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寧原屬甘肅省,卻為何成了青海省會?

西寧原屬甘肅省,卻為何成了青海省會?

青海省省會在西寧,這是地理常識。但在清朝,西寧雖然管著青海的事務,但在行政區划上卻不屬於青海……

先說說西寧的情況。西寧位於湟水谷地,戰略地位不是一般的重要。漢武帝鑿通西域後,西域的大瓶子形狀和中原地區,靠著狹長的河西走廊連接。而西寧,恰好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頂在河西走廊的「腰眼」上,百里之外,就是匈奴。漢朝控制西寧,就能守住中原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西寧「西通西域,東接秦、隴,北護甘、涼、南交川、藏」,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號稱海藏咽喉之地。

三國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設西平郡,治所就在現在的西寧市區。五胡十六國時,涼州建立了五個涼國,西寧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戰事不斷。要丟了西平郡,國都姑臧(甘肅武威)神都守不住。到了唐朝,西寧稱為鄯城,鄯州治所卻在湟水縣(樂都),但這並不影響西寧特殊的軍事地位。

北宋初期,青藏高原北部出一個梟雄叫唃廝啰(唃念「古」),是吐蕃王族後裔。唃廝啰在今青海北部建立了王國,臣服於北宋,經常和西夏對打。公元1033年,唃廝啰把自己的都城遷到了青唐城。青唐城,就是西寧。

青唐城成了商旅雲集之地,這是後來西寧成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打下基礎。當時的青唐城,分為二城,東是商城,西是王城。

直到此時,都還沒有出現「西寧」這個地名。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北宋收復河湟,在青唐城設西寧州,這才有了西寧地名。元朝沿用西寧州,明朝改稱西寧衛,清初,包括整個康熙六十一年,西寧延承明制,依然稱西寧州。

再講一講青海。

從西漢開始,青海就和西藏在一起,經東漢、三國、晉魏南北朝,甚至唐、宋、元、明,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元朝時,青海地區屬宣政院管轄。明朝時,青海地區屬烏思藏都司管轄。

重大變化出現在清世宗雍正時。雍正繼位後,有個著名的對手,就是羅卜藏丹津。雍正打敗了羅卜藏丹津後,覺得青、藏在一起,面積實在太大,朝廷不太好管理,於是讓青、藏分家。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接受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建議,設青海辦事大臣,這是青海首次以「省」的面貌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生活在青海的主要是蒙古族和藏族,漢族很少,這就決定了青海與內陸其他省在管理上有所區別。

青海辦事大臣主要管理青海地區的蒙、藏事宜,代表朝廷對青海進行管理。當時青海辦事大臣的駐地並不在西寧,而在青海湖東南岸的察罕托洛亥。而原來的西寧州,也在這個時候升為西寧府。

察罕托洛亥是個湖邊小鎮,容量不足以接納如此重要的辦事衙門。怎麼辦呢?周邊最大的城市,只有西寧府。於是,青海辦事大臣衙門駐地,就遷到了甘肅省西寧府。

嚴格來說,青海不是省,清朝設青海辦事大臣的目的,就是要穩定住青海比較複雜的形勢。再加上當時的青海人口非常稀少,現在青海人口也只有600萬。人口少,就決定了民政事務相對較少,即使把青海辦事大臣駐地放在省外,也不影響辦事效率。何況西寧府距離青海最東邊界不過幾十里,舉步即到。

青海辦事大臣駐在省外的西寧府,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稱之為西寧辦事大臣了。自此,青海和西寧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青海真正成為省級單位,是在民國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成立青海省。隨著人口的增長,青海省的事務再在省外城市辦理,就非常的不方便了。青海辦事大臣衙門在西寧呆了二百多年,早已無法分離。所以,西寧非常自然的成為青海省會,直到現在。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法國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為何又出來個路易十八?
西太后慈禧為何葬在定東陵東頭,而東太后慈安葬在西頭?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