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哲學》共讀(十):劉邦是英雄嗎?

《歷史哲學》共讀(十):劉邦是英雄嗎?

原標題:《歷史哲學》共讀(十):劉邦是英雄嗎?


牟宗三《歷史哲學》第十次共讀實錄(20181125,2018老兵整理,劉俊平校對)


第三部楚漢相爭:綜論天才時代


第一章天才時代之來臨


第一節天才人物

在這個部分,不知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劉邦??極為獨特的一種生命形態?從傳統意義上講,??楚漢爭霸的時候,一般都會感覺項羽是大英雄,對劉邦總是要看低一點。但是牟先生在寫天才人物時,把劉邦的成長曆程視為一個天才人物「盡氣盡才」的完美體現,我覺得這個視角還是比較獨特的。


如果用??書裡面這一部分??講的各個歷史節點上的一些獨特的故事,??把劉邦的一生串聯起來的話,大家可以感受到,??在起點處,??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書中講,劉邦在起點處就像蒙昧中的一片??靈光。??確切來講,就是??無文化基??廓,但??特顯生命之充沛、??元氣之無礙。??這是什麼意思?從生物性的角度講,??其實就是??這個人天生的??能量滿滿!從客觀的角度講,肯定是沒有那麼多的陳規陳矩。無??文化基廓,也就是沒有??被文化過渡捏塑。??這點對英雄人物來講,??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有那麼多的陳規陳矩,就容易??循規蹈矩,??那這個人於亂世之中就很難不泯然眾人了!


隨後牟先生用了一系列的例子,特別是??和張良之間的互動來說明劉邦的特異之處。??這個互動的過程,叫「智之明,心之靈」,??沉潛從容,見機而作。


??說起來好像挺容易的,但是這個事兒做起來其實??非常不容易。夫子在《論語》裡面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但事實上我們知道,????通常人??都是自我中心的,??改變起來是很難的,也就是牟先生講的不能客觀化其生命。說一個人??總是自我中心的,??這個話並不帶貶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對人對事對世界的一個「穩固的」看法和觀點,??所以,我們總是自我中心的。??我是一個主體,??然後由我出發??來觀人、觀事、觀世界,這個很正常,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我們總是「意必固我」的。


這裡會??有一個大問題,如果劉邦也總是「意必固我」的——??就是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反思自我,當張良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者誰誰誰提出不同的意見,??如果??他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話,??他就不會改變。但是,劉邦這個獨特的生命是怎樣的呢???當張良提出一個建議,一個謀略時,??他迅速能站在??張良的角度來理解這個事,把張良的觀點跟自己原有的生命形成??對峙,這個時候,他的生命??就不是過去的純粹的自我中心的,??而是把「原來的自己」放在了一個????客觀化的角度去審視和反思。這個一般人??太難做到了,??很多的時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特別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更難做到了!


??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項羽。項羽??為什麼聽不進??別人的一些建議???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他身邊人的建議本身智慧謀略等各方面不如他,所以很多的建議??其實就是沒用的、無效的。??另外一個就是,有真正好的建議,??但這個人太自我,聽不進去。牟先生說劉邦能客觀化其生命,項羽則正好是反著的,??他有的只是主觀氣質,??而不能??客觀化其生命。??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或者我們所知道的很多的事情當中,??都是很常見的。


??包括最後,劉邦要選趙王??如意??還是呂后的兒子劉盈做太子的事。本來已經立了劉盈做太子,???而他喜歡戚夫人,就想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但是有人給劉盈想了一些策略,請來商山四皓,他立馬就改變了。??用今天心理學的話來講,就是說他善於反省,??善於反思。遇到一個新的觀點之後,他馬上用那個新的觀點跟過去的舊我?形成??對峙,??他的生命是打開的。??從精神發展的角度講,??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原有的觀念世界,這是「正」,一旦聽到不同的意見,就迅速遭遇到「反」,而且他能馬上能碰撞,?能夠理解和吸納,最後??形成一個??新的觀念結構,這就是「合」。??這個太厲害,??他不同於項羽的地方也就在這裡。


??最後,牟先生又把劉邦的生命和孔子的生命做了一個對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個層面叫??勇與智。儒家講仁智勇,??就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個不惑,??其實是有勇有智,叫勇智結合。??五十要知天命,??但是夫子這個知天命,??是形而上的,??是形上與形下的貫通??。這個天命??確切地講,是對天道天德的領會。而這個領會呢,也沒有往外推成為上帝,??而是將他對天道天德的領會,?下潤其心,??同時??又能夠用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生命形態,??活出來??去證他所領會的??天道天德。這是夫子的生命?,夫子的生命?叫盡性??之聖人,叫盡心盡性,這是聖人之氣象。


??劉邦有沒有知天命呢???劉邦到了臨死的時候,也是知天命的,??也能夠對天命有所領會。??但是劉邦知的天命,??跟夫子相比,?不?是形而上的,??不是對天道天德的領會,只是對自身??生命之有限性的領會。他不是說我是英雄,我是一代??雄主,然後??我就好像能長生不老,我就能夠掌控天下,掌控宇宙,然後怎麼怎麼樣,他??沒有這樣虛妄。??他對自身之生命,一個大生命,英雄的生命,??領會到了其中的??有限性。??所以他說他死了之後,????曹參可以為相。??再??之後呢,??就是王陵,但是陵還年少,??陳平可以輔佐。陳平智有餘,但是這個人可能不夠厚重,陳平不能直接來輔佐,所以讓王陵為相,陳平再輔佐王陵。??再往後,是周勃,謀略??這方面欠缺一點,但是??他可靠,忠心耿耿。??而且經過幾代之後,他是元老,是??可以作為棟樑依靠的人。??這就是劉邦對?自身生命的??有限性有所領會,??同時??在帝業延續性方面,他知人善用。這??都是在講他的智慧。??我們可以把這個理解為劉邦也知天命,但是劉邦知的天命不是形而上的,??基本上還停留在形而下的層面。??所以,牟先生講劉邦??只能說是??盡氣盡才??之天才,??而不是盡性盡心之聖人,??他是英雄氣象,而不是聖人氣象。

江衛發在群里的??英雄的旅程的結構圖,大家可以參照一下。?坎貝爾的《?英雄的旅程》,對我們團隊來講,其實是很重要的,也可以理解為是根本書籍。江衛整理了一下,英雄的旅程里,??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個日常世界,然後遭遇危機,聆聽召喚?,上路,事實上就是經歷一個非常世界,?最後勝利歸來,??這個回歸就是回到日常世界中來。這其實是一個隱喻,也就是回到他的內心、精神世界之中,他前面的上路是一個向外的過程。


這裡,我們就會有醜小鴨的模型,也會有孫悟空的模型,現在我們又能看到一個新的模型,劉邦的生命歷程。這些生命的歷程是完全一樣的嗎???有一樣的??部分,??是毫無疑問的。


一樣的部分里,第一點是天賦。所有能稱其為英雄的人物,無一例外都有好的天賦。我們做教育的,不要過度誇大了教育本身,不能這麼想這個問題。像醜小鴨,那不是一個鴨蛋,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天鵝蛋,這就是天賦,這個太重要。??孫悟空也不是個普通的石頭,??那是仙胞,不是頑石,是??在宇宙進化歷程中,汲取天地之精華的一個仙胞。


????今天說的??劉邦,肯定也不是普通人物。史書中沒有說他小的時候,只是說他不值一提。但他在年青的時候,他的生命氣象??已經與他的同伴,與同一個環境中的其他人,??不一樣了。他??到咸陽去??送人服勞役,??看到秦始皇的時候,說??「大丈夫當如此也」!他當時??就相當於我們今天,比如馬雲底下的淘寶、天貓,有無數的快遞小哥在支撐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那麼有沒有一個快遞小哥偶然間碰到馬雲的時候,心中就萌發出「??大丈夫當如此也」呢?一定會有,但是99.9%的人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不會有這樣的英雄氣概。??所以??說白了,劉邦??年輕的時候,也不是個鴨蛋,也是個天鵝蛋,??就是天賦好。


但??僅有天賦好有用嗎?沒用。??所以,第二點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必須??上路??,都必須??去??經歷危機,??都必須經歷不走尋常路。??劉邦??在做亭長的時候,??他要找幾十個苦工去戍邊或修長城,然後這些人一邊走,一邊逃,逃到最後,要是一般的小官小吏,??他看自個兒管的人一個一個地逃,??你看他是啥表現?但劉邦說,乾脆你們都走吧,??我也不當這個亭長,我也不回家了,??我就要??另外開闢出一個新的領域,??落草為寇了。??不走尋常路,??在每一個特別的關鍵??節點上,??他的思維方式跟一般人都不太一樣。


在這個過程當中,??坎貝爾的書裡面講,會有??先知的出現,??會有反對者的出現,會有幫助者的出現,對不對???也就是說,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英雄的特別的生命,有天賦的生命,??跟外部環境形成了??撕裂感,??以及在撕裂之中能夠良性的互動,??總是處於??黑格爾的正反合的精神發育成長之中,這才是關鍵。??沒有危機,就不能夠形成正反的結構,??就不能夠客觀化其生命。????我們有人一輩子走在路上,那又能怎麼樣?????每天都在路上,無法是在重複。??有的老師干一輩子,??天天比誰都忙,??那又能怎麼樣呢?


??在座的可以想,我今年跟去年不一樣,我明年跟今年也不一樣,那是為什麼???你得有危機??,遭遇危機的時候你能客觀化你的生命,也就是說,????形成一個??正與反的結構。??光形成正與反的結構,仍然不夠。??這個結構??只是一個前提,你必須要能夠??修正自己的觀念,??你的生命是敞開的,是開放的,??你要達到合的??狀態。??你的觀點??結構,你的精神世界??,必須處於??更新之中,??生長、發育、變化之中。?你今年理解教育,理解學科,理解學生,和去年?完全一個樣,??那就說明我們的生命停滯了。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那些先知也好,??那些幫助者也好,那些反對者也好,??其實??都會成為你??精神發展、觀念發展、生命發展的給養,??包括反對者。??就像我們經常講,?教一個班的孩子,那些暫時落後的,暫時有點問題的,或者??就是暫時各種奇奇怪怪的,??你只有理解了我們剛才所說的這樣的一個結構,你才能理解,??他對我們??做教育而言,??是上帝贈送給我們的特別的禮物。


??所以??我剛才講的??兩點相似,第一點是天賦好,??第二點是必須上路,遭遇危機,客觀化其生命,??也就是說,??精神世界要形成一個正反合的結構。這兩點,我們來看一下剛才所說的所有我們能夠稱其為英雄的,是不是基本都一致???醜小鴨是不是這個樣子?孫悟空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劉邦當然也是這樣,??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有沒有不同呢???也會有不同,??不同的原因是??文化背景不同。

??比如說孫悟空,??他上路,他發展,他怎麼樣怎麼樣,他有一個佛教的背景,??那麼他的精神發展,就是??他要把我們每個人自身所帶的慾望——貪嗔痴去掉,要把??豬八戒的??好吃、好色去掉。


我們有時把《??綠野仙蹤》說成是西方的《西遊記》,這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事實上他們是有差異的。??《綠野仙蹤》裡面,不是要去掉貪嗔痴,而是要找到仁智勇。鐵皮人是缺心,要找到那顆活潑潑的心,??獅子是要找到勇氣,稻草人是要找到頭腦,找到智慧。它是要找到仁智勇,最後發現,這些仁智勇本來也都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不在別的地方。但如果你不上路,你不去經歷那些危機,你可能認識不到,??而始終處於遮蔽之中,沉淪之中。??所以你要上路,上路的過程就是你把仁智勇找回來的過程。??最後你發現這些東西不在外面,而是在自己的生命之中。所以最後有個回歸,回到故鄉,??不是回到過去那個物質的??世界,??物質的故鄉之中,而是回到??心靈世界??。所以,這兩個??還是有差異的。??佛教是消極面,??它是「去」??,去掉貪嗔痴,??但是??《綠野仙蹤》是去尋找,積極面。


??坎貝爾講??的英雄的旅程,如果你讀了他的書,知道他的背景,他是??偏精神分析學派,特別是榮格,他們這一個脈絡是通著的,就會知道,他是從原型,從精神分析這個角度來談,??看上去有相似之處,??但是在細微處是有分別的。


??我們講古希臘的英雄,特別是悲劇英雄,比如俄狄浦斯,講沙翁的哈姆雷特等等,這些人??當然也是英雄,??但這些人,特別是古希臘的悲劇英雄,??它的解釋模型,跟我們剛才提到的這一模型,又有非常微妙的差異。


悲劇英雄,特別是古希臘的悲劇英雄,??比如說俄狄浦斯,他之所以成為??英雄,不是別的,而是??他的宿命和自由意志。??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他一定有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我想幹什麼,??我的夢想是什麼,我要幹什麼??,這都是一個生命的自由意志。??但是他又有宿命,??他的家族,他的譜系??可以一直追到神祇,他有他逃不脫的宿命。所以在宿命和主體自由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劇烈的衝突。??這些偉大的戲劇作家們,把這個??張力??用戲劇的手段揭示出來,??他的魅力,他的力量感就??在於此。


??我們正是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說俄狄浦斯是英雄。比如我們演戲劇,演《俄狄浦斯王》,如果這個衝突揭示不出來,我們就好像只是在不疼不癢地說一點歷史故事,它的衝擊力肯定太小了。??所以演古希臘悲劇的時候,你自身對古希臘悲劇的領會??太重要。你就會知道,故事只是一個外殼,發生了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只是一個外殼,??而且表演也是個外殼,但??它對於你領會之後的語言,要求非常高。你沒有領會,你的語言極其平淡,你聲嘶力竭,但是你不能打動人。


??莎翁的戲劇??大家可以進一步體會一下,??像《哈姆雷特》,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悲劇。你在理解哈姆雷特的時候,要想??這個人物的特別之處在哪裡?他報仇,??那他就應該??像江湖人士一樣,要果斷,要決絕,要快刀斬亂麻,這樣才能報仇啊。但是他時時處處??優柔寡斷。??明擺著的最好的報仇的機會??一再消失,??你和他著不起這個急。??但是它的魅力??就在這種著不起急。


??莎翁這個戲劇背後想揭示的是什麼樣的矛盾呢?如果說它是一個偉大的戲劇的話,一定會有一個模型在裡面。到底揭示出的是一對什麼根本性的矛盾,這個你要把握住。如果把握住了,你對這個戲劇的領會就不一樣了。一般來講,這個矛盾在於,報仇是非理性的,他要替他父親報仇,就??需要他的非理性,??但是他受到如此良好的教育,他是皇子,??所有的教育,??他整個成長的歷程,不是要發展他的非理性,而是要??使他的理性精神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他的命運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間就形成了劇烈的衝撞,通過劇情一點一點呈現。??當然莎翁是一個非常非常偉大的戲劇家,揭示理性和非理性的衝突本身也已經是一個根本性的衝突,但是最後TO BE OR NOT TO BE,這是一個更根本的關乎存在主義大難題,正是因為其觸及存在的深度是如此之深,其二元對峙之張力就愈發劇烈,故其悲劇性就愈發撼人心魄!


我說的意思是什麼?我們已經接觸了很多很多這樣的模型,醜小鴨的模型,孫猴子的模型,《綠野仙蹤》的模型,包括初中在講《魔戒》,然後包括古希臘悲劇,莎翁的戲劇等等,??他們有相同的地方,??有些地方則是不同的。??不同不是別的原因,不同只是因為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作為解釋學的這些模型,??在應用的時候,??會顯出某個層面的差異。


??項羽有時候真是蠢得可愛,在起點??處,??他那個英雄神武的形象,可比劉邦高太多了。但項羽就是典型的??孔子講的反面教材,自我中心。有時候,??你簡直會覺得他就是冥頑不化,聽不見一切好的建議。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劉邦也有無數次??可能會死去,??但他最後成了皇帝。這裡面充滿了偶然性。我想說,整部歷史都是偶然的。

南明教育成不成呢?這也是偶然的。我們將來??能不能真正的把這個夢想實現了???只有上天知道。??但是對我們在座每個人來講,我們知道,哪怕它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就要盡??一百分的努力。??這是我們要做的。而不是說?我們覺得它偶然,就陷入虛無主義當中。既然是偶然,我們?努力幹嘛???它是偶然的,??然後我們也已經知道它是偶然,??我們還一定要努力地去做,??這才是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才是我們的自由。??


莉莉老師:我自己心裡一直非常的擔心,我們這樣過渡的教化,會束縛孩子的天性,導致他失去生命某些本質的東西。所以,剛才王校再一次澄清了我們這樣一個辦學理念。??從理念的角度來說,我們是非常清楚的,孩子的成長有他自身成長規律,有他自己的觀點,我們老師在課堂上,則儘可能提供一種對話的環境,??給他一種反面的衝擊,同伴之間的一個思維上的抗衡,然後達到一個正反合的過程。但我還是特別想說的就是,可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仍然是在執行這個步驟,但是有的時候,老師可能過於的著急,最後這個正反合不是由孩子自己達成的。你給他提供了對話,提供了制衡,但是可能這個孩子還是沒有得出來,老師就把這個合直接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按這個強加的東西去行為處事。這個就會抑制他自身的生命能量的發展。??一旦孩子的生命能量被抑制和約束之後,他可能沒有能力自己去提出這個正的東西來了,??所以整個就被束縛了。我想強調的就是,儘可能??尊重每一個孩子自己生命當中本有的一些東西,??不要過分的強調或是超拔,把這個合的東西直接給孩子,形成這樣一種束縛。因為我是偏自由派的。我成長的歷程就是這樣。


紅雲老師:莉莉老師說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反思。因為我是偏道德的,我就是被教化出來的。加入團隊這麼多年,其實我當時從體制里出來,我是感覺到了團隊一些很特別的東西。可能我當時說不出來,因為當時專業素養不足。但是這幾年,一直到現在,中間經過很多動搖,我發現,我帶出來的班級總是潤澤度不夠。我就一直在想,為什麼?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可能是我這個人對自己要求嚴的同時,對別人也是很嚴格的。


江子校長:??我們不是評價者,裁決者,??或者說是一個什麼外在規則的捍衛者,不是這樣的。??你捍衛的是你內心的準則,??規則的捍衛者??首先是,??我做我自己內在規則的捍衛者。??特別是對老師,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拿這個規則,去衡量評價??一個孩子的時候,可能麻煩就會出現。所以,這個對紅雲來講,最最??重要的??不是說你的標準高了還是低了,不是這個問題。??你的標準當然可以高啊,但關鍵它只是你自己的標準,不是你拿著去衡量世界的標準。你的班級生活主體是這樣的,但對於新來的孩子,或者說暫時弱一點的孩子,??他們暫時處在不利地位的時候,??你可以怎麼樣更好的幫助到他們。??這個幫助首先是理解,??他暫時的不足,暫時的羞怯,首先在你這裡,你應該??給予的是無條件的母性之愛。??我覺得可能你在這個方面要稍微再敏感一點,??就是對於暫時有點狀況的孩子,給予無條件的母性之愛,??這是你的生命維度當中略顯欠缺的地方,你生命中的父性之愛的能量太過於充足了!我當然不是說要你把這一面去掉——這是你的生命特質,是最可寶貴的東西,去不掉,也堅決不能去啊,而是說如果能對另一面稍微敏再感一點,就更加完美啦!


(註:作為教育者,我必須補充說明:從「鴨蛋」和「天鵝蛋」的角度講「天賦」,本質上意味著對「教育價值和意義」的自我消解!因為,從動物學上的分類來說,天鵝屬於脊椎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天鵝屬,鴨屬於脊椎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綠頭鴨種,也就是說,鴨與天鵝是不同「屬」的,這意味著什麼?我們知道,馬與驢子都是「馬屬」,它們雜交的後代騾子已經不具備繁殖能力了;而對於人類來說,不管是黃色人種,還是白色、黑色、棕色人種,不僅同界同門同目同科同屬,而且「同種」啊,也就是說,不同膚色的人通婚都是可以正常繁衍後代的,根本不存在任何生殖隔離!但是,鴨與天鵝不僅不同種,而且不同屬——它們僅僅都屬於「鴨科」!這說明什麼?說明「鴨蛋」與「天鵝蛋」的天賦之不同純粹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純粹是先天的;而不同孩子之間的天賦之不同無論如何不能過度誇大其先天性!學齡期兒童所呈現出來的天賦之差異,如其講是它們的「天之賦」,不如講是他們的後天成長環境之賦——至少這個後天因素的影響要遠遠大一些!所以,當我們講一個孩子的「天賦」時,一定是在言說他相對於一切其它動物出生時的「確定性」(被先天所規定)而最最特別的的可能性,在未來歲月中無與倫比的生長性,最最不可預期卻絕對令一切其它物種、以及所有成人驚嘆詫異的變化性!如果某個孩子的天賦在當下還沒有顯現出來,那麼,只是說明他的「天賦」——未來可能性——暫時因各種過去或當下的成長環境處於遮蔽之中,教師或家長需要做的唯有啟發、引領、點燃,包括必要的等待和守望!這也正是南明教育的核心價值觀:相信種子,相信歲月。)


第二節:天才的宇宙與理性的宇宙


總體來講,這節說到的問題,上一節都說到了。這一塊,只不過又重新梳理了一遍。這裡講天才的宇宙和理性的宇宙,路徑前面也講過。一個是劉邦,首先是天授,他的生命氣象一開始就和別人不一樣。從這個角度,「天授者則其健旺之生命,植根深,故發越高,充其量,故沛然莫之能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所謂風姿也。天才之表現是風姿,乃渾沌中之精英也,荒漠原野中之華彩也。馳騁飄忽,逐鹿中原,所過者化,無不披靡。故其機常活而不滯,其氣常盛而不衰。」這就是講他的生命氣象,既是一個整體性的描述,也是說他最初的氣象。但是這個天鵝蛋能成為天鵝,只是說有這個可能性,並不必然成為天鵝,他也有極大的可能泯然於眾人矣。後面就與各路大英雄做一個對比,比如和李世民比,劉邦恰好是不成套,而李世民是成套,文一套武一套,但是這反而對其生命有束縛。


不過,天才之英雄與天縱之聖人畢竟有所不同。夫子是聖人,他德配天地,上下與天地同流,其生命之呈現是理性的宇宙,是無限的。而劉邦是英雄,其才其氣都有個限度,有儘儘的時候,其生命之呈現是天才之宇宙,是有限的。後面,牟先生將會沿著「綜合的盡理之精神」和「綜合的盡氣之精神」進一步的綜論中國歷史文化之特質。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明數學 的精彩文章:

TAG:南明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