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鼎盛時期的麻沙雕版印刷業

南宋鼎盛時期的麻沙雕版印刷業

原標題:南宋鼎盛時期的麻沙雕版印刷業



早在北宋年間,福建建陽麻沙就以雕版印刷建本(即麻沙版書籍)著稱於世。這裡曾是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被譽為「圖書之府」。「西江估客建陽來,不載蘭花與藥材,裝點江山真不俗,麻沙坊里販書回。」清初詩人查初白的詩句,對麻沙書坊的盛況有過描述。據史料記載,當時麻沙的古版書籍,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日本、朝鮮等國,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麻沙雕版印刷,是古代較為先進的印刷方法。它始於唐代中葉,至宋代大盛。宋代雕版大多選擅於手工書法者繕寫,字體端美,校刻精緻,為後世所稱道。「宋版」分官刊、家刊(亦稱私刊)、坊刊(即民間刊)三種。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後,朝廷解除民間刻書之禁,印刷業發展迅速。南宋時,臨安(印刷書刊稱「浙本」)、成都(蜀本)、建陽麻沙(建本,亦稱「麻沙本」)為我國三大印刷中心。



南宋時期,麻沙刻書業與崇化刻書業(主要在書坊村)的發達可謂並駕齊驅。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數量上,麻沙與崇化均不分軒輊。宋代學者祝穆在《方輿勝覽》一書中稱「麻沙、崇化兩坊產書,號為天下圖書之府」。其時,麻沙刻書作坊主要分布在麻沙之水南、長坪等地,坊刻頗具知名度的有麻沙萬卷堂、麻沙劉仲立刻坊、麻沙劉智明刻坊等,著錄建本中多題「麻沙坊刻本」、「宋麻沙刊本」及「麻沙小字本」字樣。由於崇化刻印的書無論陸運還是水運,均要途經麻沙,因而除了麻沙本地刻印的書籍外,崇化的圖書也多在此營銷,麻沙自然形成了南宋的著名書肆和刻本的重要集散地。後來,出版業多把「建本」稱為「麻沙本」而不稱「崇化本」,顯然與此有關。

麻沙、崇化二地在南宋時期書肆林立。當時,麻沙的「三桂堂」書店就有經史編輯人員14人、印刷工人16人,從業人員達百人之多。私家坊刻在當時當地均最有名氣。


宋代建陽私家刻坊麻沙佔八成。著名「建本專家」方彥壽教授在其著作《建陽刻書史》中載有宋代建陽22家私家刻書坊(號)名單,即:東陽崇川餘四十三郎宅、建安余恭里宅、錢塘王叔邊家、麻沙水南劉仲吉宅、麻沙劉世隆宅、麻沙劉將仕宅、建安劉元起家塾之敬室、建安劉日新三桂堂、麻沙劉通判仰高堂、建安劉叔剛宅、建安陳彥蒲家塾、建安黃善夫家塾之敬室、麻沙南齋虞千里、麻沙虞叔異宅、建安虞氏家塾、建安曾氏家塾、建安蔡夢弼家塾、梅山蔡建侯家塾、建安魏仲舉家、建安魏仲立宅、建安魏縣尉宅、建安魏忠卿家塾。這些私家刻坊,麻沙佔八成以上。


木刻雕版印刷品


麻沙印刷書籍門類齊全數量多。曾在此刻印的有《周易》、《尚書》、《毛詩》、《周禮》、《禮記》、《春秋三傳》、《論語》、《孟子》等十經(世稱三行本),宋代著名學者劉屏山的《文集》,劉爚的《慶雲集》、《論語發微序》等。同時,在這裡還發行《家居必用》、《事林廣記》等諸如此類的「百科全書」和各種話本、小說,藉以招徠讀者,擴大發行量。《古今書刻》(周弘祖著)稱,建陽刻書在明代就已有366種。明嘉靖《建陽縣誌》著錄建陽書坊的刻書多達451種。清康熙《建陽縣誌》著錄建陽書坊刻書為147種。其實建陽麻沙刻書遠不止上述數字。


麻沙刻書坊出版的書籍不少為典籍。《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稱,歷代「建本」圖書,被列為國家級古籍善本的,史部書480種、子部書505種、集部書304種、叢部書8種。現存國內圖書館和日本的部分典籍有:開禧元年(1205年)麻沙劉日新宅三桂堂刻《童溪王先生易傳》(30卷,宋王宗傳撰),現存國家圖書館22卷;麻沙劉將仕刻印《皇朝文鑒》(150卷,呂祖謙輯),現存北京大學圖書館;麻沙劉仕隆宅刻印《廣韻》(5卷),現存日本,有善本;麻沙劉仲吉宅刻印《新唐書》(225卷,歐陽修、宋祁撰)、黃庭堅《類編增廣黃先生大全文集》(50卷),現存北京大學圖書館;麻沙南齋虞千里刻印《十七史蒙求》(16卷,宋王令撰),建安劉通判仰高堂刻《老子道德經》(2卷)、《纂圖分門類題注荀子》(20卷),麻沙虞叔異宅刻印《括異志》(10卷,張師正撰)等,現為北京大學圖書館等館藏。建安魏仲卿家塾刻印《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25卷),現為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收存。


據報載:2011年7月10日,《廣韻》(5卷)(即南宋麻沙劉仕隆宅刻本《鉅宋廣韻五卷》)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開槌拍賣,竟以3330萬元的天價賣出,可見麻沙「建本」身價之高。



麻沙之所以能成為雕版印刷中心,除了遠離戰亂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與此地有雕版所需的資源豐富的木材有關。宋時閩北盛產梨木,品種有雪梨、面梨、冬梨、早花梨、鐵梨、木梨等6種,質地或紅或白。這些木材都是刻制雕版的好材料。另外,麻沙一帶盛產的竹紙,質地堅韌,也是印書的好材料。由於「麻沙本」印製精美,因而備受國內外人士歡迎,遠銷全國各地,直至朝鮮和日本。據傳,日本等國,不僅在麻沙購進圖書,而且派人到麻沙一帶招募刻工到日本雕刻印製圖書。由此可見,「麻沙本」對促進和發展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明時期,麻沙遭到兩次大火,眾多書肆被毀,損失嚴重。明末,麻沙雕版印刷業逐漸走向衰落。

建國後,為了發掘古代麻沙文化遺產,建陽縣文化館曾於1981年10月在麻沙水南村徵集到清光緒丙戌年(1886年)秋重鐫的建陽蔡氏九儒書(蔡氏族譜)和廬峰書院藏版共300多片。次年7月,又從長坪村徵得清代重印版《游酢文集》(4卷)。這些被當地文化部門珍藏的雕版,已成為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宋元古槧、明清佳刻,南圖展出省藏國家珍貴古籍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