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和尚皇帝,卻首創春聯一詞,曾為販牛者題寫謎聯

此人是和尚皇帝,卻首創春聯一詞,曾為販牛者題寫謎聯

春聯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桃符,現存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作者是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五代十國時,後蜀主孟昶寫了一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題聯,是現存第二早的春聯。

春聯的真正興起是在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曾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的盛況。

不過,那時還叫桃符,不叫春聯,「春聯」,這個詞直到明代才出現,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創。據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

朱元璋出身寒微,做過和尚,要過飯,不過他卻酷愛對聯,在金陵定都以後,他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春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檢查觀賞取樂,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

傳說一年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巡視時,發現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讓隨從去詢問原因,隨從回來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不識字,因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

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

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

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御筆親書,我們要高懸在中堂,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

還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一戶牛販子家大門口沒有貼春聯,就進去看看。原來牛販子剛忙完生意回家,正請一私塾先生寫對聯,想了幾幅對聯,都不滿意。朱元璋聽說後,就說出一幅對聯:「滿堂生無底;全家午出頭」。

私塾先生一聽,很高興,說與牛販子聽,這是個「拆字」猜謎語對聯,上下聯謎底都是一個「牛」字,牛販子一聽正合心意,先生寫好後就馬上貼到大門口了。

正是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廣下,寫春聯成為了當時的社會風尚,後來慢慢的發展下,便演變成了一種民俗,流傳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孫阿狸 的精彩文章:

關羽和張飛誰更厲害呢?不是張飛,不是關羽,也不是勢均力敵
朱元璋還是詩人,一首詩讓朝臣閉嘴,一首令士子無言

TAG:王孫阿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