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數次爬過泰山,我這裡用了「爬」,大人物登泰山叫「登」,我當時確實可以稱做「爬」,到南天門前十八盤那一段時,我確實是手腳並用,爬上去的,這種爬的感覺,在西嶽華山也有過,在其他山則沒有遇到過,在直覺的真實感覺上,泰山是真的高!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泰山十八盤)

泰山在五嶽里並不是最高的山峰,按照海拔來排,它只能排到第三名,西嶽華山和北嶽恆山都比它高,但泰山卻被人稱為「五嶽獨尊」,原因是兩方面的:一個原因是泰山坐落在山東省,泰山平地拔起,相對於山下的平原地貌,相對落差更大,因此顯得格外高;第二個原因更重要些,泰山在中國的政治、文化歷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源頭是它被孔子讚美過(孔子是山東人,所以讚美泰山,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因此格外被尊重,於是它是歷朝統治者祭天的場所,據統計,目前山上有古寺廟22處、古遺址97處、歷代碑碣819塊、摩崖石刻1018處。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上的石刻)

唐詩里跟泰山有關的詩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望岳》,這首詩選入了中學課本,是必背詩,少年時人的心理是逆反的,越是讓背,就越抵觸著不去認真理解它,所以,當時會背,反倒不記得這首詩的好處,今天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一首詩,全詩如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寫這首詩的準確時間應當是公元736年,這時,杜甫還年輕,只有24歲,風華正茂,雖然剛剛經歷了科舉失敗,但大志未衰,因此,氣魄還是不小的。再加上他的父親此時還在兗州司馬任上,他還基本不為衣食犯愁,於是他在山東境內做了他的人生第二次漫遊(第一次是20歲上下去了吳越),游到泰山時,他寫了這首詩。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上的「青未了」石刻)

詩題里說「望」岳,全詩沒有用一個望字,只是寫瞭望到的事物。開篇「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岱宗,上面我們說了,在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夫: 讀作「fú」,在古代漢語里是語氣詞,沒有實在的意義,就是強調疑問的語氣。齊和魯是春秋戰國的兩個國家,位置都在現在的山東半島,兩國當時以泰山為界,齊在泰山北,魯在泰山南,現在我們還用「齊魯大地」稱呼山東;青未了,有兩種解釋,一是說青山連綿在齊魯大地,無邊無際;一說泰山之高,即使到了齊魯的邊境之外,仍然能夠看得到青色的山頂。兩句連起來的意思就是:泰山美景怎麼樣呢?它又高又廣,走出齊魯,青青山色仍然歷歷在目。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造化:一般指大自然的力量,對一個人來說,是命運的安排。鍾:聚集的意思。神秀:指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陰陽兩字,在地理界意義上,可以用來分別南北,一般太陽照到的一面就稱「陽」,太陽照不到的一面就稱「陰」,那麼,對於山來說,它凸出地表,山的南面被太陽照到,因此山之陽指山的南面,山之北指山的北面;河流凹於地表,因此,河流的北岸太陽可以照到,稱水之陽,河流的南岸太陽照不到,稱水之陰,所以用山和水來分別的陰陽是有差別的,總之,這兩句連起來的意思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彙集了千種美景於泰山,泰山南北由此分割出來了黃昏與清晨。如果你在泰山看過日出,那麼一定會對這一句詩有真心體會。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日出)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盪胸:指心胸搖蕩。曾:同「層」有很多版本就只接寫作層,就是重疊的意思。決眥: 眥(zì):指眼角。決眥,指眼角(幾乎)要裂開。那麼合在一起就是:山中的層層白雲,蕩滌著我的胸中丘壑;翩翩飛鳥,飛入我的的眼界範圍。我們登上高山之巔,遠望著層層白雲就在腰間,自然會覺得心胸開闊,而天邊的飛鳥,也常常需要我們睜大了眼睛才能看清,只是杜甫用精準的語句表達了出來。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盪胸生曾雲)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所謂的會當,是終當,定要的意思。凌指的是登上。凌絕頂,就是登上山的最高峰的意思。小,指「認為……小,以……小」的意思,前面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東山之後,認為魯國就變小了,登了泰山之後,天下也變小了的意思。詩人說,我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變小。這兩句是這首詩里最有名的句子,詩人已經不甘心於只是望岳了,他從望岳產生了登岳的想法,這句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泰山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同時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和氣魄。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一覽眾山小)

通常我們提到杜甫的《望岳》,就是指的這一首望泰山的「望岳」,其實杜甫還寫過另外兩首,只是寫作的地點不同,中年時在華山寫過一首,老年又在衡山寫過一首,三首境界各異,唯有東嶽泰山這一首膾炙人口,是因為它的氣魄宏大,青年地杜甫雖科考落榜,但並未灰心,他心裡裝的仍然是家國天下,他仍有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唐詩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杜甫是唐詩的集大成者,他之所以能夠集大成,首先就是由於他具有集大成的胸襟和容量,這使他能夠兼采古人和今人的長處,「對各種詩體融會運用,千匯萬狀,無所不工」,當然,還有他在修養和人格上也達成了集大成的境界,或許這正是杜甫最終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一個偉大詩人,在他的青年時代就已經註定了。杜甫,早在他二十多歲的這一年,就已經踏上了他的偉大詩人人生之途。

(【唐詩閑讀】之126,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篆刻入門:介紹幾本學習篆刻史的書
唐詩閑讀:「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