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料足斤足量、空間巨大且利用靈活——TtLevel 20 GT 黑色 全塔機箱

用料足斤足量、空間巨大且利用靈活——TtLevel 20 GT 黑色 全塔機箱

前言

之前一直感覺機箱在一台主機中的佔比很小,很多時候都是看預算挑個外觀好看的,質量還不錯的入手,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你會發現各種不方便。比如說用料材質差,支撐結構比較軟;內部空間設計不合理,一些硬體安裝起來很難受;隔音、散熱設計不合理,容易積熱,且噪音較大

但是,當你的預算稍微給高一點,以一個嚴格和挑剔的眼光再去選購機箱,你會發現,很多設計也合理了,內部空間也靈活了,用料做工也靠譜了

今天要聊的,是TT(Thermaltake)的一款全塔機箱,Tt Level 20 GT全塔機箱。這是一款售價高達1K5的機箱,其在內部的設計和用料上亮點多多,搭配我的9900K+RTX 2080感覺剛剛好,嘿嘿

先看看最後的完成效果,個人感覺還是很漂亮的

開箱

這是一個碩大的紙箱,中間印著機箱的型號,左上角是品牌TT

這個箱子不僅正面巨大,側面也超級厚

紙箱頂部有一個碩大的「HEAVY」標誌,下面清晰的印著22KG,下面還有一個兩人架的標識,天知道我是怎麼把它弄上來的,我還非常瀟洒的告訴送快遞的小哥,「你回去吧,下面交給我了」,現在一想,滿心的後悔啊

外觀

從大紙箱裡面將這個龐然大物抱出來,第一眼感覺這個機箱的顏值還是很高的。機箱的側面和前面都是全透的黑化過的鋼化玻璃,而在機箱的側邊部分,圓潤的銀色部分起到了畫龍點睛般的裝飾作用,讓機箱的側面和正面都有銀黑色的搭配效果

稍微側過一點,透過黑化的鋼化玻璃,直接就能看到機箱碩大、複雜的內部空間

換個角度,感覺也還不錯

機箱正面底部是熟悉的TT的LOGO

TT的這款機箱採用了四塊鋼化般哦里,分別覆蓋機箱得而左邊、側邊、前邊和上邊,機箱上面同樣是一塊碩大的鋼化玻璃,這裡搞兩個碩大的RGB風扇,也是極好的

機箱頂部的IO面板以及操作按鈕指示燈部分採用了台階式的設計,將控制面板和機箱的上部、前部和左右側分開,獨立開來,日常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也更加立體

左側是開機鍵、重啟鍵、硬碟指示燈以及耳機麥克風介面

機箱右側是Type-C介面、兩個USB3.0介面和兩個USB2.0介面

機箱後面有意思的地方也有很多

首先就是這個電源開孔,對比下這個電源開孔在這款機箱和普通機箱上的表現,就可以知道這款機箱到底有多麼寬了

機箱背面頂部有一個後置風扇位,最大支持14cm,這裡TT標配了一把單色風扇

機箱頂部是可拆卸的擋板,方便上置風扇、水冷的安裝,並且,機箱上置的部分通過一個塑料罩蓋起來,隔音降噪的效果特別好,一般機箱上置水冷、風扇的時候,就是直接就往外吹風,容易落灰塵的同時,噪音也特別大,這種有上蓋的設計,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看下機箱側面鋼化玻璃的這個鉸鏈,很厚實

機箱後置了8條擋板,這八條擋板包括擋板本身,都是可以隨意拆裝的,這個後面會展示

機箱的側面鋼化玻璃還有一個小鎖扣,可以將其鎖上,不能隨意打開,有點意思的

在配件盒裡會有一把鑰匙

用這把鑰匙才能打開

擰開之後還不能隨便打開,需要從鋼化玻璃的下部用力,才能順利打開

因為在鋼化玻璃的頂部和下部都有磁鐵吸附,只有用力才能打開,正常情況,即使機箱水平放置,鋼化玻璃也不會自行打開

打開側面的鋼化玻璃,看看機箱的內部空間

機箱自帶14CM的單色風扇,如果是RGB的就更好了

主板安裝位,最大支持E-ATX規格的主板,中間的開孔巨大,可以方便在不拆卸主板的情況下更換散熱輔助固定背板,更換散熱。另外在主板四周有很多方便走線的槽,且均使用了橡膠防刮包裹

機箱頂部空間巨大,最大支持2 x 200mm風扇安裝

機箱左側是四個硬碟快裝架,可以放很多硬碟

機箱底部是獨立的電源倉,並且電源倉是側透的,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內部的電源

機箱前置最大同樣支持2 x 200mm風扇,大尺寸的風扇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點,就是在獲得同樣的風量的情況下,200mm的風扇相比較於120mm的風扇,轉速更低、噪音更小

機箱的底部同樣支持風扇安裝,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分體水冷輔助固定架,可以方便的固定一些分體水冷的配件

打開另一側的鋼化玻璃,可以看到在機箱的這一側,同樣有很多輔助安裝件

走背線的空間很大,可以施展的餘地很大

機箱背面左側有兩個輔助固定架,可以固定硬碟

右側同樣也有,這裡也可以固定硬碟,想要填滿這款機箱,還真需要不少硬碟

機箱特色功能

剛剛我們看到機箱後面的PCI擋板部分固定螺絲很多,這部分其實有很多可玩的地方

首先是右側有一個輔助固定的擋板,可以拆卸

整個PCI槽部分都可以拆卸,並且可以旋轉90°安裝,輕鬆從水平固定顯卡變成豎直固定顯卡,非常靈活方便,配合PCI延長排線,可以讓你漂亮的顯卡立起來,受力更加合理,不容易變形,且燈效展示效果更好

硬碟架部分可以任意拆裝,你可以在這裡裝硬碟,也可以將其拆下,固定其他組件,比如說冷排

電源上部有一個輔助固定顯卡的支架,這個支架同樣是可以拆裝的,如果用不到,可以將其拆掉,以增大機箱內部空間

電源倉的罩子也是可以拆掉的,在安裝電源的時候將其拆掉,方便安裝電源和走線

裝機

這裡的配置很簡單,9900K+ RTX 2080,顯卡這裡選擇了影馳的RTX 2080,整體的性價比很高,做工和用料都很不錯,外觀也很漂亮

電源選擇安鈦克的HCG850金牌全模組電源,這套配置上一個850W的金牌電源,足夠了

另外,這款機箱的配件盒裡面有硬碟的防震墊,記得在安裝電源之前貼上。安鈦克的HCG850金牌全模組電源的長度稍短於普通電源,防震墊剛剛好能夠上一半,完美!

下面安裝之前測試好的主板套裝,9900K+技嘉 Aorus Z390 Pro Wifi主板,內存是科賦的8G*2 3200MHz

安裝主板之前需要先將機箱的上置塑料件和前置塑料件拆掉,方便安裝冷排

機箱固定螺絲真的是多,一大把

將主板和冷排安裝到位,可以看到機箱內部還有巨大的空間可以利用

技嘉的技嘉 Aorus Z390 Pro Wifi主板在控制插線部分有一個輔助安裝的塑料件,這個真的是非常方便,可以先將機箱的一些指示燈和開關杜邦線先固定到這個塑料件上,然後再一起插到主板上,這種操作就很方便

顯卡採用影馳的RTX 2080這塊顯卡

顯卡背面採用了一整塊鋁合金材質的金屬背板,有效加強顯卡PCB強度的同時,還能輔助顯卡散熱,完美!顯卡背板中間印著碩大的「Gamer」字樣

顯卡金屬背板的右側,有Gamer可調式發光LOGO,可以任意設置顏色,非常漂亮

裝好之後的效果,看起來還是很棒的,過會開機肯定更漂亮

機箱上置和前置都可以安裝200mm的風扇,準備過段時間入手幾把,搞一套燈效,現在就先空著。整體安裝完成之後的效果

開機測試下,沒問題,一次點亮,完美

蓋上側面的鋼化玻璃,整體的效果還是很棒的,但是感覺機箱右側略空,果斷時間搞一個360冷排裝上

效果展示

撕掉鋼化玻璃表面的保護膜,整個機箱的效果就更漂亮了!

直接就能清晰的看到機箱內部的水冷、顯卡、內存、風扇等發光部件

雖然機箱的RGB燈效方面沒有好好設計下,但是這樣看起來已經很漂亮了

之前想將水冷側置的,後來水冷管略短,只能作罷

船長RGB 240冷排的顏值還是非常漂亮的

特別是這個冷頭的設計

影馳RTX 2080的鋁合金背板很漂亮,右側還有影馳三叉戟的LOGO,並且還能亮

影馳RTX 2080顯卡的側面有RGB的流水燈,燈效很酷炫

簡單搭配一下,配合這個機箱就已經很漂亮了,如果精心設計一下,顏值肯定爆表

技嘉 Aorus Z390 Pro Wifi主板的XMP指示燈很有意思

細節效果再升級

更換了九州風神的堡壘360水冷,撕掉四面鋼化玻璃的保護膜,整體的效果就很棒了!

就和我說的一昂,稍微收拾一下,這個機箱的外觀簡直炸裂!

前置的ARGB的風扇,RGB色環的效果還不錯,前置還有防塵網,效果很棒

稍微側過一點,就能看到機箱側面的碩大的側透鋼化玻璃了,透過這個大鋼化玻璃,直接就能看到機箱內部的各種配件

機箱上置也是大面積的鋼化玻璃,考慮後面給冷排上雙面風扇,這樣上面也會很漂亮

九州風神堡壘360水冷的顏值還是很高的

電源倉也是側透的,直接可以看到電源側面

打開鋼化玻璃,看看整體效果

總結

Tt(Thermaltake)Level 20 GT這款機箱很棒,用料沒的說,整體22KG的重量就是用料最好的證明,其硬碟架、電源倉蓋以及各種支架都超厚,各種晃都不會動,穩的不行。其四面鋼化玻璃的設計,隨便搞點RGB搭配一下,就很漂亮,並且這個左右的鋼化玻璃側板還可以鎖上,很有創意。機箱內部空間很大,前置、上置都支持200mm的大尺寸風扇,還支持冷排側置,空間的安排也非常靈活。即使是上分體式的水冷,這款機箱也沒有任何問題,空間和各種固定位置都可以完美兼容。

謝謝大家!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評測 的精彩文章:

想要擁抱9900K這個超級無敵大火爐?你需要一塊靠譜的主板——技嘉Z390
攜眾多創新榮耀Magic2王者歸來,上市三周後聊聊它到底如何

TAG:蘑菇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