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訴說生死相隔81年的痛楚!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後人舉行家祭

訴說生死相隔81年的痛楚!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後人舉行家祭

原標題:訴說生死相隔81年的痛楚!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後人舉行家祭



今天上午9點,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余昌祥和家人一起參加此次家祭。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也叫「哭牆」,上面每一組名字的背後,都是一次次的家破人亡。12月3日上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余昌祥和家人一起參加此次家祭。


//


石秀英:81年了,父親在我心裡一直不曾離去


//


石秀英老人在進行家祭。


石秀英老人92歲,81年前,她的父親死在日軍的刀下,母親帶著她到安全區避難。為了揭露日軍在南京犯下的反人類罪行,石秀英老人曾赴日本作證,向日本民眾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今天上午,石秀英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向親人獻花、祭拜。


石秀英說,當年聽說父親被日本兵帶到了水西門集體屠殺了,她和家人曾到到水西門去找父親,發現父親身上被戳了三刀,母親痛苦地哭著。之後他們無家可歸,到了安全區里避難。「雖然和父親已經分離81年了,可我心裡,他一直不曾離去。如果沒有那場戰爭,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可以享受著天倫之樂。我希望世界和平,歷史的慘劇不再重演。」


//

余昌祥:「哭牆」上的名字成了祭奠父親的唯一寄託


//



余昌祥在家人陪伴下參加家祭活動。

91歲的余昌祥老人雖然行動不便,但是他仍堅持坐著輪椅、在女兒們的陪伴下來參加家祭活動。在女兒的攙扶下,他誦讀祭文、獻花、上香、跪拜。老人布滿皺紋的手顫顫巍巍地指著親人的名字,傾訴著生死相隔81年的痛楚。日軍攻佔南京時,他們家躲在當時掃帚巷王全勝糧行下面通往長干橋的一個大管道里。他的生父余必福在中山門外被日軍殺害,遺體一直沒有找到。


「已經過去81年了,我一直在想念他。紀念館『哭牆』上的名字成了我祭奠父親的唯一寄託。」余昌祥說,他常常把當年國家遭受侵略的歷史告訴後代,讓更多的人牢記歷史,悼念逝者,珍惜和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全媒體記者 許琴


圖片來源:南京日報全媒體記者 崔曉


編輯:南京日報新媒體編輯 劉全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莫讓失信成為人生絆腳石
「狀元大講堂」開講清宮年俗

TAG: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