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軍手雷在當時很先進,使用時為什麼要磕一下?真是特別的設計

日軍手雷在當時很先進,使用時為什麼要磕一下?真是特別的設計

手雷這種小型的炸藥裝置的起源可能會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歐洲,但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從諸多的戰爭影視作品中獲得。回想起我們艱苦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除了土地雷記憶尤深外,木柄手榴彈可是很有特點了,直到現在為消除庫存我軍還在使用木柄手榴彈。不過,從抗日戰爭時日本兵的「香瓜」手雷分外出名。

這種手雷比起當時我們的木柄手雷而言,更加先進爆炸的效果更好,爆破彈片的殺傷性也不錯,可是至今有一點讓很多人都想不通是為什麼,那就是他們在使用時拔出插銷後,為什麼要往身上磕一下才扔出去,更多的時候選擇的還都是頭盔和腳底這樣硬度較高的部位,才能夠成功爆炸,直接投擲卻不能引爆。

要解釋這個原因就需要講一下手雷的發展過程了。我們當時使用的木柄手榴彈也是借鑒德國技術發展而來。並且因為日俄戰場上日軍為這種手雷付出過慘痛代價,就決心研發自己的手雷並結合戰事需要,設計和研發91式手榴彈,密封性和穩定性更好。之後91式手榴彈成為日軍在二戰時主要裝備的「三用」手榴彈,既可以擲彈筒發射又能槍榴彈發射和投擲。

之後,因為戰事的急劇發展和適應戰場的需要,日本陸軍1937年制式裝備了改進的97式手榴彈。但不論91式還是97式手榴彈,獨特的撞針式引信成為士兵要磕一下的原因。手雷的底部是針刺的引信發火方式,意思是拉開保險環後,檢查一下擊針的位置,還要敲一下,撞擊擊針,然後才能成功引爆。

雖然這種造型很奇葩甚至搞笑,但在當時確實被我們先進。一度也讓我們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發現不少日軍士兵的拙劣的行為。然而最終的結果證明,即便是拿著木柄式手榴彈扛著小米加步槍,我們偉大的革命先烈還是生生的把侵略者趕出國門。在武器裝備的質量,數量和科技水平紛紛領先世界後,我們國防力量大大加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舞春秋 的精彩文章:

當初,俄羅斯為什麼不願意賣圖-160轟炸機給中國?
在2019年我國建國70周年大閱兵上,會出現哪些新武器裝備?

TAG:火舞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