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退群」是任性,卡達「退群」出於什麼考量?

美國「退群」是任性,卡達「退群」出於什麼考量?

就在12月6日歐佩克會議召開前夕,有一個成員國決定「退群」。卡達能源部長薩達3日在多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在2019年1月退出歐佩克,專註於天然氣生產。消息一出,油價短線小幅下跌。卡達方面表示,3日早間已將此決定告知歐佩克。卡達將不再履行歐佩克協議,而是作為非歐佩克國家遵守相關承諾。「卡達加入歐佩克已經57年了,退出不是個『容易的決定』。」薩達表示。(12月3日海外網)

說到「退群」,必須說美國;說到美國「退群」,必須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特朗普「退群」是任性,卡達「退群」出於什麼考量呢?

特朗普上台後,鼓吹和奉行「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凡是對美國不利或美國利益沒有實現最大化的群,特朗普統統退掉。特朗普從去年1月20日走馬上任至今,已經退出TPP、巴黎協定、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還在揚言要退出《中導條約》、世貿組織和聯合國。美國「退群」太任性,卡達為啥要學美國「退群」?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可有可無的地位。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在國際石油市場擁有絕對話語權。卡達雖然從1961年起就加入了歐佩克,但僅僅是歐佩克第11大產油國,在歐佩克國家中可有可無。卡達的石油產量約為61萬桶/日,與沙特的1120萬桶/日產油量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既然在歐佩克這個「群」里可有可無,那麼卡達「退群」非常正常。

第二,專註自身的大產業。眉毛鬍子一把抓,到頭來可能什麼也抓不到。做事要講輕重緩急,做產業要有大小側重。卡達的石油在世界上說不起話,但天然氣完全說得起話。卡達為啥要「退群」,就是為了更專註於天然氣生產。據報道,卡達是僅次於俄羅斯、伊朗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儲量國,總儲量為24.5萬億立方米,佔比達13%;卡達還是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其天然氣出口量相當於全球總供給量的1/3。揚長避短,集中優勢做大產業,這是卡特爾退出歐佩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對斷交潮的回應。以上兩個原因屬於經濟方面,卡特爾「退群」還有政治原因。去年6月,阿聯酋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後,中東地區的國家跟風,包括阿聯酋、沙特、巴林、埃及等國在內,紛紛宣布與卡達斷交——卡達被正式踢出了歐佩克朋友圈。雖然科威特、土耳其等國多次斡旋,但卡達目前處境依然尷尬,外交依然困難。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何況卡特爾「退群」之後,還能參加群里的部分活動,比如加入減產協議,而且卡達的經貿和外交有了少了限制、多了自由,何樂而不為?

不要以為美國才有「退群」的權利,卡達也可以「退群」。美國「退群」是任性,而卡達「退群」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毛開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開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在俄羅斯周邊部署兵力,警告還是要動手?
企鵝號:俄烏局勢緊張,烏克蘭若引入美國或北約駐軍會有什麼結果?

TAG:毛開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