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和黃巢一同起義,失敗後消失,留下一詩受魯迅讚賞

此人和黃巢一同起義,失敗後消失,留下一詩受魯迅讚賞

此人和黃巢一同起義,失敗後消失,留下一詩受魯迅讚賞。這個人名為皮日休,他生於公元838年,那個時候唯一能夠成功的道路就是要考取功名,他當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的考試道路也不怎麼順利。

根據史書的記載他第一次去京城參加考試的時間是公元866年,20多歲,正是好年紀,不過這回考試沒中他沒考中。到了第二年,他不肯放棄於是又來參考考試,這一次比較好,他很幸運,以榜末中了進士。

在這之後他成了正式的官員,也只需要好好的上班,沒事的時候寫寫詩歌什麼的。但是他的人生道路並不這麼順利,當時發生了變故,這些變故有兩方面的原因。1是朝廷的原因,1方面是因為天災。

當時出現了非常要重視的旱災,導致那個時候的百姓的莊稼沒有收成,因此他們的生活就出現了問題。但是那個時候唐朝朝廷並沒有對這件事進行妥善的解決,結果導致後來的老百姓沒有辦法,就引發了動亂。

最開始先是王仙芝的叛亂,第二年的時候就爆發了非常有名的黃巢的起義。他也參加了這個起義,然而在亂世之中詩人是沒有什麼用的,所以他那個時候沒有得到過太多的關注,史書中甚至連他的死也沒有記載。

但是他的很多詩作還是被完整的保存下來了,比如說下面會說道的這首講中秋節的詩。其內容是「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這首詩是在他中進士的前一年的中秋節寫的。

他在詩中重新分析了關於中秋最為有名的的那個神話的傳說,也就是吳剛之所以想要砍伐月中的桂花樹,他寫得最好的是最後一句,他說實在想不明白吳為何要看不慣那棵月桂樹,大概是嫦娥想將那些桂花撒下來,用來給人間的中秋節祝福吧!

不過他雖然說詩才出眾,但是因為他當初參與了起義,因此在史家的眼中,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因此對他的記載和評價也非常少。後世給他最高評價的大概只有魯迅先生吧!他認為他是唐末『雜亂的泥塘之中的的光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貴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上皇為了保持自己的強權,給兒子找無勢女友,結果十分悲慘
此人如果不死,在梁山應排名109,為何宋江卻殘忍指使人殺他

TAG:貴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