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晚清10種常見的社會職業 第五第六張最受非議

老照片:晚清10種常見的社會職業 第五第六張最受非議

飯館裡端著食盒的僕役。晚清來華的外國攝影師對各種社會職業特別感興趣,專門拍攝了相關影像。此類影像在西方媒體發表後,一度引起西方讀者以獵奇的眼光看待中國社會。如今,這些老照片也成為我們研究晚清社會的重要史料。

衙役與戴枷的囚犯。當然,咱們要說的是衙役,囚犯不是一種職業。衙役承擔抓人犯、破案、催租稅之類的任務,類似於現在的民警,但其沒有官府的正式的編製,收入也很低微。

街頭流動的小吃攤兒。攤主挑著扁擔,前頭放著水、碗筷、食料等,後頭是火爐,走街串巷,哪裡有顧客招呼,就在哪裡停下來,非常靈活。不過,其衛生條件不是太好。

為官員駕車的車夫。這輛馬車是「後檔車」,是晚清官員最常使用的車型,舒適性較好。其實,清朝各級官員最常乘坐的不是轎子,而是馬車。馬車只需一個車夫就夠,而且行走速度更快。

北京兩位京劇演員。晚清北京,上至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聽京劇,但奇怪的是,京劇演員卻是一種社會地位極為底下的行業,屬於「賤民」階層,都沒有資格與平民百姓通婚。

衣著、頭飾都非常時尚的青樓女子。青樓女子在社會上也是一邊被鄙視,一邊為眾多的公子王孫、達官富豪所追捧。民間常說的「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就是對青樓女子和戲劇演員做出的輕蔑評價。

磨刀匠。現在年輕人可能很難理解怎麼還有磨刀匠這個職業?其實清朝時期磨剪子、磨刀也是個技術活,需要專門的工具。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山東農村,小編還見過磨刀匠。

晚清練習射箭的士兵。旗人有尚武的傳統,男丁往往以當兵為職業,這是他們的榮耀所在。但是在漢人眼中,「好男不當兵」,當兵不如種地,只有失去土地、失去家園,或者因為貧窮等原因在老家待不下去的男子才會去當兵。

街頭的剃頭匠。漢族傳統的觀念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不理髮,都是長發飄飄。而清軍入關後,強迫漢族男人剃髮蓄辮,於是街頭就出現了很多剃頭攤子。那時候的剃頭匠不光會剃髮、辮髮,還有按摩、采耳等技藝。

晚清街頭的篾匠。篾匠是編織、修理家用的竹籃、簸箕等竹木製品的專業人員,這個行業現在幾乎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中美軍隊在緬甸合作抗戰 殲滅日軍16萬人
1906年老照片:慈禧太后統治下的社會一副落後面貌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