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職位比直隸總督地位還高,設立五年後,清朝就滅亡了

此職位比直隸總督地位還高,設立五年後,清朝就滅亡了

相信很多人在看清宮電視劇中,都會聽說過總督這個職位。它是清朝的一方諸侯,權力極大,品級也很高。總督可以管理幾個省的政務大權,而且一般是正二品的,如果是尚書銜的總督,還是從一品。這麼要緊的職位,在清朝也是備受矚目的。

只不過,這種顯赫的職位,確實有些稀缺。在清朝光緒之前,一共才10個總督,其中乾隆十八年設置的是漕運總督和河道總督,並沒有地方職責,有時候是由巡撫或者其它總督兼任。真正意義上的總督,僅僅只有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和雲貴總督。

這八個總督,我們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管轄的範圍。其中有兩個總督最為引人矚目,分別是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管轄範圍的相當於現在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地區。它的地位重要最關鍵還是出於京畿要地,有拱衛都城安全的職責。因此,在雍正時代起,直隸總督一般都會授兵部尚書銜, 排在所有封疆大吏之首。

如果說直隸總督的重要性主要是體現在政治方面,那麼兩江總督之所以金貴,主要是因為經濟方面。它管理的地區是江西省和江南省,當時的江南省,大體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蘇和上海,是當時清王朝最重要的賦稅之地。到了道光時期,兩江總督還要兼管兩淮鹽政,同治時期,管理五口通商事務,又是南洋通商大臣。所以,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僅次於直隸總督。

本來在清王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大體上就已經形成這樣的格局。無論是曾國藩還是李鴻章等人,都以當過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為榮,那是做過「疆臣之首」,這個牛皮值得他們後人吹噓一輩子。然而,在清王朝滅亡的前夕,突然殺出一匹黑馬,打破了這個格局。

這個職位就是東三省總督,在漫長的清王朝統治時期,東三省一直都是化外之地,統治方式與內地完全不一樣。因為東三省是所謂的「龍興之地」,滿族人擔心漢人在那裡墾荒會破壞風水,因此是實行封禁的。在政治上,則採取了以八旗駐防與州縣民政旗民並治二元結構體制。

八旗駐防是為主的,盛京作為陪都,最高統治者為盛京將軍。除了沒有吏部外,其餘五部都在陪都設立,最高長官為侍郎。州縣民政系統是輔助的,最高長官為奉天府尹,管理除了八旗外的民事。

這種政治制度,相當於將權力分配給了盛京將軍,讓他實際上有單獨的小朝廷。這樣的格局,在清朝強大的時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經過了甲午戰爭、庚子事變和日俄戰爭後,列強對於東三省虎視眈眈,這種體制相互掣肘,不能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暴露出很多問題。

因此很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必須將東三省的體制改為和內地一樣,避免讓它成為日俄等國的殖民地。清政府任命貝子載振、尚書徐世昌進行調查,他們得出結論,必須讓東三省也設立一個總督:

予以全權,舉三省全部應辦之事悉以委之,除外交事件關係重要者,仍令與外務部咨商辦理外,其財政兵政及一切內治之事,均令通籌總攬,無所牽制。

就這樣,經過清廷的商議,慈禧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簽署聖旨,宣布將盛京將軍改為東三省總督,由徐世昌擔任。下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巡撫,分別由唐紹儀、朱家寶、段芝貴擔任。

內地的總督和巡撫,是平行關係,並不隸屬,但東三省的總督和巡撫是從屬關係,三省巡撫必須聽命於東三省總督。另外,由於東三省對於滿人的地位極端重要,因此超越直隸總督成為疆臣之首。只不過,這個職位太過短暫,才設置了五年時間,清王朝就滅亡了,當過東三省總督的官員也不過徐世昌、錫良、趙爾巽,存在感自然很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杜甫詩中只出現過妻子,沒有半句撩妹的話,可謂最專情的詩人
這三位太后的人生經歷,就是整個清朝國運的縮影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