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愛玲寧可不上大學,也不想欠父親的人情,原因令人心酸

張愛玲寧可不上大學,也不想欠父親的人情,原因令人心酸

因為和繼母發生爭執,張愛玲被父親毒打併軟禁,後來她逃出家門,投靠了母親,她母親出錢讓她出國留學。1939年,張愛玲考取英國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成行,只能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

可是張愛玲只在香港上了三年大學,1942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不能畢業,只能中途輟學回到上海。她又報考上海聖約翰大學,但這時她遇到了一個很難辦的問題,就是學費問題。

張愛玲的學費和生活費是由母親負責的,可這時候她那自由浪漫的母親和外國男友到歐洲渡假,張愛玲根本聯繫不到母親。有一種親人就是你需要時永遠找不到他,你不需要他時,他就出現了。張愛玲那有男友的母親就是如此。

這時張愛玲該怎麼辦呢?此時張愛玲最親的人就是她姑姑,可是她姑姑因投資失敗,家產也賠光了,只能靠一份薪水優厚的工作養活自己,並不是富人。

雖然姑姑待張愛玲比生母還親,可是張愛玲怎麼好意思向姑姑要學費?侄女向姑姑要學費並不是天經地義,姑姑沒有義務供侄女上學。

這時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自告奮勇去找父親給張愛玲要學費。張愛玲的父親早就後悔毒打女兒,想找機會和女兒和好。給張愛玲付學費真是父女和好的最佳機會,這真是瞌睡時天上就掉下一個枕頭。

於是張愛玲的父親就對張子靜說:「叫你姐姐來家裡見見面,我給她學費。」於是張愛玲就回家了,而繼母也知趣地躲了出去。可是張愛玲對父親態度冷淡,她還記著她被父親毒打併軟禁的事。

張愛玲的父親對她說:「學費我讓你弟弟給你送去。」然後張愛玲就走了,從此之後再沒有回過家。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家,也是和父親的最後一次見面。

可是後來張愛玲卻不到上海聖約翰大學求學了,她的理由就是上海聖約翰大學沒什麼好的中文教授,上那種大學不如自力更生寫稿子當作家呢!

後來張愛玲寫小說一舉成名天下聞,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可是張愛玲為什麼不到上海聖約翰大學求學呢?其實原因就是她不想欠父親的人情,她不想和父親和好,她還要記恨父親,要和父親一輩子決裂。

組合家庭矛盾多,像張愛玲那樣決絕的人少,可是不如意的人卻很多。張愛玲寧可不上大學,也不欠父親的人情,原因令人心酸,就是她早已厭惡父親的家和父親這個人。組合家庭的矛盾竟然這樣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她難產身亡導致叔叔們紛紛結婚,後來她的堂妹成了英國女王
後妻入門後就清理前妻的痕迹,前妻的女兒勃然大怒,誰是誰非?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