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2014年7月,法國盧浮宮展出了幾件中國傳統工藝鍥金畫作品,其中作品《雄鷹》被作為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國禮由法國戴高樂總統紀念館收藏。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羽豐毛密,栩栩如生的雄鷹,採用中國國畫工筆、寫意、寫實等綜合技藝鏨刻而成,其鮮明的東方藝術特徵一亮相就驚艷全場。從此,世人不僅知道法國有舉世聞名的銅版畫,還有來自中國的鍥金畫。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容



1949年出生於青島城陽的辛澤容,是《雄鷹》作品的創作者,也是中國鍥金畫大師。從第一次製作鍥金畫到現在,他已經做了四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辛澤容的鍥金畫與其他傳統工藝不同,不僅是技藝傳承,還有融合創新。

辛澤容自幼喜愛書法、繪畫和金石篆刻,有著獨特的工藝美術審美和動手能力,這和辛家祖上多出製作黑陶磚瓦和模具雕刻的能工巧匠不無關係。

受此影響,辛澤榮經過幾十年的研習,將書法、繪畫、金石篆刻融為一體,獨創出一套屬於自己的鍥刻方法,將其作品取名為鍥金畫,寓意「鍥而不捨,金石始開」。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容說:「在金屬板上刻畫叫鍥金畫。鍥有兩種含義:一是鍥而不捨,往前走,使用刀具從不後退,永遠往前走刀,叫鍥;二是鍥金即是生活金屬,金、銀、銅、鐵、鋁都包括在內,只要在金屬上面雕刻,都屬於鍥金工藝。」

雖然鍥金畫是辛澤容所創,但其根源是中國傳統的金屬鏨刻藝術。鏨刻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青銅時代。

鍥金畫便屬於金屬鏨刻藝術中獨特的門類,它的製作方式是以刀代筆,以刀鏨施藝於經過特殊表面滲透處理的金屬板上,通過落刀的角度、輕重、深淺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折光效果,使凹刻的畫面產生強烈對比,有著非常生動的立體效果。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容最初創作鍥金畫,選擇鋁板做底,隨著技藝日漸熟練,開始使用銅板、銀板、金板。如今,他各種金屬素材都會使用。

鏨刻鍥金畫之前,需要先繪製畫稿,但在鏨刻的時候,辛澤容並不完全按照畫稿走。他說:「先自己畫稿,大體的畫一下就行。因為鍥金畫的特殊性,畫稿不能太細緻,它是隨性的,根據你的走刀順序,走到哪裡,哪裡就隨時變化,不是固定的走刀形式。隨著刀走,走哪算哪。

因此,製作鍥金畫最需要「筆筆瞭然於胸,刀刀千思始成」的耐心和細緻,一筆失誤,會導致整塊畫板的失敗。幾平方厘米的內容,往往需要鏨刻數百刀。每一幅鍥金畫的創作都需要很長時間,短則數月,長則兩三年。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容創作的鍥金畫作品中,面積最大的為翻刻北宋名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該作品長4米,寬20厘米,前後共計鏨刻一百多萬刀,歷時兩年。畫面內容囊括了800多個人物,70多棵樹,70多間房屋,還有26條船,最細微的地方一毫米刻了8刀,需要藉助放大鏡才能看清。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容說:「它的畫面比原作更細。我打個比方,原作上面有葦箔,房子,就是席搭的房子。它原畫是一種顏色帶過,一個房子就出來了。我做的這個,就得用刀一點點排起來,橫刀、豎刀,很均勻地排出來,才能體現葦箔的狀態。我做的最細的地方,一毫米刻了8刀,一刀只有几絲米。」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效儀曾對辛老師的作品做出評價:「鍥金畫為大陸唯一的金屬工筆畫,是閃光的繪畫,是有生命力的藝種。」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鍥金手藝四十載,辛澤容創作出無數件鍥金畫作品,題材多種多樣,但不離中國傳統文化題材。有「觀音菩薩」、「八佛祝壽圖」等反映宗教藝術、「桃園結義」等反映古典文學名著、「清明上河圖」等反映傳統書畫藝術的畫作。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今年,他為了迎接青島上合組織峰會,專門使用銀板創作了一幅鍥金畫作品——《孔雀》。這是一幅具有強烈藝術表現力和立體感的作品,孔雀羽豐毛密,富肌理之美;花木生機勃勃,歷歷若實。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老師說:「鏨刻這幅作品,綜合來講需要用工筆和大寫意兩種美術功底,這樣做出的作品才有靈動性,不死板。」

整幅《孔雀》作品的製作,以工筆為主,大寫意為輔。在鏨刻孔雀羽毛的時候,辛澤容按照孔雀羽毛的生長順序下刀,從頭部開始逐漸下刀;羽毛結構較細的地方,則改用細刀具做線條和骨骼,須看得出每根羽毛的筋來;等到鏨刻羽毛邊緣的時候又要更換深刀具把邊勾出來,這樣效果出來就不會太齊,非常自然。最後再用小刀進行微調,就跟畫畫一樣,顏色均勻,出來效果非常細膩。

樹榦的製作,以大寫意為主。辛澤容說:「把樹榦做得粗糙,才能看得出樹榦的滄桑感。做樹皮的時候,刀要一筆一筆地往前走,不能做得太齊整,要有滄桑的感覺。然後再用副切刀,畫出明暗、高光來。這樣做出來的樹榦,才有立體感。」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容鏨刻鍥金畫所使用的刀具,都是親力親為製作而成。他說:「每一件工具都是我個人設計、個人打磨的。在鏨刻鍥金畫的時候,需要什麼樣的刀具,就現磨現用。你看我現在幾十把刀具,實際上相當於幾百把刀具,需要什麼樣的刀具,隨時打磨。一把刀具使用時間很短,用不了太久就要換。消耗很大。」

辛澤容對刀具的使用也非常講究,不同的材質使用的刀具不一樣。對刀具和材質的把握全靠辛老師的經驗掌握。而在刀具的使用上,他也是靈活掌握的,根據不同的作品風格進行刀具選擇。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鏨刻鍥金畫最難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做了40多年的鍥金畫,辛澤容用這一句話概括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辛澤容最初鏨刻鍥金畫的十五年時間裡,國內沒有人知道這門技藝。他的日子是非常難熬的,拿出去沒人認可,也沒有經濟收入,他就一個人默默地在家做著,日復一日的鏨刻鍥金畫,深居簡出。以刀抒意,用作品傳達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佛家語云:「靜能生慧,慧能生智。」 長期伏案鏨刻鍥金畫,讓辛澤容對自己的人生和技藝有了更深的認識和妙悟,而他也始終堅信功到自然成。隨著鍥金畫技藝日臻成熟,他多次舉辦作品展覽,在國內廣為人知,也獲得了多項大獎。

尤其是近幾年,辛澤容的鍥金畫作品頻繁走出國門,積極地參與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每年參與的國外展會多達十幾場。已去過港澳台等地區和日本、韓國、法國等國家,讓更多的外國人士了解鍥金畫,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澤榮有兩個徒弟,一個是他的孫子辛昭傑,一個是朋友介紹的聾啞人劉誠。「我這個徒弟,是一個朋友介紹認識的,說這個學生工藝美術專業的,但是他是一個聾啞人。當時我考慮了一下,可能不好交流。徒弟上門之後,我們就通過書寫交流。我寫製作方法,他就慢慢跟著做。沒想到,徒弟的悟性很高,且非常擅長書法和工藝美術,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辛昭傑(左)劉誠(右)



辛昭傑不像辛澤容的徒弟,更像是一個小跟班,因為他的鍥金畫技藝不是專門跟著辛澤榮學的,是耳濡目染的影響和自我發揮的創作。

辛澤容從不會對孫子有什麼要求,一切是喜歡就好。所以,不受拘束的辛昭傑創作題材多是以個人喜好為主,與爺爺辛澤容不同,沒有傳統文化類題材,有高樓大廈,有十二生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無拘無束。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有了兩個徒弟的辛澤容,並不滿足於現狀,他有一個最大的期望,也是他想趁著身體還行,能真正去做的。

辛澤容說:「關於鍥金畫的未來,我希望可以跟院校合作,如果能有學校增加這門課程是最好的。不求學生們能做這門工藝,能了解就行,大學畢業了真的喜歡,再撿起來就好了。因為鍥金畫這門工藝,光看是看不懂,要現場演示才知道是怎麼回事。還有,光靠個人家庭傳承是不行的,我認為是有局限性的。」


古稀老人守藝40年,鍥而不捨,將東方藝術帶進法國盧浮宮


註:本文鍥金畫作品圖片,由辛澤容提供

民藝

徵集令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真的熱情去傳播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