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影響美國一代人的華裔勇士

影響美國一代人的華裔勇士

編者導語

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會知曉,他們身邊有一位傑出的華裔,他的名字叫: Andrew Yang (楊安澤),本文僅僅是故事的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驚喜待我們去發現。

與楊安澤共鳴的創業初心

在分享楊安澤的故事之時,我發現,楊安澤的創業緣由,與我當初的想法,完全一致。

我曾在摩根銀行私人銀行部負責結構產品的銷售的工作,很長一段時間裡,豐厚的報酬給予我一種「成功」的幻覺。2001年年初的發獎金的日子,我得到了就業以來最大的一次年終獎,相當興奮。除了金錢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還有一種用錢衡量自我價值的隱形因素。

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辦公室,昨天的興奮都沒有了,反而開始發出疑問,我對公司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到底有多少的金錢價值?這是我首次對是否實現了自我價值發出提問。

終於下定決心,決定自己創業,於2008年成立了「兒童合作園」, 在青少年的素質教育領域中,找到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全面用起來的機會。

迷茫時遇見了楊安澤

鏡頭快進到2018年。我有了幫助他人用創業來提升他們的自我價值的想法。正在迷茫該如何去做的時候,我聽到了關於Andrew Yang (楊安澤)的介紹。

他在今年年初正式提出要加入2020年美國總統的競選,而他平生取得的最卓越的成就是他創立了「Venture for America (為美國創業)」,為美國帶來了近3000個新的工作崗位!

楊安澤是美國近50年來第一位競選總統的華裔。他現在競選的原因是,他相信技術將消除數百萬個工作崗位,美國需要一個總統能夠解決這個有關美國生死存亡的問題。

特朗普總統的勝利對楊安澤來說是鼓舞人心的,因為它證明了美國人民對自動化給經濟帶來的挫敗感憂慮匆匆,他們迫切希望改變國家政治路線。選民們渴望政治局外人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這讓他對自己的機會更加自信,並表示 「他(特朗普)對問題的診斷基本上是正確的。他的解決方案卻是無稽之談。他想要凍結時間或者把時間倒轉。而我們必須將時間朝前推進,需要做出重大改變來解決問題。」

楊安澤相信美國人已經為一位亞洲總統做好了準備。 「有人對我說,一個勤奮好學的亞洲男人與特朗普正好相反。 他會受到選民的歡迎。我相信我的種族實際上將有助於讓人們接受我的競選想法和綱領。」

楊安澤的成長路

楊安澤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助他如此自信?又是怎樣的生活經歷,讓他有如此的社會責任感?

43歲的楊安澤身高6英尺(1米82),說話速度很快,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在他小的時候,經常被欺負,經常與欺凌者打架。

楊安澤生於紐約州的Schenectady市 (斯克內克塔迪),是台灣移民家庭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父母都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國際學生。他的父親是一名物理學家,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獲得了69項專利;他的母親是一位統計學家,後來改行成為粉彩畫家。

小時候就很聰明的楊安澤,5歲時跳過幼兒園,直接就讀一年級。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總是比同齡人小,而且他是班上唯一的亞洲男孩,這使他成為容易被欺凌的對象。學校里總有一些孩子叫他 「chink」 或者 「gook」,都是侮辱華裔的口頭禪。

他知道如果他不反擊,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欺負他,所以他經常反擊,但是因為個頭小,所以總是輸。他說: 「這並沒有讓我傷心,但是讓我很生氣。我告訴自己,我必須向這些欺凌我的人證明我能夠做到我想做的。」

十年級的時候,楊安澤身體發育,體重身高讓他感到足夠強大,他開始接觸天生沒有優勢的體育運動。他逐漸變得擅長網球和籃球。至今,他仍然經常訓練,作為一種鍛煉身體的形式。

高中的最後兩年,楊安澤轉到著名寄宿高中Phillips Exeter Academy (埃克塞特寄宿高中) ,於1992年高中畢業,去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 主修經濟學和政治學,並一直對政治感興趣。但他從未想過要競選公職。

「競選的過程漫長並且會令人疲憊,而且競選的人必須面對很多荒唐的事情。」從布朗大學畢業後,楊安澤從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獲得了J.D.。1999年他加入了美國著名律師事務所Davis Polk & Wardwell (戴維斯波爾克和沃德韋爾),成為公司法的律師。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裡,楊安澤遇到了他的妻子Evelyn (伊芙琳),她後來成為歐萊雅的營銷主管,然後辭去了工作,照顧他們的兩個兒子,現在分別是5歲和2歲。

在律師事務所,楊安澤開始接手幾個併購業務。有一次他在記錄併購後公司的幾位高管會得到什麼報酬。 這些信息觸動了他,他對自己說:「我為什麼要為別人的成就做文書工作? 我應該嘗試自己創造一些東西。」 他環顧整個律所,他覺得並沒有誰是他的榜樣。

從埃克塞特到布朗到哥倫比亞,然後到律所,學業的優秀並沒有轉化成對工作的滿意度。 他發現律所的工作不能給他挑戰和動力。他自問: 「這就是我得到的? 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此時的楊安澤,對自己說:「我還年輕,並沒有很多個人義務。 我確信我會在某個時候離開律所,而且離開會變得越來越難。」

他開始認識到真正的風險並不是辭職後可能會碰到的經濟困難,而是在幾年之後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想知道為什麼他自己什麼都沒有做成。

首次創業他失敗了

在律所工作了五個月之後,楊安澤於2000年離開律師事務所,創辦了一家網路公司Stargiving.com。人們會訪問這個網站,捐出一些錢之後,有機會加入抽籤。如果抽中,就可以有機會和某個名人見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很多名人簽約了,公司獲得了融資。但是這個網站的訪客流量一直很少,而且在Stargiving成立不到兩年的時候,互聯網泡沫全面破裂,公司破產了。

他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他去Cosi連鎖店吃免費的麵包樣品,去健身房洗澡,同時還有償還因就讀哥倫比亞法學院而欠下的10萬美元學生貸款。當他的父母詢問他的近況的時候,他從他們的問候中聽出了畫外音:「你以前不是一直很聰明的嗎?」

楊安澤談到創業失敗時說:「這不適合膽小的人。但是如果你不準備好失敗,那你就沒有成功的可能。」創業的失敗向楊安澤展示,大學畢業生轉向創業是多麼困難。 習以為常的職業發展將大多數優秀畢業生限制在華爾街,矽谷或學術界。

之後,楊安澤在一家醫療保健軟體初創公司MMF Systems,Inc. 擔任副總裁,他是該公司的第三個員工。工作了四年,他辭職後加入一家小型的備考公司Manhattan Prep, 接任首席執行官。該公司主要提供GMAT的備考服務。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備考公司,年收入達到1800萬美元。 該公司從5家門店擴展到27家門店,最終於2009年12月被Kaplan,Inc. (卡普蘭) 收購。從收購至2011年,楊安澤一直擔任公司的總裁一職。

再啟程、新發現

在備考公司教授一群大學畢業生數學的時候,楊安澤開始觀察到美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嚴重的人才流失現象。很多優秀畢業生直接加入紐約和加州的金融和科技行業,他們的家鄉因此失去了這些人才,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困擾。金融和科技公司去大學裡直接招聘,在這些大學生還沒有機會考慮選擇怎樣的職業之前,就為他們提供了穩定的工作。

從優秀畢業生的角度來說,他們普遍在家庭的很高的期望中長大,但是具體如何成功的細節,並沒有人教他們。僅僅擅長學校的人,即使擁有很高的抱負,他們並不一定知道怎麼創業。投資者也不會因為他們聰明就為他們提供資金。

在他撰寫的「Smart People Should Build Things (聰明人重在創建)」一書中,楊安澤將以色列的強制性軍事入學實踐作為培訓體系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培訓體系在青年人大學畢業和創業之前,提供了有用的經驗。

這些感悟,以及他自己先前的創業經驗,幫助他確定以創業的力量,來促進經濟增長的方針。

2011年,在太太伊芙琳的支持下,楊安澤把出售公司的收入,全部投入一個新的非盈利公司Venture for America, 致力於在金融危機重創的城市創造就業機會。

VFA助力剛走上社會想創業的年輕人。項目主要招募名校畢業生,他們被安排到匹茲堡、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受到金融危機重創的中西部和南部城市,在當地的創業公司里經歷兩年在崗培訓。

項目第一年預算不超過20萬美金,僅招募到了40個人,然而,到2017年時,楊安澤辭去VFA首席執行官一職,公司預算已經超過6百萬美金,共培養了500多名畢業生。他們先後創立了近30家公司,創造了3000個就業機會。

為表彰他通過VFA所取得的成就,美國總統奧巴馬於2012年任命楊安澤為Champion of Change (改革領袖),並於2015年任命他為 Presidential Ambassador for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全球創業總統大使)。

VFA為大學畢業生,貧困城市和美國經濟帶來了改變遊戲規則的機會。VFA幫助20多歲的年輕人創業,並且在創業失敗的時候為他們提供一定的支持服務。這樣的話,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就不會堅持去華爾街和矽谷,而是會去底特律,巴爾的摩和普羅維登斯等城市,並取得成功。這些城市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大。

2016年秋季,一部名為「Generation Startup」 呈現年輕人創業成長的、好評如潮、引起熱烈關注的紀錄片問世,這是一部由奧斯卡獎獲得者辛西婭·韋德和謝麗爾·米勒·豪澤共同執導的一部關於VFA的重要紀錄片發行。

此片鏈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8bfJ7Z21qw&t=3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4ODgzNjIyOA==.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從大數據看市場,論房企如何角逐2019!
移民迴流遭加拿大稅局追查資產 中國女富豪喊冤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