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0天「停火」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90天「停火」期,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關於中美貿易戰的輸贏,這是個偽命題。

美國對華貿易戰「停火」90天,全球輿論場眾議紛紛,有的認為它非常重要,是貿易戰的轉折點,甚至可能成為一段時間以來不斷加劇緊張的整個中美關係的轉折點。另一種流傳很廣的觀點認為,這次停火的意義很有限,它只是美國進一步打壓中國的「緩期執行」,美國正處在對中國的「節節勝利」中。

當地時間12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共進晚餐,舉行會晤。(圖自新華社)

這兩種分析都有失客觀,它們的背後有一些政治立場和願望在起牽引作用。

中美上周六達成的共識顯然是階段性的重大突破,全球股市星期一的普漲是投資者對共識重要性的集體投票。投資者的判斷是國際社會認識這一突破中最認真、最不敢搞自我欺騙的那個部分。

中美前面依然面臨艱難談判,但是如何對待談判的艱苦性、不完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的政治態度。中美已經打了半年多貿易戰了,雙方都進一步了解了對方的意志、核心利益的劃線、還有抵抗壓力的綜合實力等等,現在雙方共同願意拿出90天的時間,再做一輪認真的談判,這是停火發出的排在最靠前的信息。

這次停火顯示,雙方都認識到,結束貿易戰會比繼續打貿易戰對自己更加有利。華盛頓的這一認識不比北京的輕,否則的話,這次停火就沒有意義。

雙方的分歧很大,90天的時間完全克服它們幾無可能。但90天形成雙方真正相向而行的趨勢,建立彼此一定的信任關係,塑造一個相互都能夠接受的妥協格局,卻是有相當高現實可能性的。這也是很多人看到希望的原因。

習近平與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2月1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共進晚餐,舉行會晤。

美國很強大,但中美實力差距不是美韓、美澳,甚至不是美日之間的那樣,美國對此亦很清楚。美國不能真的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它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需要在對待中國時比對待其他經濟體更多地把握分寸,這一點毋庸置疑。

美方星期六聲明中就結構改革向北京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但沒有談及之前它們一直最為反對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國方面在之前也有一段時間沒有提及這一計划了,這似乎透出一個信息:儘管雙方的核心立場都難改變,但兩國在尋找圍繞高度敏感問題相互妥協的可能性。

由於中國加大改革開放,創造了更有利於緩解中美貿易糾紛的大環境。美方的大部分要求,中方在方向上並不反對,它們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形成相當高的兼容度,雙方的更多爭議其實是節奏和程度的問題。

舉行會晤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柏悅酒店

中美摩擦會增加中國對美方要求的理解,同時也會增加美方對中國現實條件的認識。雙方的相向而行意味著,中國既然要對外開放,就不能只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最大化與外界打交道;而美方也不能只按照它的利益強迫中國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通過半年多的貿易戰,雙方的這一悟性顯然都在增加。

接下來的中美貿易談判不會一帆風順,最終的貿易協議如果能夠達成,雙方肯定都會有一些缺憾。但它會是對雙方來說都最不壞的選擇。如果雙方達不成協議,貿易戰就可能再次以某種方式升級,但它不會成為鐵幕式的所謂「脫鉤」。打打談談或許會是中美間未來的基本情形,而談成為主導性線索將是高概率的。

中國值得為達成協議做出努力,我們做這些努力的動力系統是改革開放的大需求,制動系統是國家安全不能破的底線。這當中的巨大空間足以容納下健康的中美經貿關係,而那些不合理、甚至破壞性的要求一定會被剔除在外。

關於中美貿易戰的輸贏,這是個偽命題。美方因為選舉政治的壓力,更有宣揚自己「勝利」的需求。中方沒必要與其開展這方面的輿論競賽。我們更看重實際利益,把改革開放推動好。

(本文系《環球時報》今日社評,原標題「中美90天「停火」,信號與意義」)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力挺伊朗,普京簽協議支持伊朗與歐亞經濟聯盟建立自由貿易區
悉尼被雨淹了!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