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老話為何這麼說?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老話為何這麼說?

「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老話為何這麼說?

文/歷史大山河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法制社會,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無情,所以社會才有秩序,才會公平。而且現在的法律雖然是一條條鐵律,但是已經很有人情味兒了,如果一個人做了違法犯罪的錯事,他會承擔相應的後果,而他的家人朋友們,一般是不會牽扯到法律責任的。可是以前古代所謂的「法律」可不是這樣的,因為除了本人需要接受殘酷的刑罰之外,甚至還會「誅九族」。這在古代也是真實存在的,家中的妻兒老小都難逃厄運。

而「誅九族」這種有悖人理的刑罰又是怎樣建立的呢?小編這就帶你看看。「誅九族」其實起始於秦代的「夷三族」,後來因為有了謀反欺君大不敬等威脅皇帝統治等罪無可赦的罪,便有了株連九族的懲罰。其實「誅九族」也只是種說法,也就是殺你全家的代名詞。

而普通人家自然也不容易牽扯上這種刑罰,畢竟他們離皇權政治還是太遠。可是那些在官場爾虞我詐的人就不一樣了。那裡充斥著權利和地位的爭鬥,勾心鬥角明爭暗鬥。一不小心被人陷害或者遭人誹謗就會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受到懲罰。而我們中國古代的基本生活單位不是家庭,而是家族。所以一整個家族的人自然是榮辱與共,一個人飛黃騰達作為其家族的一員佔有一席之地,也會分得一杯羹。所以一人倒霉全家跟著一起吃瓜落兒在那個年代也可以理解。這也就可以解釋了我們今天的第一句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

而第二句「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又是怎麼理解呢?原來古代家家戶戶都靠基礎農耕或者手工藝品維生,在那個年代是很難存在一夜暴富這種說法的,因為財富在那個年代是積累來的。所以這句話恰恰是底層人民對剝削階級的憤怒和不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有一家的人們忽然發了財,要麼是他走了好運氣,撿或者得到了什麼價值連城的寶貝,要麼就是靠壓榨底層人民,剝削他人勞動富了起來。

可這種做法,被剝削的人民豈不是越來越擺脫不了貧窮的束縛,這就像古代官員搜刮民脂民膏,自己中飽私囊,可是人民卻活得水深火熱。這可不是一家富了起來,多家人民卻跟著倒霉。所以才有了這第二句「一家發財九家貧」。其實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十分蘊含道理,直到現在都值得我們反覆斟酌,比如接下來的這句「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其實無論是在消息閉塞的農村,還是科技發達的當代,都十分適用。比如以前通訊不發達,一家好的東西自然是靠一些人消費,然後告訴街坊鄰居這家的東西真不錯,一傳十十傳百才會有招牌,就像現在的百年老字號。現在也是,就算你的廣告做得再漂亮,如果效果不好還是沒人買你的賬,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要欺騙別人。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俗語真的非常有道理值得我們品味,希望你們和小編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哲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山河 的精彩文章:

史上4大罪人,讓我國發展速度倒退,為世人所唾棄
為何明朝滅亡時很多人在嘆息?主要5個原因

TAG:歷史大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