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實習管理做精細,才能「對得起學生」

實習管理做精細,才能「對得起學生」

開欄的話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全國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案例的遴選結果。教育部旨在通過這一遴選,推動職業院校強化教育教學管理,規範學生實習工作,建立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實習制度,維護學校、學生和實習單位的合法權益,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帶動職業院校實習管理水平提升。今起,本報編髮50強中的部分案例,供職業院校學習借鑒。

■實習管理優秀案例①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實習管理做精細,才能「對得起學生」

實習管理做精細,才能「對得起學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學生實習是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收官環節。隨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在職業院校管理中的層層滲透,帶來了教育教學各個層面的深層變革。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在校生22000餘人,每年有7000多名學生頂崗實習。學校以學生為本,將系統論、協同學的管理理念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整體推進實習管理工作創新,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實習管理之道。

以學生為本,系統設計精細化管理「六環十法」

學校堅持「三個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專業與行業相結合,知識和能力與素質相結合)的辦學理念,把學生實習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精心安排教學內容,系統設計管理制度和規章。

學校將64個專業的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整體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範疇,由教務處統一組織,各學院分階段推進實施教學。同時,以問題為導向,研製學生實習管理辦法,各二級學院以此為依據,制定了20餘項頂崗實習實施辦法及管理細則,形成了實習管理「宏觀—中觀—微觀」上下貫通的制度體系。

學校秉承「對得起學生」的工作理念,關注學生的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榮譽感、成就感,創設了頂崗實習精細化管理「六環十法」。「六環」,即行前安全教育、解讀協議權益、設置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預案、購買相關保險、簽訂頂崗協議;「十法」就是十個實施路徑,即一個辦法(《實習工作管理辦法》)、一份保險(工傷保險或校方責任險)、一項選擇(實習實訓或就業實訓)、一個反饋(學校與實習生、實訓企業的溝通渠道)、一個結合(與學生日常管理或學籍或畢業等相結合)、一份協議(頂崗實習三方協議)、一次教育(宣傳、動員及安全教育)、一本手冊(學生頂崗實習工作手冊)、一次研究(一次頂崗實習實訓工作研究)、一份總結(學生頂崗實習實訓工作總結),切實保障了學生權益和實習安全。

學校建立了常態化的實習安全宣講機制、安全應急預案和實習生心理疏導機制。實習之前,12個學院組織對實習生進行安全及應急處理的專題培訓;學生入崗之前,必須接受實習企業的安全生產培訓,簽訂實習安全協議書。學校對學生實習中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分類制定了應急預案,做到及時報告、分級處置、妥善處理。學校建立了以實習生為中心,由校內指導老師(輔導員)、企業指導老師、學院領導、學校管理層共同參與的「五主體」貫通的心理疏導機制,密切關注學生實習動態,及時消解學生實習中的不適、不暢、不安全。

信息化管理,創建「PC+APP」實習管理服務平台

由於實習學生基數大、範圍廣,依靠傳統路徑和行政手段很難實現對實習工作的可觀測、可分析、可統計、可量化、可操作、可評價等系統管理。

為了實現實習過程中溝通聯絡暢通、信息傳輸無障礙、跟蹤管理及時到位,藉助智能終端技術,學校開發使用PC、APP兩個版式實習管理平台,順利實現了學校、學院、校內教師、企業教師、學生五方面的實習信息連接共享。

實習管理平台包括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三類實習管理,可實現地理位置定位跟蹤、數據分析、系統預警三種管理功能。藉助平台設置的學生日誌管理、學生周志管理、師生互動交流、實習報告、總結評定、信息綜合查詢等功能模塊,從技術上實現了對頂崗實習教學的過程化管理。

學校和二級學院的管理者可通過平台發布實習管理信息,進行綜合查詢,履行教學管理和質量督導職能;指導教師可通過平台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完成實習過程中的教學任務;學生則可通過平台提交資料,完成實習進程中的學習任務,且所有的考評有記錄可查詢。

專兼職合作,依託訂單模式提升學生實習品質

在學生頂崗實習中,校內專職實習指導教師(輔導員)全程承擔頂崗實習的現場指導。專職實習指導教師(輔導員)負責指導學生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檢查督促學生完成各項實習任務,及時處理實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好學生實習成績的評定及成績管理。各學院還建立了專職實習指導教師(輔導員)的月度考核和年度總考核相結合的實習工作考評機制,督導專職教師把守「企業課堂」質量,讓學生安心、讓家長放心。

學校12個學院均與企業建立了由實習指導委員和企業知名專家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藉助企業完備先進的設備,實習生可以得到更多實戰演練機會;藉助企業優質技術資源,特別是依託「武商班」「地鐵班」「雅高班」「華住班」等一批訂單班,學生有更多機會得到企業技術權威、技術大師、能工巧匠、高級技師的親自指導。2016年,學校共與17家企業建立訂單式培養合作關係,涉及26個專業,與大型知名企業合作全程訂單式培養的比例達到17.5%。

學校實習管理的整體方案,使企業的技術師資、先進設施資源真正融入教學之中,極大地夯實了實踐教學的基礎條件,落實了校內專業學習和校外頂崗實習兩個教學環節的無縫銜接。目前,學校與439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與3551家企業建立了頂崗實習合作關係,這些寶貴的企業資源助力學生頂崗實習。企業教師和專業指導教師「雙導師」在課程實施中的共同參與,從內容到過程保障了學校年均7000餘名學生實踐教學的品質與質量。基於規範的實踐教學設計和真實工作環境的歷練打磨,使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升,極大地增強了學生求職就業的信心,全面提升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通訊員 石芬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學校教育「圈」入人工智慧時代
在啃讀經典中獲得清明的智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