洞(今圖們市)的圖們江,岸邊停靠了來自上游的木筏,江中間幾艘船載人而來。



108回第7張(1933年7月出版),在朝鮮南陽境內的一條鐵路,延申至前方隧道,圖們江隔開中朝兩國,左岸山山水水就是中國的土地,江水下流3公里便到達如今的圖們市區。


108回第8張(1933年7月出版),開山屯(今龍井市境內),圖們江兩岸綠樹蔥蘢,沿河而建的房屋密集,街道上可見零零散散的百姓。



108回第9張(1933年7月出版),俯瞰開山屯車站,作為天圖鐵路的終點站,通過圖們江鐵路橋連接著對岸朝鮮。



108回第10張(1933年7月出版),原圖註明為朝鮮南陽與中國開山屯中間位置的圖們江支流石門子河,兩岸巨石相對正如一門,明萬曆年間,日本侵略朝鮮,其武將加藤清夫攻佔朝鮮咸鏡地區,曾從這裡經過,並度過圖們江進入當時的明朝中國。(註:暫不知具體位置位於哪國)



109回第1張(1933年8月出版),位於灰幕洞(今圖們市)附近的嘎呀河,夏日時分,河面上舟船揚起白帆,山水風光旖旎。



109回第2張(1933年8月出版),正在修建中的圖們火車站,位於站屋腳手架上有工人在施工,站前一群人正在挖溝。


109回第3張(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圖們市)的城市建設場景,因鐵路的修建開通,從一處小鎮慢慢發展,人口逐漸增多,民宅也大量開建。



109回第4張(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圖們市)的偽滿洲國稅關,與日本人侵佔朝鮮設立的南陽稅關隔江而對,左側飄起的旗幟為是偽滿洲國旗,岸邊還有一處寫有「注意」的告示欄,守衛正在檢查過往百姓的行李。



109回第5張(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圖們市)附近的江岸,堆積著從上游運來的木材,因為城市建設的需要,當時木材加工場就地加工,用於蓋房之用,圖中工人眾多,一起勞作。



109回第6張(1933年8月出版),圖們江上,來往兩國的渡船,一直一來是灰幕洞(今圖們市)與朝鮮南陽兩地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圖中兩艘渡船,大小不等,人們站在船上,擠在一起,連自行車也一起過河。



109回第7張(1933年8月出版),在布爾哈通河上修建的鐵路橋,連通著圖們到佳木斯的鐵路,兩個守衛模樣的人坐在岸邊聊天,簡易橋中,幾人正行走其上。


109回第8張(1933年8月出版),灰幕洞(今圖們市)附近的圖們江畔,因為修建鐵路,利用渡船運送著各項物資。



109回第9張(1933年8月出版),位於灰幕洞(今圖們市)附近的嘎呀河畔,幾位中國士兵,站的筆直,正在敦圖鐵路建設工地上守衛,已防止土匪侵擾。



110回第1張(1933年9月出版),位於敦圖鐵路線上的延吉火車站。日本人借鑒了弗蘭克· 勞埃 德· 賴特的有機建築理論,突出建築與環境的有機融合,將延吉站修建成草原式住宅的建築風格。



110回第2張(1933年9月出版),明月溝全貌,位於今安圖縣明月鎮。



110回第3張(1933年9月出版),日本侵略者為了攫取中國東北的資源,修建敦圖鐵路,在明月溝(今安圖縣明月鎮)為死亡的72名修路人員建了一座碑。


110回第4張(1933年9月出版),位於敦圖鐵路上的橋隧,為整條鐵路的第八遂和第十六橋。



110回第5張(1933年9月出版),敦圖鐵路沿線的五虎頂子地帶,溪流在山間流過,山崖臨水,風光迷人,而鐵路正沿著山勢彎曲而建。



110回第6張(1933年9月出版),敦圖鐵路沿線,位於延吉站與磨盤山站之間的一處地點,一池深潭,如同碧玉,鐵道順著水邊向前延申,消失在群山之中。



110回第7張(1933年9月出版),初秋時節的哈爾巴嶺,早晨的霧氣在草叢中瀰漫,兩個當地百姓,身穿白衣,走在小路上。



110回第8張(1933年9月出版),敦圖鐵路沿線,依蘭溝河口附近的風光,山巒起伏,河水奔騰,穿行奇崖之間。


110回第9張(1933年9月出版),敦圖鐵路沿線的延吉境內,位於榆樹川站與茶條溝站之間的布爾哈通河,一處巨大的山峰,當時稱為白磊砬子,是整條鐵路線上最難施工的路段。



110回第10張(1933年9月出版),延吉境內敦圖鐵路上的朝陽川火車站,位於朝陽川鎮,因地處朝陽一馬平川而得名。



111回第1張(1933年10月出版),從高處遠眺延吉城區,布爾哈通河畔,一片廣闊的沃野,滿是收穫的痕迹。



111回第2張(1933年10月出版),位於延吉的一處田地,農民正在割粟,去殼後稱為是小米,是當時東北的一種重要糧食作物。



111回第3張(1933年10月出版),位於延吉的一處朝鮮族百姓村落。



111回第4張(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境內,在一處朝鮮族百姓生活的村落,依坡而建的草房旁,兩個孩子正在玩耍。



111回第5張(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境內朝鮮族百姓生活的村落,各家各戶的房屋在谷底錯落而建,大塊的耕地沿著緩坡種植著農作物。



111回第6張(1933年10月出版),延吉的農村,這間朝鮮族百姓居住的房屋,較為寬敞,家中還有一匹馬和車,房子主人和主婦,身穿白衣,在陽光照耀下,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111回第7張(1933年10月出版),1920年10月2日,位於琿春的日本領事館被身份不明人員焚燒,日本人被打死打傷幾十人,日本侵略者藉此出兵,事後分析極可能是日本人為蠶食中國東北地區而自導自演,圖中是日本人在延吉城區的本願寺後方建立所謂的「間島事變紀念塔」,又成為日本侵略行徑的見證。



111回第8張(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城區的一處街道,兩旁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迎面而來的馬車馱著貨物,左邊一位中年婦女走了過來。



111回第9張(1933年10月出版),延吉城內的一處市場,來自各地的百姓,聚集起來,人頭攢動,在露天的攤位前,購買所需的用品。



111回第10張(1933年10月出版),位於延吉城郊西邊的河面上,河水淺流,洗衣物的婦人沿著水畔洗滌,一輛牛馬車正拉貨過河,當時的馬賊為患甚烈,遠處的群山就是其活動的巢穴。



138回第1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境內,沿著琿春河上游四十里左右的北岔子採金場,這裡的河床出產砂金,被日本人所控制。



138回第2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的北岔子採金場,四個勞工正合作,將錐管敲入地下取土,再分析不同土層的含金量,確定挖掘方案。



138回第3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的北岔子採金場,當試掘確定了含金豐富的砂層後,進入正式的開採階段,採礦工將挖好的砂土,通過水的衝擊,形成礦砂再裝入軌道車運送。



138回第4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的北岔子採金場,利用機械的砂金洗礦機對礦砂進行洗礦作業。



138回第5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的北岔子採金場,正在運行的洗礦機,利用電力抽取的水衝擊著礦石和礦砂,幾個工人在操作,中間戴平帽的應是一個管理人員。



138回第6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的北岔子附近的一處農家,一個農民站在牛車旁看著鏡頭,遠方的霞光從老爺嶺的山巒照了過來,早晨的霧氣,瀰漫山間。



138回第7張(1936年1月出版),位於琿春的北岔子附近,一些貧窮的朝鮮族百姓,在土坡中掘洞成屋,上面再搭建草棚,圖中一個農民正坐在土坡上。



141回第1張(1936年4月出版),位於琿春縣城的鎮定門,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在此設琿春協領,第二年開始建城,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城樓牆上,張掛了4張「紅錫包」牌的香煙廣告,幾位百姓正從門洞中走過。



141回第2張(1936年4月出版),琿春城內的一處書店,名為「中書堂」,店門右側的豎匾寫有(偽)「文教部審定 滿洲國小學校教科書代理店」的字樣,書店外還有攤販設攤。



141回第3張(1936年4月出版),琿春城內,遠處的城門隱約可見,右側的木道上,前方走來幾個年青女子,步態意氣風發。



141回第4張(1936年4月出版),位於琿春城內的一處商鋪招牌,上面刻有形象生動的人物對飲圖案,中間的四個大字是:「東盛燒鍋」。



141回第5張(1936年4月出版),位於琿春城內靈寶寺(民間俗稱西大廟),修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公元1714年,後毀於特殊年代,今為重修,門前的「甘棠遺愛」碑,是琿春百姓為紀念首任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而建。



141回第6張(1936年4月出版),延吉城內的街道,商鋪旁的電線杆林立,路上車輪印轍縱橫,左側的第一家是日本人所開的「田村洋行」百貨店,右側的第一家應是中國人開的「和盛興」百貨店,還有「兩千元的大贈品」廣告,下方一人正匆匆趕路。



141回第7張(1936年4月出版),延吉城內的六角堂,登入高處,可以俯瞰延吉全貌。



141回第8張(1936年4月出版),日本人在延吉的一處高台建立的所謂「延邊四縣殉職昭忠之碑」的紀念塔,這些人大多死於中國百姓的抵抗,又見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惡歷史。



141回第9張(1936年4月出版),位於敦化城內的一處街景,一輛牛車,兩頭牛正拉著車,上面裝著一隻大桶。



141回第10張(1936年4月出版),敦化城內的街景,道路平闊,幾人正慢悠悠的走過,店鋪招牌眾多,可見「華東百貨店」、「增源老金店」的字樣。


需要高清原圖請網路搜索「圖游華夏網」自行下載。


本專輯已經完成75座城市的老照片,見下方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游華夏網 的精彩文章:

TAG:圖游華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