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見海綿寶寶之父,再見我們的童年

再見海綿寶寶之父,再見我們的童年



(原標題:再見海綿寶寶之父,再見我們的童年)


再見海綿寶寶之父,再見我們的童年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6日,尼克爾頓(Nickelodeon)國際頻道官方推特發文稱,海綿寶寶的創造者、美國漫畫家史蒂芬·海倫伯格因漸凍人症病發,於南加州的家中逝世,享年57歲。該公司在隨後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海綿寶寶》創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去世了,今日讓我們為他的一生和工作默哀。」

動畫片《海綿寶寶》播出至今,已經超過19個年頭,引發了世界級的轟動效應。它曾獲得全美兒童電視動畫片收視冠軍,以及諸多獎項的獲獎和提名,包括兩次艾美獎(美國電視劇最高獎項),六個安妮獎及兩次BAFTA兒童獎。動畫片先後被翻譯成了幾十種語言,甚至包括烏爾都語、亞塞拜然語和毛利語等。

海綿寶寶陪伴著世界上的小朋友走過童年,並持續被翻拍成電影,製作成戲劇,而他的創作者海倫伯格卻無法陪伴海綿寶寶繼續走下去……

轉向:

從海洋生物教師到動畫製作者

海倫伯格1961年8月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完成了高中學業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州州立洪堡大學,攻讀自然資源規劃與詮釋學的學士學位,主修海洋資源方向。畢業後的三年里,他曾作為海洋生物學者,在奧蘭治縣海洋學院擔任專業教師。科研和教學的工作並沒有讓他忘記心底喜愛的動畫事業,1987年他決定辭職,投入動畫創作。

最初他從動畫短片做起,並逐漸拿到一些國際電影節的入場券,短片《綠色貝雷帽》和《蟲洞》是他當年的代表作,後者還在加拿大渥太華國際動漫節斬獲最佳動畫概念獎。1991年,他申請到加州藝術學院試驗動畫碩士,開始在專業方向上的進修。

攻讀碩士期間海倫伯格就已經進入兒童電視節目領域,為母鵝與格林(Mother Goose & Grimm)工作。後來因為《蟲洞》的原因,他在電影節中結識羅克的時髦生活(Rock"s Modern Life)節目的製作人Joe Murray,並答應了Joe的邀請負責分鏡劇本工作,由此加入尼克爾頓大家庭。在羅克的時髦生活工作期間,海倫伯格認識了後來成為海綿寶寶的配音演員的Tom Kenny、合伙人Doug Lawrence以及Paul Tibbit,為海綿寶寶的誕生打下了基礎。

1996年時,羅克的時髦生活相關工作告一段落,海倫伯格就想起利用曾經的知識,做一檔有關海洋生物的節目。他借用幾年前自己在《潮間帶》漫畫中的靈感,在羅克的時髦生活工作組同事的協助下,初步設計完成了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陪伴:

與海綿寶寶一起走過的20年

海倫伯格開始海綿寶寶的創作時,給角色取的名字叫作「SpongeBoy」,但由於這個名字已經受到了版權保護,他就給這個海綿男孩改名「鮑勃」,成為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SpongeBob」。《海綿寶寶》的原名《穿方形褲子的海綿鮑勃》就是由此而來。

一群生活在比基尼深海的生物,一塊住在大鳳梨屋裡的小海綿,和派大星、章魚哥是好朋友,有個愛計較的頂頭上司蟹老闆。這個海底世界的故事,海倫伯格一講就是20年。從1998年,海倫伯格使用水族館、角色模型、主題曲、劇情梗概圖片和試播節目《急征店員》向尼克爾頓卡通宣傳這部動畫片。再到1999年《海綿寶寶》在尼克爾頓兒童頻道正式開播,海綿寶寶由此成為了世界上許多小朋友的童年夥伴。

隨後的十多年裡,海綿寶寶走進千家萬戶的電視機,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逐漸形成一種流行文化。海綿寶寶形象的全球特許經營紀念品,受到了許多小朋友甚至「大粉絲」的追捧。它所衍生出的周邊,甚至為尼克爾頓兒童頻道創造超過120億美元(約合840億人民幣)的收入。

此外,動畫片還被改編成兩部真人版電影《海綿寶寶:海神王皇冠》和《海綿寶寶:海陸大出擊》。這個系列的第三部電影計劃將於2020年7月播出,很可惜的是海倫伯格不能親眼見證了。

今年初百老匯音樂劇《海綿寶寶》獲得了托尼獎最佳音樂劇場景設計獎。海倫伯格還以海綿寶寶的名字捐贈了獎金收入,成立專門基金,用來鼓勵為動畫奮鬥的年輕人。

按照最初的設想,海倫伯格把海綿寶寶定義成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一個孩子般的角色,任何時候都能看見光明的一面。它的定位也僅僅是被小朋友喜愛的動畫角色,但後來它卻跨越了更多年齡層,被大眾接受。

回憶:

海綿寶寶和深邃的海底世界

兒時打開電視機,看到海綿寶寶給平靜的生活製造出小麻煩,和朋友開心地嬉笑玩鬧,還停留在純粹的「看熱鬧」行列。多年之後再回頭,才發現這部陪伴我們成長的動畫片里,不僅是嬉笑與無厘頭,有些「乾貨」形成了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奇與思考。

史蒂芬·海倫伯格並沒有在動畫片中科普具體的海洋生物學知識,但他所打造的童話世界卻展示了海底世界豐富絢爛的圖景。

海綿寶寶的上司蟹老闆,就是現實中的海洋生物沙蟹,動畫片里它那對又細又長的眼睛高高突起,就是現實中沙蟹的眼柄。因為巨角沙蟹中有紅色幽靈蟹的品種,蟹老闆才有了故事裡如同蒸熟了一樣的紅色外貌。

動畫片中的弗蘭克,是個外貌吸睛的配角,它的人設是健身達人,每次出場都要展示一下健壯的胸肌。這樣的形象在現實中和矮蝙蝠魚十分相似,由於它擅長在二三百米深的海底爬行,因此形成了健壯的上肢。

另一個形象頗具特色的配角,是海綿寶寶的駕駛課程老師泡芙阿姨。它的靈感來源就是現實中的淡水哺乳動物——河魨,每當海綿寶寶不好好開車,泡芙阿姨就會鼓脹成一個圓球,表達自己的氣憤。

主角海綿同樣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海洋生物,目前已經被發現的海綿就有一萬多種。它在5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就已經是大海中的一員,被科學家譽為最古老的現代生物。生物海綿身上許多用來呼吸、進食、排泄、生殖的水孔,給了人類啟發,由此發明成深入百姓家的清潔用品。

在早期一本名為《潮間帶》的漫畫書中,海倫伯格創造出海綿寶寶最初的輪廓。他原本以自然海綿為原形創作,後來為了在動畫中形成更加滑稽、自然的形象,就用方形的清潔海綿替代,形成了現在的海綿寶寶。

海綿寶寶獨特而有穿透力的笑聲,令很多人至今印象深刻。在動畫製作時,這個奇特的笑聲也讓創作團隊花了一番心思,最後還是使用了海洋生物元素,用海豚聲音、海鷗聲音混合用手不斷擊打喉嚨發出的聲響疊加,就形成了海綿寶寶略帶顫抖的獨特笑聲。

海綿寶寶傳遞動畫里童真的快樂,但海倫伯格也用隱喻在引起我們的反思。如今再看海綿寶寶,你是否發現美麗的比基尼堡居民區,其實是個垃圾堆?動畫中許多魚類的家,海倫伯格都用鐵桶、罐頭盒、玻璃瓶把它們呈現出來,表示與蝦蟹們共生的其實就是人類遺留下來的大量垃圾。海綿寶寶工作的蟹堡王餐廳,從外觀上看是一個捕蝦籠,這樣頗具隱喻的手法,也展示作者作為海洋生物學人,在內心對大海和自然的思考與關懷。

童年:

《海綿寶寶》里的溫情時光

海綿寶寶被譽為經典,不僅是它的幽默方式獲得大眾的肯定,而是動畫片里傳遞出的溫暖和美好,一直停留在我們的記憶里。多少人曾經感嘆,我好想要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那樣的友誼啊。在動畫片里,這對最佳拍檔之間,總能碰撞出經典的對話,偶爾有些失智和無聊,但更多的時候是滿滿的溫情。

派大星:海綿寶寶,我們去抓水母吧。

海綿寶寶:對不起,派大星,今天我要去上班,不能陪你去抓水母。

派大星:那你不在我該做些什麼啊?

海綿寶寶:我也不知道,以前我不在的時候你做些什麼啊?

派大星:等你回來。

在這對老朋友最「沒營養」對話的陪伴下,小朋友變成了獨立面對世界的青少年,才漸漸發現,海綿寶寶在不經意間示範了有點甜、有點暖的友誼。

動畫片中有一次派大星掉下懸崖,意外地得到了最具智慧的珊瑚腦,成為了聰明的天才。但是他太聰明了,海綿寶寶跟不上派大星的節奏,兩個人開始吵架,其他朋友也離開了派大星。後來派大星又回到懸崖邊,通過珊瑚腦計算出上次摔落的精確位置,想換回腦子,做原來的自己。派大星說:「聰明智慧根本比不上友情,如果可以跟海綿寶寶當朋友,我寧願當白痴。」

如果說海綿寶寶和派大星之間的友誼如同金子般純真,那麼章魚哥和海綿寶寶的友誼就「接地氣」許多。下雨天里,海綿寶寶出去送外賣遭到顧客辱罵拒收,委屈得流淚。章魚哥就站出來把一整個披薩扣在魚顧客的頭上,替海綿寶寶出氣。當海綿寶寶堅信聖誕節的傳說,卻又因為沒等到聖誕老人而傷心沮喪時,章魚哥不惜大費周章扮起聖誕老人來,讓海綿寶寶開心。

這塊黃色小海綿身上,彷彿蘊藏著能量,帶動著我們也快樂起來。很多年後的今天,長大成人的孩童也擁有了如同派大星、章魚哥一樣的好友,又是否還會在聽到「抓水母」三個字時撲哧一笑?

堅持:

困境中仍不放棄對動畫的熱愛

從學業有成的海洋生物學教師,到成功轉型為斬獲多項大獎的動畫製作人,海倫伯格的人生看起來順風順水。但人生的歷程里總有艱辛與掙扎,創作也是在絞盡腦汁中換取靈感,永恆的快樂只存在於童話里。

海倫伯格和羅克的時髦生活工作組的老同事在著手創作海綿寶寶動畫片時,即使磨合已久,仍會遇到創意的瓶頸和相左的意見。很多年後創意總監Derek Drymon回憶說,之前的工作太過痛苦,他總想著要不然開車回家時撞死算了!

幾番糾結,幾種磨礪,海倫伯格借著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口吻,說出自己的心聲。「大家都去哪兒了?」「他們都放棄你了,但我沒有。」多年的守候終於獲得成功,沒來得及好好享受,卻等來了噩耗。

去年3月,根據《品種》報導,相關人士透露史蒂芬·海倫伯格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症,當時尚處在初期的階段。隨後海倫伯格自己發表了一份健康狀況聲明,表示:「我希望直接親口向所有人說,我已經被診斷出罹患了ALS。」面對外界的關心與擔憂,他進一步表示:「任何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只要可以,我會繼續創作《海綿寶寶》以及追隨我其他的熱情。」但他沒能複製霍金對抗漸凍人症半個世紀的奇蹟,面對病魔,海倫伯格鬥爭的過程也只持續了一年多,就永遠離開了人世。

永遠保持陽光樂觀的心態,在困境中堅守希望,在病痛中仍懷有熱情,海綿寶寶的經典台詞「我準備好了,我準備好了!」 也彷彿是海倫伯格的心境寫照。

告別:

再見了海倫伯格,再見了海綿寶寶

沒有人預測到海綿寶寶會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甚至是作者自己也難以想像。海倫伯格在2002年接受美聯社記者採訪時說:「你開始做一個關於海綿的節目時,沒法預料到它會那麼火。」

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都曾表示,會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觀看《海綿寶寶》動畫片。艾倫秀的主持人艾倫·德詹尼絲、演員布魯斯·威利斯和搖滾名人堂成員傑瑞·李·劉易斯都曾表示,十分喜愛《海綿寶寶》中無厘頭的幽默。

這一次海倫伯格逝世的消息傳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悼念,社交媒體上大家紛紛以發布「R.I.P」的形式寄託哀思。有人說:「謝謝你海倫伯格先生,為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回憶與笑聲,在我人生一些最艱難的時刻,你幫助我微笑度過。」還有網友貼出小時候的照片說:「回到1999年,這塊黃色小海綿改變了我的人生。它變成我的朋友,教我學會獨立,教我接納自我以及什麼是快樂。謝謝你史蒂芬·海倫伯格先生。」

娛樂媒體E! News借用海綿寶寶的口頭語向海倫伯格致敬:「RIP海倫伯格先生,謝謝你創造海綿寶寶,全世界的美味蟹堡都應該屬於你的。」

海倫伯格以獨特的幽默感和純真感創造了《海綿寶寶》,為全世界各地的家庭和小朋友們帶來無數歡樂。在他的筆下,不僅有一個個活靈活現、性格鮮明的動畫形象,更有著富饒神奇、瑰麗生動的海底世界,以及我們對於大自然最初的印象和對友誼最純真的感動。

有人說,2018年是許多人被迫長大的一年,因為這一年裡我們失去了江湖、宇宙、英雄和童年。海綿寶寶之父的離世,宣告又一個屬於童話的時代終結,青春的坐標逐漸遠去。海倫伯格,感謝你創造的海底夢幻世界,感謝有你陪伴的無憂童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多地「縣人民醫院可領養女棄嬰」?警方闢謠
考古發掘新成果:阿爾及利亞出土240萬年前工具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