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先從蘇聯獨立的3個國家,現在成富國,為何對俄羅斯仇恨深?

最先從蘇聯獨立的3個國家,現在成富國,為何對俄羅斯仇恨深?

蘇聯解體時,此地區三國為何「離心力」強烈,最先宣布獨立?

(蘇聯及俄羅斯歷史之三十八)

蘇聯解體時,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從蘇聯獨立建國,在這些獨立國家中心態各不相同,比如中亞五國就不願獨立,他們希望保留蘇聯體制,繼續留在蘇聯體制內。當時納扎爾巴耶夫還跑到莫斯科,想利用自己的力量終止蘇聯解體,但蘇聯解體不是他一人就能阻止。

應該說蘇聯解體原因很多,瞬間解體既像「多米諾骨牌」,致使一些國家紛紛獨立。雖然有的出於無奈,但大多數國家還是願意獨立的,這15個獨立願望最強的當屬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現在都成為富裕國家。很多人不明白,作為「一口鍋吃飯」的三國,為什麼獨立願望如此強烈呢?難點一點感情都沒有嗎?


第一,合併時間太短。

從波羅的海三國的歷史看,波羅的海三國成為蘇聯加盟國的時間較其他加盟國時間要短。19世紀初時,沙俄與瑞典打了兩場戰爭,瓜分了波蘭,並奪取了波羅的海出海口,沙俄佔領並沒有使三國歸順,而是引起了更大的仇恨。20世初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羅的海三國有過獨立建國的「美好時光」,而且與西歐和美國建立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蘇聯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根據條約規定,蘇聯可以隨意佔領鄰近國家。不久蘇聯與波羅的海三國簽訂條約,實現了向三國駐軍的權力,後來蘇聯借口三國破壞條約,就扶植了新政府,然後以新政府的名義加入蘇聯。但德國入侵蘇聯後,蘇聯又找到波羅的海三國勾結德的證據,於是武力再次佔領波羅的海三國,使之併入蘇聯。從強行合併到獨立,也就六十多年時間,比烏克蘭等國的時間要短。

波羅的海併入蘇聯後,三國並不像中亞五國那樣「歸順意識」強,他們反抗劇烈,雖然被蘇聯壓制,但波羅的海三國「內心」並不屈服。


第二,文明程度很高。

波羅的海三國的民族、宗教及文化與波蘭、德國及北歐國家相同,而且沙俄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後,並未快速實現同化,只是用日耳曼貴族方式管理三國。所以三國在民族認同感和民族文化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沙俄要想同化很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羅的海三國短暫獨立,也強化了本國的文化教育,三國對民族文化與歷史感要強於其他加盟共和國。蘇聯強行合併後,引起他們的反抗。雖然蘇聯強行壓制,使表面反抗沒有了,但暗中反抗卻不斷。

俄羅斯民族與文化很難與波羅的海較高水平的文化相融合。當時蘇聯推行的民族政策,以民族特性建立加盟共和國,像中亞地區沒有國家意識的地區可以,但在波羅的海三國推行此政策,反而加劇了波羅的海三國的反抗。因此,蘇聯時俄羅斯人總數有限,不可能向三國大量遷移大量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在波羅的海三國中並不佔據多數。


第三,結下仇恨很多。

從沙俄侵佔開始,波羅的海三國就恨沙俄的佔領。到了蘇聯佔領時,這種仇恨更加強烈。特別是蘇聯時期的高壓統治,逮捕、槍殺、流放一些民族主義者,使這種仇恨印在波羅的海三國的心中。在高壓統治時,可以忍一忍,但只要一放鬆,他們就會把仇恨釋放出來。因此,蘇聯末期,戈爾巴喬夫實施的「新思維」時,最活躍的就是波羅的海三國。現在俄羅斯獨立了,但依然是該地區強大的國家,他們對蘇聯的仇恨就會轉移到俄羅斯身上。


第四,生活質量落差。

波羅的海的經濟基礎較好,獨立後經歷「鎮痛期」較短,迅速融入歐洲,並成為富國。其實,二戰時期波羅的海三國與瑞典、芬蘭等國經濟水平差不多。但自從加入蘇聯後,瑞典、芬蘭實現了快速發展,而蘇聯則發生過大饑荒,也影響到了波羅的海的國家的發展。所以波羅的海三國親身經歷過這種生活水平的落差,必然不願再留在蘇聯體制內,面對發達的西歐,就會有強烈的離心作用。


第五,西方國家的滲透。

波羅的海的離心作用除內因外,還有外因。這個外因就是西方國家的滲透。由於波羅的海三國靠近西歐、北歐,是蘇聯與西方對抗的前沿。所以西方正是從波羅的海三國打開分化瓦解蘇聯的「口子」。

由於波羅的海天然就有一種親西方的「歸屬感」,很容易使西方的滲透力量進入。當蘇聯放鬆統治時,西方的勢力通過在波羅的地海三國不斷滲透,波羅的海人心必然會散。而蘇聯到了解體前,根本無力去阻止西方的滲透。

有人會說,波羅的海三國從蘇聯獨立後成為發達國家。可以說國土面積小、人口少,又加上西方的大量援助,想不發達都難。雖然發達了,但波羅的海現在對俄羅斯心情基本一致:防範與仇恨。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多爾袞與孝庄是否婚配?從6歲順治繼位,能否找到兩人「密碼」?
溥儀的重臣 李鴻章的幕僚,最後當漢奸被人毒死,一技能無人能比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