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萬億日元增購百架F-35 花錢能治好日本「殲-20恐懼症」嗎?

萬億日元增購百架F-35 花錢能治好日本「殲-20恐懼症」嗎?

原標題:萬億日元增購百架F-35 花錢能治好日本「殲-20恐懼症」嗎?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近日,日本政府提出的將直升機航母「升級」為常規航母的計劃,在國際輿論中引發熱議。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改造升級計劃,將使出雲級直升機航母具有搭載美國F-35B戰鬥機的能力,讓日本通過「曲線救國」之路坐擁一艘具有強大戰力的輕型航母,進而擁有可觀的遠洋作戰能力。此舉將從根本上改變日本自衛隊以近海和國土防衛為目的的兵力結構,打破日本奉行數十年的「專守防衛」原則。不過,對於日本自衛隊來說,要使這一計劃落地生根,除需克服來自日本政界和美國的阻力外,還需要在航母艦載機的選擇上費一番腦筋。


或許是早已在檯面下做好周全打算,改造直升機航母的計劃一經公布,日方增購美國F-35戰鬥機的倡議便接踵而至。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網站11月27日報道,從官方消息人士處得知,日本政府正在計劃增購100架美國F-35戰鬥機,以滿足航空自衛隊戰機的更新換代需求,同時作為改造完成的航母艦載機。日媒稱,考慮到從美國採購的F-35A單機成本就超過100億日元,即使不考慮成本增加和零部件採購等因素,增購的100架F-35戰鬥機的總價格也將超過1萬億日元,真可謂一筆天價大單。

據日本政府發布的消息,此前日本採購的42架F-35A戰鬥機將在2019至2023財年陸續交付。因此,如果增購計劃得到日美雙方首肯,則增購的戰機最快可從2024財年開始交付自衛隊。對於這100架戰機的型號構成,目前尚未公布明確方案,但日本政府表示,這100架不僅將包括供航空自衛隊使用的岸基版F-35A,還將包括具有短距和垂直起降能力,可在兩棲攻擊艦和小型航母上使用的F-35B。


日本防衛省宣稱,大批增購F-35戰鬥機的舉動,是為了替換航空自衛隊日漸老化的各型戰鬥機。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鬥機是F-4EJ、F-2和F-15J。上述戰機服役均已超過20年,機體老舊,航電設備亟待更新,已經難以與日本周邊國家裝備的4代半戰機對抗。而日本國產隱形戰機的研發一波三折,至今未有突破性進展。因此,如果不採購外國戰機,則日本可能在未來陷入無機可用的困境。


除維持現役機隊的戰力外,對周邊國家列裝5代機的所謂疑懼,恐怕也是日本急於大量採購F-35的重要原因。日本此前F-35戰機訂購量僅為42架,也未參與戰機研發。在周邊國家未列裝5代機前,依靠F-35A與升級後的F-15J「混搭」組合,航空自衛隊仍可保持一定空中優勢。然而近年來,日本注意到周邊國家紛紛加快5代機列裝進程:中國殲-20戰鬥機已開始列裝作戰部隊,俄羅斯蘇-57戰鬥機即將服役,韓國也與美方簽下累計達60架F-35的訂單。日媒認為,在上述戰機中,殲-20列裝進程最快。為使自身空中力量不至於在未來與周邊國家陷入失衡的困境,日本勢必要擴大F-35戰鬥機的裝備量,以此追趕周邊國家裝備5代戰機的步伐。


此外,還有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稱,花高價購買大批美國先進裝備的行為,也有向特朗普政府「示好」的考慮。雖然近年來美日在防務安全合作層面熱度不減,但特朗普政府卻對美日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緊咬不放」,一再敦促日本購買更多美國產品。在不想改變美日現有貿易格局的前提下,一次性購買大量昂貴的F-35戰機就成為一個可以減少對美貿易順差的「快速且現實的選項」。於是在今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告訴特朗普,日方「引進包括美國武器在內的高性能裝備,對加強日本的防禦能力至關重要。」這番表態堪稱日本政府對美表達「善意」的最佳腳註。

當然,在防務和經濟層面都抱著「花錢消災」意圖的日本,即使痛快地花出這1萬億日元也未必能很快如願。因為截至目前,各國採購F-35的訂單總量已達數千架,而洛馬公司卻剛剛進入這型戰機的量產階段。即使未來產量能夠大幅提高,恐怕日本也要在大批別國現有訂單後面排隊許久。


而且,鑒於日本在F-35採購國中的優先順序不高(由於日本並未參與F-35的國際聯合研製),美國也很難將戰機交付時間提前。這意味著日本增購的F-35可能要等上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到手。


同時,這100架F-35訂單中也潛伏著自衛隊內部「分成不均」的隱患,如果日本著力發展常規航母,勢必會帶來艦載機的歸屬權問題。艦載機歸屬空自固然不合理,但如果將其劃歸從未使用過固定翼戰鬥機的海自,則會導致在訓練管理、人員培訓、技術維護等方面冒出一連串問題,海自與空自也將圍繞戰機歸屬、不同機型在訂單和防衛費中的分配比例展開持久拉鋸。而待上述困難得到解決、一切塵埃落定後,日本最終用上增購的F-35就不知是猴年馬月了。(文/馬騏騑)


【延伸閱讀】空中母艦!美新無人機可由F35組網遙控


近日,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下轄的「戰術技術辦公室」(TTO)放出F-35隱身戰機聯網遙控小型無人機群獵殺中國殲-20隱身戰機的設想圖,本圖集就此解讀。

其中出現的小型無人機即美空軍與Dynetics公司聯合研發的「小魔怪」(另譯「小妖精」)多用途無人機,最大特點是可從空中投放並回收。圖為「小魔怪」小型無人機編隊飛行設想圖。


「小魔怪」除採用「蜂群編隊」方式作戰外,還搭載多種新技術,包括保密通信,感測器「拼接」遙測等,可大幅增強無人機群的獨立(偵察、監視及)作戰能力,必要時還能對敵軍地面或空中目標實施自殺式攻擊(後續型號還可攜帶微型彈藥)。


由於尺寸較小,「小魔怪」可由不同類型的空中平台投放或回收,如B-1B轟炸機、F-16戰機、F-35隱身戰機及C-130運輸機等。


本圖展示了「小妖怪」無人機群的作戰剖面示意圖,在由B-52轟炸機從敵防空區外投放後,「小妖怪」無人機群的航程可達555千米以上,在完成對目標的偵察或攻擊任務(目標區續航時間超過1個小時)後,無人機群返航,由C-130運輸機(」空中母艦「)回收。


早期概念圖中,左側的B-1B轟炸機正在投放「小妖怪」無人機,而右側的C-130運輸機正在進行空中回收無人機作業。

由於尺寸小且機群數量巨大,「小魔怪」不僅很難被敵方雷達發現,而且即使被敵軍戰機或防空武器目視發現,被擊落一部分後,也不會影響其餘編隊繼續作戰,抗干擾能力也要強於普通無人機群。


可「空中回收,並重複使用」是「小魔怪」無人機的最大賣點,回收方式類似軟管式空中加油,無人機先伸出回收鉤。


圖為C-130「空中母艦」釋放回收裝置,準備回收「小魔怪」。


回收鉤會利用激光或其他感測器與回收裝置對接。

「小魔怪」無人機空中回收作業模擬動態圖。


C-130「空中母艦」內,操作員可在必要時人工干預回收作業,通常交由無人機和系統自動進行。


在成功捕捉無人機後,C-130會將「小魔怪」拖回貨艙或兩側主翼下,而無人機將摺疊主翼,便於回收作業。


按DARPA和Dynetics公司的計劃,美軍將於2018年內開展「小魔怪」空中投放和回收試驗,圖為「小魔怪」空中投放試驗資料圖。


該項目在2019年的試驗目標是在30分鐘內連續回收4架「小魔怪」無人機,圖為空中回收無人機連續鏡頭之一。


圖為空中回收無人機連續鏡頭之二。


「小魔怪」無人機不僅能將傳統軍機變為「空中母艦」,還能起到戰力倍增器的作用。


戰術技術辦公室」(TTO)的目前正在進行「拒止環境下協同作戰」(CODE)項目研究,目的是為現役或未來無人機開發先進演算法和軟體,拓展其在拒止或對抗空域的對空及對地作戰能力,項目重點關注研發及驗證改進的協同自主性,使無人機蜂群能在一名操作員(例如F-35有人戰機飛行員)的遙控下,完成跟蹤、攻擊等任務。


若這一技術成熟後,2002年科幻空戰動畫《戰鬥妖精雪風》中設想的無人戰機伴隨有人戰機協同作戰的場面或在未來成為現實。


C-130進行空中回收系統試飛試驗。


圖為C-130尾部貨艙視角,回收「小魔怪」無人機設想圖之一。


即將收入貨艙的「小魔怪」無人機,可見主翼摺疊後,該機外形酷似一枚巡航導彈。


(2018-05-23 09:07: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隱形」坦克來了?軍車偽裝「外套」問世 可隨環境變色
軍情銳評:殺敵於無形!「變色龍」迷彩問世 隱形坦克時代將來臨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