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研製耗時20年,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至今仍是中國空軍主力

研製耗時20年,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至今仍是中國空軍主力

據媒體報道,近日中國空軍的殲-10和殲-11戰機進行了日常訓練。這兩種戰機都是第三代戰機(因標準不同,有時也被稱為四代機),其中殲-10是自主研製的,殲-11雖然是從國外引進的,不過也實現了國產化。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種戰機的研製和發展情況。眾所周知,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在1960年前後,中國從蘇聯引進戰機並且嘗試進行自主生產,隨後取得成功。後來中國生產的殲-7等,出口了數百架之多。但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空軍戰機性能已經大幅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在1984年立項的殲-10戰機,是中國第一次研製現代化的第三代戰鬥機。當時美國的F-16和蘇聯的蘇-27等先進戰機,戰鬥力十分強大,不管是機動性、航程還是武器系統,相比前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中國由於缺少經驗和技術,研製殲-10的過程十分艱辛。為了儘快讓殲-10研製成功,在發動機方面,殲-10初期採用的是進口的AL-31FN渦扇發動機。十年過去了,1994年第一架殲-10的原型機終於開始建造。1998年殲-10首飛,2004年正式交付空軍。殲-10戰機的研製歷時整整20年,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研製殲-10的同時,為了儘快擁有大量現代化戰機,彌補空軍裝備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中國從蘇聯引進了蘇-27戰機。這款戰機是唯一能和美國F-16相比肩的第三代戰鬥機,因此當中國空軍第一次接觸蘇-27時,感到十分的震撼。由於蘇-27的優異表現和先進性能,中國先後進口了多個批次的蘇-27,並且直接引進了生產線,進口發動機和零部件等,在國內進行組裝,就是殲-11戰機。通過組裝殲-11,積累了寶貴的戰機生產經驗,對於製造殲-10也有很大幫助。蘇-27和殲-11的批量服役,大大提升了中國空軍的裝備水平。

在殲-10和殲-11的基礎上,中國還推出了它們的升級版本。在前段時間的航展上,搭載矢量發動機的殲-10B戰機驚艷亮相,讓無數軍迷感到自豪和驕傲。在過去矢量發動機技術被少數國家掌握,如今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而且由殲-10B搭載,充分說明了這款戰機在空軍中的主力地位。除了殲-10,殲-11同樣打造了多個型號,其中最主要的有殲-11B型戰機。和最初組裝的殲-11A相比,殲-11B的很多設備都是國產的,包括自主研製的航電設備和武器系統等,綜合性能比原裝的殲-11還要好,甚至要優於進口的蘇-27戰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豆說軍武 的精彩文章:

LCA戰機如何?印度網友:比殲-10先進,和美國F-16相當
全球最熱門五代機,剛拿到255架大單,又有一國計劃買100架

TAG:老豆說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