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廣譜」抗癌藥報道被誤讀;芬太尼暴露美國藥物濫用;中國發現蜘蛛哺乳行為

「廣譜」抗癌藥報道被誤讀;芬太尼暴露美國藥物濫用;中國發現蜘蛛哺乳行為

「水土不服」揭示腸道菌群可塑性

旅行中容易產生「水土不服」,已有研究表明,「水土不服」與飲食改變帶來腸道菌群的變化有一定關聯性。華中科技大學寧康教授團隊招募了一支由十人組成的志願者團隊,他們從北京出發,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停留了六個月,然後返回北京。

通過使用高密度縱向採樣的策略,收集了志願者的糞便樣本,記錄他們詳細的飲食信息。對糞便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和相關分析,發現人類腸道菌群在較長時間跨度內受飲食改變而發生的動態變化規律。

跨國志願者腸道菌群之間的變換通常在1個月內完成,並且志願者腸道菌群的動態變化有特定的變化趨勢。飲食長期的轉變可改變腸道菌群,飲食的恢復也可使腸道菌群恢復,揭示了腸道菌群具有雙向可塑性和強大的彈性。

「廣譜」抗癌藥治癒率75%系誤讀

一款針對罕見腫瘤類型的治療藥物近日由美國FDA批准上市,有傳言稱這一藥物對於多種癌症擁有75%的治癒率,因此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獲批上市的藥物名為Larotrectinib(商品名為Vitrakvi),由精準醫療公司「Loxo腫瘤」及傳統製藥大廠「拜耳」共同研發。拜耳表示,藥物實驗的總體緩解率為75%,其中包括22%的完全緩解及53%的部分緩解。

所謂緩解率,指的是患者接受治療後,腫瘤減小或消失的比例,並非指治癒的比例。而治癒率不僅腫瘤有變化,從臨床治癒的標準來看,還要能生存5年及以上不複發,因此,說治癒率是不準確的。

這是針對於NTRK基因融合突變的癌症患者的一種藥物,在很多種癌症中,有可能存在這樣的突變,所以它是針對具體的一個基因突變,而不是針對具體的癌種。儘管獲批的新葯可以治療多種癌症,但NTRK突變的癌症患者非常少,有些癌種不到1%,有些癌種在1%至2%之間。

因此,美國FDA也給予其「孤兒葯資格」。「孤兒葯」即罕見葯,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罕見病的藥品。

艾滋病存在功能性治癒的可能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兩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感染數年後仍能控制病毒載量。這兩名患者被感染細胞中攜帶著大量病毒,但血液測試卻顯示沒有病毒載量。

一名患者在差不多20年前被HIV感染,在接受了幾年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後終止治療,其後15年里一直處在『無病毒』狀態。研究結果表明,早期通過ART可以重置患者的免疫系統,即使後來停止這種治療,病毒依然能夠得到控制,即「功能性治癒」。

另一位被稱為精英病毒抑制者,他的免疫細胞上攜帶有特殊的遺傳標記,使其身體不需治療就可以自然地保持低病毒水平。

研究人員認為,雖然僅基於少量患者,但該結果表明長期病毒緩解對於更多人來說是可能的。這一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臨床調查觀察雜誌》。

國產新式光刻機與晶元製造無關

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近日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該光刻機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10納米級別的晶元。項目在原理上突破分辨力衍射極限,建立了一條高分辨、大面積的納米光刻裝備研發新路線,繞過了國外相關知識產權壁壘。

但報道發出後,某些媒體以訛傳訛將新式光刻機的成功研製與中國晶元製造相關聯,甚至傳出「國產晶元即將白菜化」的誇張謠言。

目前,這種光刻機尚不能用於光刻晶元。它的意義是用便宜光源實現較高的解析度,用於一些特殊製造場景,很經濟。

中科院此次驗收的光刻機如果要用於晶元製造還需要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距離還很遙遠。因此,說該設備實現彎道超車,就好像說中國出了個競走名將要超越博爾特一樣。

中國團隊發現蜘蛛哺乳行為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蜘蛛具有長期的哺乳行為,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一片新領域。

權銳昌及其同事陳佔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大蟻蛛的哺乳行為在各方面都和哺乳動物極其一致。新孵化出的幼蛛會通過吸食其母親從生殖溝分泌出的液滴生長發育,並且在最初的20天之內完全依賴此液體存活。

科研人員稱此液體為「蜘蛛乳汁」。經成分測定表明,「蜘蛛乳汁」的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4倍左右,而脂肪和糖類的含量則低於牛奶。

從20日齡開始,大蟻蛛的幼蛛會自己外出捕獵,也會繼續從母體吸食「乳汁」。大約從40日齡起幼蛛完全斷奶,此時的幼蛛體長已經達到成年個體的八成。幼蛛斷奶後並不離開母親,而會繼續回巢生活,甚至成年之後的雌蛛後代仍繼續和母親生活在同一巢穴。

該研究提供了在無脊椎動物中發現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超長親代撫育的證據。這種超長的親代撫育行為曾被認為通常存在於壽命較長的高等社會性脊椎動物類群中,例如人類和大象。大蟻蛛是獨立於哺乳動物系統進化而來的,此項發現會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親代對後代長期哺乳行為的進化過程。

芬太尼刷屏暴露美國藥物濫用現狀

當地時間12月1日晚,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中外記者會上,王毅表示,雙方同意採取積極行動加強執法、禁毒合作,包括對芬太尼類物質的管控。

中方迄今採取的措施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中方決定對芬太尼類物質進行整類列管,並啟動有關法規的調整程序。

芬太尼是一種強效的阿片類止痛劑,動物實驗表明,鎮痛作用產生快,但持續時間較短,其鎮痛效力約為嗎啡的80倍。多用於緩解外科手術疼痛、分娩痛、癌痛,是不可替代的鎮痛類藥物。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的阿片類藥物濫用就開始迅速增長,到21世紀,已經成為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13年至2015年,美國人均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時間為17.4天,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美國人口佔全球5%,消耗的阿片類藥物卻佔全球的80%。

美國方面曾多次將芬太尼類物質被濫用的矛頭指向中國,聲稱該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但事實上中國葯企合法生產的芬太尼類藥品少有出口至美國,多家上市醫藥公司表示沒有出口芬太尼藥品至美國。

至於存在的非法跨國走私芬太尼藥物案件,中國方面一直高度重視。2018年11月29日,中美聯合破獲的一起跨國售賣芬太尼的要案在邢台中院開庭。這是中美成功合作破獲的第一起芬太尼毒品走私案。

兩種感冒藥停產停用

11月30日,國家葯監局發布《關於停止生產銷售使用特酚偽麻片和特洛偽麻膠囊的公告(2018年第92號)》。

國家葯監局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經組織再評價,認為:

特酚偽麻片和特洛偽麻膠囊存在心臟毒性不良反應,使用風險大於獲益,決定自即日起停止特酚偽麻片和特洛偽麻膠囊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撤銷相關藥品批准證明文件。

藥品說明書顯示,其主要成分每片含對乙醯氨基酚162.5mg 鹽酸偽麻黃鹼15mg 特非那丁15mg,適用於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四肢酸痛、鼻塞、流鼻涕、流淚、打噴嚏等癥狀。

國家葯監局要求,已上市銷售的特酚偽麻片和特洛偽麻膠囊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召回工作應於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召回產品由企業所在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銷毀。

此前,國家葯監局對多款藥品的說明書進行了修訂:含可待因感冒藥,18歲以下禁用;雙黃連注射劑,4周歲及以下兒童禁用;柴胡注射液,兒童禁用;匹多莫德製劑,3歲以下兒童禁用;注射用賴氨匹林,16歲以下慎用、3個月以下禁用。

本文資料來自各新聞媒體,由SME整理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基因編輯嬰兒被敲掉的位點什麼來頭?曾首次治癒艾滋病患,現卻走火入魔
從文字開始,漫遊世界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