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魚吃小魚,中國移動在這個新市場上可能再次吃掉競爭對手

大魚吃小魚,中國移動在這個新市場上可能再次吃掉競爭對手

近日,中國移動對外公布了其「超大規模」的NB–IoT模組集采結果,共有九家企業中標,後續中國移動將從中標企業當中集采8-10款NB–IoT單模模組產品,總採購量不超過500萬片,最低報價低於20元。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則普通的採購信息,早已習慣了運營商在核心網上動輒幾十億元的採購金額規模的人們,可能會忽視這麼一則總採購金額不過1億元的採購活動,但其實,在這則採購信息背後,蘊含了影響深遠的意義。

當前,國內傳統通信市場已經走向飽和,當前行動電話用戶數已經超過15億戶,已超出中國大陸人口總數量的13.9億,這對運營商而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已經沒有太多可供拓展的市場處女地了,意味著拓展新用戶的難度在變大,每拓展一個新用戶的成本變得很高,因為已經沒有全新的用戶了,只能從競爭對手那裡反挖。

新用戶在變少,市場拓展變得艱難,這對所有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來說不亞於一場噩夢,因為中國大部分企業的發展都過度依賴人口紅利,一旦市場走向飽和,人口紅利消失,企業的發展就將陷入困境。除非,能夠再創造一片全新的市場。

而中國移動正在做的,正是在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打造一個全新的王國,這個新的王國的名字叫做「物聯網」,這個王國里的用戶再也不光是有血有肉的自然人,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機器。按照業界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總連接數將達500億,其中中國連接數將達100億,扣除大概15億左右傳統通信用戶,剩下85億連接都將發生在物聯網上,這幾乎就是一片生機勃勃的處女地啊。

當然,看到這塊處女地的不光是中國移動,很多人都看到了,包括華為、阿里巴巴,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產業鏈各方。

但是,顯然,中國移動在開拓這片處女地上手握得天獨厚的優勢——華為、阿里雖然技術出眾,但它們手中沒有基礎網路,所以難以做到端到端的服務,只能成為產業鏈中的一環,比如平台。那對比中國電信、聯通這種同樣有基礎網路的運營商呢?

去年9月底,中國電信發布了一次NB-IoT模組招標活動,招標規模僅為50萬片,當時已經刷新了行業歷史紀錄,被業界譽為「宇宙第一標」,最後僅一家企業中標。今年上半年,中國聯通也進行過一次規模為350萬片的NB–IoT模組的招標,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而這一次,中國移動一上來就是500萬的規模,在這個數據背後,也在印證著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這片市場的實力和地位。

中國移動在NB-IoT上的實力體現在哪裡呢?其最大的實力就體現在它有一張覆蓋非常完善的2G網路,這張2G網路曾經助力中國移動在2G時代開疆闢土,也曾支撐中國移動在3G時代對抗強敵共渡時艱,而到了4G時代,雖然4G網路已經擔當大任,但針對NB–IoT廣覆蓋、小流量、大連接、低功耗等技術特點,2G網路恰恰是最好的承載網路。在2G網路能力的比拼這一點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跟中國移動比可謂是望塵莫及了。

目前中國移動已實現了在全國348個城市的NB-IoT網路覆蓋和商用,並打造了OneNet、OneLink等物聯網平台,實現7大類共120多個API服務。截至8月份,中國移動NB-IoT連接數已經高達3.84億,並保持每月2000萬新增數量的勢頭在發展,估計到今年年底連接數將接近5億。加上這一次史上最大規模的500萬片NB模組徹底投入使用之後,中國移動的物聯網布局規模又將明顯增擴。

這一次,中國移動以超大規模的採購贏得了歷史最低的單片模組採購價格,其規模效應已經初步顯示出來,基於大者恆大的法則,這個市場很可能將再次上演「大魚吃小魚」,中國移動這條大魚將很可能一口吃掉競爭對手,且看後續發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WiFi死到臨頭了,但殺死它的不是5G,而是白菜價的流量資費
董明珠和雷軍對「10億賭局」各執一詞,那到底是誰贏了呢?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